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兒童在家庭中占據主導地位,使得患兒家長對兒科護理服務要求逐漸提高,因此產生了患兒要求高與兒科護理服務不到位的矛盾,本文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加強兒科護理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強調必須狠抓護士素質教育、加強病房管理和醫(yī)護管理才能使得這一矛盾逐步解決。
關鍵詞:兒科護理 護理管理 病房管理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b)-0235-01
1 以人為本,完善護理管理制度
管理學的首要內容是人的管理,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正面對待人的基本需求,對人性的合理性一面給與肯定,對人的個體價值要給與充分的尊重和維護。護理管理也不例外,護理管理所指的人包括管理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的人,護士、醫(yī)生、患者、家屬以及護士長本人。以人為本的管理是指圍繞人的一切方面,包括工作、生活、習性等展開的體現人性的管理,它注重合理性,能最大化的挖掘人的潛能、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兒科護理工作有其特殊性,不單要求護理人員專業(yè)過硬、技術高超,而且工作繁雜其工作量大,人力不足;同時,家屬期望高、要求高。這些因素都給護理人員帶來了超負荷的心理壓力。作為管理者,應客觀地認清現實情況,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有效地利用現有人力資源,充分發(fā)揮其最大潛能。
1.1 關心和尊重護士
首先,兒科患兒家長對護士的要求高甚至可以說是要求苛刻,比如說頭皮靜脈穿刺,如果護士不能一次成功,家長往往會的責備、抱怨甚至謾罵護士,有時候也會由于護士的一次失誤而否定護士的全部能力,有時候還會引起嚴重的糾紛。其次,由于兒童的自我認知能力不足,表達能力不完善,加之兒童病情變化無常,所以對兒童的觀察和護理工作較較成人有更大的難度。這些因素導致兒科護士在工作中心理壓力大,他們中的大多數不會把兒科護理作為自己的職業(yè)目標。所以護士長在工作中既要對護士進行嚴格要求;又要愛護、尊重和理解護士,在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為護士排憂解難,在有錯誤時候,應在注意維護護士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既要讓護士認識和改正錯誤又不傷害護士的自尊心;另外在生活上也要關系和照顧護士,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安心在兒科工作。
1.2 深化護理學教育,全面提高護士綜合素質和技術功底
組織各種形式的護理學教育活動能夠使護士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都有較大提高。通過對理論知識、專業(yè)技能、服務態(tài)度、工作實績的綜臺考核,得不同的績效等級,并與收入掛鉤。提高護士的綜合素養(yǎng)和技術功底,是兒科護理管理的根本。
1.3 護士長要樹立自身的威信
首先,護士長應該具有良好的品德。護士長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舉止就像一面旗幟,會影響護理管理的成效及人心的向背。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威望具有無形的力量,是無聲的命令,是護理人員效法的楷模。其次,護士長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過硬的操作技術和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兒科具有病種繁多、??菩圆粡姷奶攸c,有些疾病在??谱o理書上都找不到護理依據,需要在臨床上摸索,這就要求護士長走在護士的前面,認真鉆研業(yè)務、不斷進取、掌握豐富的兒科疾病相關知識。在技術操作方面,護士長也要有過硬的本領,護士們懂的,護士長要精,護士們不懂的護士長應熟,只有這樣才能得到護士們的尊重和信賴。另外護士長應該學會正確用人,平易近人。
1.4 加強激勵機制,喚醒護士的內在積極性合理利用管理中的激勵功能,弄夠更大程度的喚醒員工的內在積極性,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的開發(fā)
