_宋 璨
早在兩千三百多年前,民權(quán)縣縣城東北35公里處順河鄉(xiāng)青蓮寺村出了一位偉人,他就是莊子。秋意盎然的季節(jié),我們趕到民權(quán)縣順河鄉(xiāng)青蓮寺村,尋訪一代“文哲大師”莊子的故里。
莊子名周,字子休,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是享譽世界的偉大哲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在我國哲學史和文學史上,占有十分顯著的地位?!肚f子》一書集中體現(xiàn)了莊子的思想和文學成就,莊子在文章中大量采用寓言故事來說理論道,想象奇特,形象生動,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而且善用比喻,自然貼切,妙語連珠,語言典雅流暢,如行云流水,成為流傳百世的經(jīng)典之作,魯迅先生曾給予高度評價說:“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p>
民權(quán)縣順河鄉(xiāng)青蓮寺村本是黃河故道里的一個普通小村莊,然而這里因為出了“一代奇才”莊子而聞名,并被載入史冊。我們?nèi)サ哪翘?,陽光和煦,風暖草熏,犬吠雞鳴,青蓮寺村就像一幅寧靜恬然的畫作呈現(xiàn)在眼前。這里地勢開闊,樹木繁多,的確是個景色宜人的風水寶地。踏著沙沙的落葉,感受著遙遠的歷史,我們引以為豪的先人正是在這塊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舉世敬仰的燦爛文化和思想。古老的青蓮寺村因村旁的青蓮寺而得名。青蓮寺為唐代修建,傳說這里曾為優(yōu)婆說法、舌吐青蓮之處,故名青蓮寺。村北原為古巷,人稱莊子胡同,莊子的故居遺址就在這里。
莊子故居南面有莊子講學堂,后毀于兵火水患,現(xiàn)不復存,據(jù)說,在月明風清之夜,莊子胡同時有蓬萊仙閣的“海市蜃樓”的景象顯現(xiàn),瞬間又逝,這更為莊周故里增添了神秘色彩。莊子胡同的東南角,有一口古井,人稱莊子井,此井深數(shù)丈,壁堅如石,亮似墨玉,水尤清洌見底,雖然歷史上多次遭遇黃河水患,但歷經(jīng)整修,保存至今。清代貢生張良珂曾作詩詠莊子井:“一株林園帶夕陽,名賢故里井泉香。居民莫作滄桑感,此水于今尚姓莊。”
莊子墓坐落在青蓮寺村南五公里處,墓為圓形土冢,高約10米,周長88米,墓旁翼然立有墓亭,亭中有碑,碑上刻著“莊周之墓”四個大字。此碑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修莊子墓時所立。莊子墓四周多樹,此時葉落將盡,滿樹蕭然,瑟瑟秋風之中,謁拜莊子的人們面對長眠千年的先人無不感慨萬端。想想莊子貧困潦倒一生,死后喪葬簡樸,他生前沒有留下華屋廣廈,死后也沒有修建宏大的陵墓,但先生的墓前曾經(jīng)留下多少仁人志士憑吊的足跡!在后人心目中莊子的地位絲毫不遜色于那些帝王將相。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在此留下不朽詩篇:“萬古高風一子休,南華妙道幾時修?誰能造入公墻里,如上江邊望月樓?!鄙膬r值由此可見矣!
