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榮
當局長以來,黃四慢慢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凡事都要一再檢查。為黃局長把關(guān)的主要是兩個人:秘書小王和司機小趙。
秘書小王主要負責文字把關(guān)。黃局長經(jīng)常要四處講話、作報告,有的講話材料,是小王為他準備的,小王跟了他多年,對他很了解,他很放心。但有些材料,是他要去檢查、視察、指導的單位自行準備的,這就讓他很不放心,他擔心那些講話材料毛糙,有失他的水準。最關(guān)鍵的是,那些準備材料的人喜歡用一些生僻字,這讓黃局長厭惡和反感。小王的工作,就是將這些材料上的生僻字都換成老百姓和黃局長喜愛的口語;有的實在找不到替換字的,就在邊上注音。
小王很認真負責,但也有出錯的時候。一次,黃局長去一家企業(yè)視察,照例作了重要講話。在念到“我們的產(chǎn)品都要經(jīng)過嚴格的發(fā)酵(校)”時,臺下響起一片吃吃聲,黃局長意識到一定是又讀了別字,難道小王備注錯了?回單位后,黃局長板著臉問小王,小王怯怯地解釋,那個字是校對的校啊。黃局長生氣了,你不會備注個“叫”啊,豬叫狗叫的那個叫!
小趙作為司機額外承擔著一項重要工作。身為局長,黃四應(yīng)酬很多,各種場合都得去,各種人都得見。一天深夜,小趙送黃局長回家。平時,黃夫人都早早休息了,那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她竟沒休息。一臉疲憊的黃局長去洗完澡,見黃夫人鐵青著臉,手指間夾著一根暗紅色的長發(fā),憤怒地問:“這是從你外套上發(fā)現(xiàn)的,怎么回事?”黃局長一夜都沒解釋清楚。
黃四的老丈人是老領(lǐng)導,黃四有今天,幸虧老丈人的提攜,老丈人余威猶在,黃局長不想也還不敢放肆。也就是那次以后,黃局長給司機小趙安排了一項特殊工作:每次將他送回家前,幫他全身檢查一下,消除潛在危險。
多年下來,小趙做這項檢查工作,已得心應(yīng)手。每次在黃局長下車前,小趙都會將黃局長徹底地檢查一遍,他發(fā)明了一套八字訣:一看,二聞,三拍,四翻。看黃局長的臉上、脖子上,有沒有留下什么唇印,聞黃局長的衣服上、身上有沒有什么香水味,將黃局長全身拍打一遍,這樣,粘附在外套上的長頭發(fā)之類就會被撣掉,將黃局長的手機打開,將里面的一些不宜被黃夫人看見的短信、來電,統(tǒng)統(tǒng)翻出來刪除掉。有了小趙極其細致的檢查,黃局長從此可以理直氣壯地回家了。
最近,黃局長又給自己增加了一項檢查內(nèi)容,由黃局長的夫人親自來把關(guān)。清晨,黃局長穿戴整齊,拎著公文包準備去上班,黃夫人又將他從上至下檢查了一遍:西裝是阿瑪尼的,不過,商標早已剪掉,看不出它是世界名牌了;皮鞋是老人頭的,但款式跟黃局長鄉(xiāng)下老爹穿的二十元一雙的人造革差不多;公文包是登喜路的,那個小商標,也被黃夫人狠狠心剪下來了,黃夫人不放心地擼起黃局長的左手腕,還好,不是那款價值一百多萬元的百達翡麗表。黃夫人交代過黃局長很多次,不少人就是栽在手表上,太耀眼,容易被人盯上。黃夫人反復叮囑黃局長,在位時,千萬別招搖。
最后,黃夫人又打開了黃局長的公文包,確認里面的幾包煙,都是白皮的。自從有官員因為抽昂貴煙被查后,煙癮很大的黃局長就只抽這種特供的白皮煙了。
全身都細細地檢查了一遍,這身行頭,應(yīng)該不會有什么安全問題了。黃局長拎著公文包,躊躇滿志地走出了家門。臨上車前,黃夫人又趕過來,附在黃局長耳邊叮嚀一句:“記得要低調(diào),少拍照,現(xiàn)在的網(wǎng)民,像蒼蠅一樣,鬼精著呢?!?/p>
【原載2012年9月30日《新民晚報·市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