激勵包括情感激勵、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感情激勵是指護士長要尊重和信任護士,采用商量、溝通的管理方式,不隨意發(fā)號施令。在觀念上,要變管理型管理為服務型管理,平等相待,關心護士、為護士切實的解決實際問題,盡心盡力為護士服務。精神激勵是指對護士的精神需求給予重視和支持并創(chuàng)造條件令其得到實現。比如,要支持和鼓勵護士進行自我學習或者參加培訓班學習,鼓勵護士多動筆、勤記錄,提高語言表達和書寫能力,提升理論能力。在如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下,物質獎勵是一個非常湊效的激勵方式。首先要制定詳細的考核制度,將護士的綜合表現與績效工資掛鉤,對那些業(yè)務能力突出,理論能力強,病人及家屬滿意度高的護士要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并且要把年度的綜合表現與年底的獎金掛鉤。同時也要關注并熟悉科室的財務狀況,盡量讓護士得到合理工作報酬和待遇,促使她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護理工作中去。
1.5 加強醫(yī)護合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兒科由于患兒年齡小,病情變化快,只有建立良好的醫(yī)護合作關系才能對患兒進行及時而有效的救治.在醫(yī)護合作的過程中有些矛盾和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一般來說醫(yī)生都要要求正確執(zhí)行醫(yī)囑,仔細觀察和及時反映病情,而護士的職責卻是要全方位地護理患兒并做好及時的護理記錄,同時還要做好護患溝通工作,工作特別繁忙。兩者的工作要求與工作重點不一致就會導致不能相互理解與包容.醫(yī)生往往誤認為護士工作沒效率、瞎忙碌,護士的工作得不到尊重;而有時護士對醫(yī)生也是怨聲載道,因為有的醫(yī)生工作沒有調理,隨意性大,這會導致護士因臨時醫(yī)囑過多而工作忙亂,護理工作不及時或者遺忘醫(yī)囑。針對這些矛盾,護士長首先應該仔細查找原因,找到主要責任方,若主要責任在護士,應規(guī)范護士的護理流程,提升護士的業(yè)務能力,并向醫(yī)生解釋致歉;若責任在醫(yī)生,應給予策略解決,切忌同醫(yī)生發(fā)生正面沖突,同時也要維護護士的自尊和辛苦。護士長要本著平等、尊重、團結的原則創(chuàng)造良好的護理工作氛圍。
2 加強病房管理,靈活運用管理策略
2.1 以病人為中心,推行“首問負責制”
“首問負責制”有兩層含義,第一要求護士要主動開口問,及時關心患者或者家屬的需求疑慮;第二要求首問護士對于患兒家長的疑問要及時負責解決,不推給其他護士,如果遇到護士能力之外的問題,護士必須轉達給護士長或者主管醫(yī)生,避免推委情況發(fā)生。
2.2 根據兒科特點創(chuàng)造人性化環(huán)境
患兒對醫(yī)院都會有陌生感或者恐懼感,為了緩解這種心理,要把病房營造成的溫馨而舒適。可以借用一些卡通形象或者動漫形象,也可以使用鮮艷明亮的色彩,也可提供簡單安全的玩具或者游樂設施.這些都會讓孩子甚至家長忘記恐懼與陌生,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營造輕輕松松的治療和護理氛圍。
2.3 嚴格控制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是兒科必須要嚴格控制的情況。第一,兒科要改變以前被動應付檢查的模式為主動自我檢測的模式,同時,要讓每位護士熟悉無菌操作原則和消毒隔離制度。第二,大力推廣使用一次性物品,對非一次性物品要做嚴格的消毒處理,防止交叉感染的發(fā)生。另外,要定期對病房進行紫外線照射消毒處理,對腸炎病人的病房每天都要用消毒液拖地。
3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正確處理護患糾紛
護理過程中的護患關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因為身為獨生子女的父母對護理的要求特別高。因此,責任組長不但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和過硬的技術,還要有很好的溝通技巧.她們主要負責白班的工作,特別是新入院患兒的接診工作,為以后治療過程中能夠暢通的溝通做好鋪墊。另外,各個病房都要安排專門的責任護士,做好及時的護患溝通工作.處理好護患關系不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處理護患糾紛上,更要以防范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