近年讀《南華經(jīng)》,了解了莊子的思想令我生出許多感慨,難道這是兩千多年前的古人的思想嗎?里面有許多精辟的成語典故一直沿用至今,還有許多觀點,就是在今天看來一點兒也不過時。這就是令人不可思議的莊子。莊子的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是追求人類的精神自由,他在首篇文章里就表達了“逍遙”的人生觀。他的文章里流露出的強烈的個性意識和生態(tài)意識令人吃驚,這簡直是專為現(xiàn)代人寫的書!莊子在他的著作里極為鮮明地提出保護自然、順應自然、順乎天性、無為而治的主張,這些思想對我們今天也的確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隨著人類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商業(yè)競爭日益激烈。地球上的資源被無休無止地開發(fā),森林在減少,沙漠在肆虐,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在日趨惡化?,F(xiàn)代人面臨著外界和內(nèi)心雙重的壓力,人們?nèi)菀讗琅?,狂躁,身心憔悴,歇斯底里,因此迫切需要精神的放松,需要心靈的解脫,莊子的哲學思想正是這樣一支適合現(xiàn)代人病癥的清熱解毒劑。
過去,人們總是把莊子哲學和消極悲觀聯(lián)系起來,真正讀了以后才知道受了誤導。莊子對自然、人生、社會觀察思考得那樣透徹,對諸子百家了如指掌,對社會弊端一針見血,哪像消極悲觀的哲學家?相反他是一個樂天派,一個智者,一個坐在高山極頂為我們指點迷津的世外高人。莊子的哲學既有入世的一面,又有出世的一面。他主張順應人的天性,早在那個時代他就關注自己內(nèi)心是否快樂。莊子說,別人說什么與你何干?過了一千年以后,意大利詩人但丁才說了類似的話。莊子主張順應自然,但不是說無所事事,而是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運用得好,可以像庖丁解牛那樣,游刃有余,事半功倍。莊子主張的無為而治,更是一種高超的處世方略。莊子的哲學還有出世的一面,是說莊子追求的那種“逍遙”的人生境界,物我兩忘,無拘無束,擺脫世間的一切枷鎖,使心靈處于高度解脫的輕松狀態(tài),這是莊子緩解精神壓力的自我養(yǎng)生術(shù),后來卻被扭曲為得道成仙的途徑。
我們熱衷于尋求外國的“現(xiàn)代派”,誰知世界級的大“現(xiàn)代派”竟在自家門口。小說《變形記》的作者奧地利現(xiàn)代作家卡夫卡,他的作品就深受莊子哲學的影響。被中國作家稱為“作家的作家”的阿根廷文學大師博爾赫斯也非常喜歡莊子。思想無國界,莊子屬于全人類,莊子影響著世界。
改革開放以來,民權(quán)縣搶抓機遇,大力發(fā)掘和弘揚莊子文化,對有關莊子的遺跡、文物進行了全面整修并樹碑立志,新建的莊子陵園里立有天青石雕塑的莊子巨像,但見先生持卷而立,似乎在沉思,似乎在吟詠:“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另外莊子碑林、牌坊、逍遙宮、釣魚臺等景觀也在籌建之中。多年來,前來莊子故里參觀訪問的游人絡繹不絕,這里也已形成以莊子文化為特色的旅游景點。先后接納了北京大學哲學系陳鼓應教授、日本歷史學家井上靖、法國著名作家?guī)啄醽喓铡つ螤柗驄D、我國著名作家魏巍等專家學者。1996年11月初,泰國莊氏宗親總會赴華謁祖一行41人來莊子陵園拜謁了莊氏太始祖莊周的陵墓。1997年5月,中央電視臺來民權(quán)錄制了120集大型專題片《中華文明之光》中的《莊子》一集。2000年11月11日,國家郵政局在民權(quán)舉行了國內(nèi)外萬余人參加的“古代思想家莊子郵票首發(fā)式”。2002年以來,民權(quán)縣先后舉辦了三屆“國際莊子文化節(jié)”,進一步弘揚莊子文化精神,做大文化產(chǎn)業(yè),從而帶動區(qū)域經(jīng)濟的發(fā)展。新加波、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香港、深圳地區(qū)的莊氏宗親紛紛來莊子故里謁祖、旅游觀光,進行莊子思想研討活動,莊子的思想在國際上產(chǎn)生了更加深入而廣泛的影響。
告別莊子故里時已是夕陽西下,透過車窗回望,莊子曾經(jīng)生活的這片土地沉浸在濃濃的暮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