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鏈接:
小學(xué)語文蘇教版習(xí)作七:面對浩瀚的星空和皎潔的月色,你肯定也有過無窮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或是神秘的仙境,或是動人的故事……將它們寫下來,一定能打動人。自己給習(xí)作定個題目。
下面我們就來領(lǐng)略一下星球上的奇妙故事。
△▲美文共賞
水球
蔡康永
親愛的寶寶:
地球,你所在的星球。
以這顆球表面水和陸地占的比例來說,地球好像應(yīng)該叫“水球”才對。
但因為人要住在地上,不住在水里,所以理所當(dāng)然把這里叫做地球。你以后沒事可以注意我們?nèi)祟悗推渌麞|西取名字的態(tài)度,看看我們多么以自己為宇宙的中心。
對我們好的人,我們叫他“好人”。適合我們活動的天氣,叫“好天氣”。有助于我們?nèi)祟惿娴南x,叫“益蟲”;有害的,則叫“害蟲”。
我可真好奇蟑螂是怎么稱呼我們?nèi)祟惖摹?/p>
(選自《有一天啊,寶寶……》,當(dāng)代世界出版社)
學(xué)以致用:作者用逆向思維來描述尋常人都熟知的概念,從平凡中翻出了不平凡的新意。對同一個事物,換另外一種角度或立場來思考,也許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
小王子居住的星球
〔法國〕圣??诵跖謇?/p>
看來小王子居住的星球和所有的星球一樣,長著好植物和壞植物。好種子長成好植物,壞種子長成壞植物。但是從種子看是看不出好壞的。它們在土壤里長眠一冬,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它們悄悄地從土里探出頭來。一棵棵嫩嫩的小芽,在明媚的陽光中伸展著身體,和春天一起向四處蔓延著。如果它是一棵胡蘿卜苗或者玫瑰苗,那它滿可以高枕無憂,繼續(xù)享受著陽光雨露。但如果它是一棵野草,只要認(rèn)出了它的真面目,那就應(yīng)該毫無留情地立刻拔掉它。如果碰巧有一些可怕的種子飄落到這個星球上,比如猴面包樹的種子,那么整個星球就會密布著猴面包樹,如果動作稍微慢一點兒,你就永遠(yuǎn)也除不掉猴面包樹了。它在整個星球上大肆蔓延,覆蓋著每一寸土地,它的根牢牢地穿透大地。如果這個星球很小,如果這里的猴面包樹太多,那么整個星球就會爆炸。
(譚旭東譯,選自《小王子》,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學(xué)以致用:作者描寫的是太空中完全不同于地球的一顆極小星球上的場景。因為脫離人類生活的范圍,所以可以恣意馳騁想象——一棵猴面包樹就會讓整個星球爆炸。但同時,作者的想象并非天馬行空完全不著邊際,他的想象也遵照了現(xiàn)實生活的某種邏輯——植物要從種子開始生長,到春天慢慢發(fā)芽長大。正是在現(xiàn)實基礎(chǔ)上的想象,才讓幻想有了根基,更搖曳多姿。
月跡
賈平凹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問。
“是樹,孩子?!蹦棠陶f。
“什么樹呢?”
“桂樹?!?/p>
我們都面面相覷了,倏忽間,哪兒好像有了一種氣息,就在我們身后裊裊,到了頭發(fā)梢兒上,添了一種淡淡的癢癢的感覺;似乎我們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們身后的這一棵了。
奶奶瞧著我們,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邊已經(jīng)有人了呢?!?/p>
“誰?”我們都吃驚了。
“嫦娥。”奶奶說。
“嫦娥是誰?”
“一個女子?!?哦,一個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該是銀鋪的,墻該是玉砌的:那么好個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嗎?”
“和三妹一樣漂亮的?!?/p>
三妹就樂了:
“啊啊,月亮是屬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們中最漂亮的,我們都羨慕起來。看著她的狂樣兒,心里卻有了一股兒的嫉妒。
我們便爭執(zhí)了起來,每個人都說月亮是屬于自己的。奶奶從屋里端了一壺甜酒出來,給我們每人倒了一小杯兒,說:“孩子們,你們瞧瞧你們的酒杯,你們都有一個月亮哩!”
我們都看著那杯酒,果真里邊就浮起一個小小的月亮的滿圓。捧著,一動不動的,手剛一動,它便酥酥地顫,使人可憐兒的樣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個人的心里了。 奶奶說:“月亮是每個人的,它并沒有走,你們再去找吧?!?/p>
(選自《平凹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
學(xué)以致用:作者調(diào)動多種感官來描寫月宮的幻境:月桂的香氣是嗅覺想象,銀色的建筑和美貌的女子是視覺想象,甜酒的味道是味覺想象,月亮竟是這樣“有聲有色”!
對于抽象的意境,調(diào)動日常生活的體驗來描述,才可使讀者更身臨其境地領(lǐng)會其中的滋味。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對疊詞的使用——“裊裊”“淡淡的癢癢的”“酥酥地”,令語言舒緩輕柔,別具一種朦朧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