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癥”——不能承受婚姻之重
在這個黃金的結婚季節(jié),等婚的人們早就急不可待地要把自己嫁出去了。但是,卻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視婚姻如洪水猛獸,想方設法地拖延自己的婚期,同時夢想著永不婚的那一天。這就是現(xiàn)在年輕人中的恐婚族……
身邊的他換了一個又一個女朋友,為什么遲遲不肯發(fā)出結婚的喜訊?公認是最般配的一對,在眾人的期盼目光中“攜手”了6年,為何一談及婚姻大事就搖頭嘆氣……他很正常,她也很健康,可他們都對婚姻充滿了恐懼。“恐婚癥”似乎正在不斷偷襲著現(xiàn)代男女,想結婚又不敢結的男人女人到底怎么了?
新一代“恐婚族”在怕什么
應該說結婚確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結婚使每個人在家庭甚至社會中的角色有所轉換,從而給一部分人的心理帶來壓力,當現(xiàn)實的婚姻生活與夢想中的浪漫完美產生巨大的落差時,一些人開始逃避、厭倦和恐懼也是可以理解的。
男,34歲,外企銷售部經理
我身邊的好友對我都深表懷疑,他們覺得我的身心體態(tài)看不出有任何異常,各方面條件都很優(yōu)秀,要求進一步交往的女孩條件也不錯,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她們呢?其實我不是拒絕,我是壓根兒就對婚姻存在恐懼的心理。
我恐懼自己婚后會變成一部為了養(yǎng)家糊口、聽老婆話的賺錢機器。
女人結婚前都挺可愛的,一旦結了婚馬上變臉。她們本來有很多志向理想,但在婚姻的名義下,原來努力向上的她們開始目光短淺,只對自己生活的一畝三分地感興趣,她們把對老公的教誨當成男人后半生的必修課。我在婚姻的大門外自在慣了,可不想在女人們辦的“學?!崩锸茏?!
故事1
到海南逃婚———旅游“避難”
當事人:李小姐,29歲,總經理助理
戀愛時間:3年
“上個星期五,我剛從婚禮中逃跑?,F(xiàn)在,我無顏去面對親屬和朋友,更不知道如何去見我的男朋友?!币姷嚼钚〗?,記者很難想象如此柔弱的女孩會做出這么膽大的事情。然而,這已不是她的“初犯”,而是第三次逃婚。第一次是在婚姻登記處臨陣退縮。第二次是在結婚儀式的前幾天“出走”,到海南獨自旅游“避難”。
李小姐和現(xiàn)在的男友相戀已經兩年,彼此的感覺都很好。半年前,男友提出結婚時,李小姐猶豫再三。雖然,逃婚的陰影已經隨著時間消失,但是婚姻在她的感覺中,像包圍在身邊的一眼不可測的深井。但是想到男友的好,李小姐最終還是下定決心和他步入婚姻殿堂。沒想到,隨著婚期的臨近,她的心情也慢慢地落入谷底。結婚前夕,她更是寢食不安。
“結婚那天早晨,看著鏡中的人,眼睛紅腫,臉色蒼白,蓬頭垢面。近一個月的恐慌時日已經讓我認不出自己來了。我仿佛已經能看到結婚十年后自己那黃臉婆的樣子。一切都歸于平淡,晚上和丈夫靜靜地坐在客廳中,整天忙著柴米油鹽,做家務。和其他人的交流話題也會流于孩子和丈夫。”
點評:對李小姐產生最大影響的是她周圍已婚的同事和朋友。另外,她的母親也為她的逃婚而煽風點火,不停地在她耳邊吹風:“結婚前一定要考慮清楚,不要像我那樣沖動?!彼紒硐肴?,李小姐寧愿守住現(xiàn)在,讓自己的感情處在一個最佳狀態(tài)。于是結婚當天,她一個人躲在酒吧喝酒?!巴焐珴u漸暗去,感覺漸漸地輕松下來。一個月的緊張情緒頓時煙消云散。”
專家指出,婚前緊張并不罕見,但像李小姐這樣因為擔心結婚后自己會變成“黃臉婆”,完全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xiàn)。事實上,結婚并不會使個人習慣帶來大的改變。結婚前解決不了的事情,不要指望婚姻能解決。同樣,結婚前已經養(yǎng)成的習慣,也不會因為婚姻而推翻。李小姐盡管已經29歲,但她對婚姻的領悟的確非常膚淺。專家同時指出,這樣的觀點,在都市白領中十分常見。
故事2
怕婚姻改變單身的自由
當事人:趙先生,36歲,計算機工程師
戀愛時間:5年
趙先生和女友已經相戀五年了,據他自己介紹,兩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女方給了趙先生結婚的暗示,雙方父母也已經見過面。然而在這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情況下,趙先生卻遲遲不肯開口做出婚姻的承諾。
“我不是玩弄感情,也不是不愿對感情負責”,采訪中趙先生再三申明,“只是,我一想到結婚就感到害怕,甚至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睆内w先生萎靡的精神狀況來看,記者感到他的確是為結婚這一人生大事而困擾。
據趙先生介紹,他之所以如此痛苦,是由于不愿意因為結婚而改變以往的生活狀態(tài)和朋友圈子?!拔胰耘f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壁w先生一再強調。
雖然還處在準備結婚階段,趙先生已經感到自己正在失去自由:出去旅游、跟朋友吃飯要向未婚妻一一匯報。而平時一起玩的單身朋友也漸漸地少向他發(fā)出聚會邀請了,人們見到他總是問:結婚的事情籌備得怎樣?對于這一改變,趙先生顯得極其不情愿,“我太留戀單身生活的自由了!”
點評:婚姻專家指出,如果說李小姐的恐婚理由是表面原因,那么趙先生的理由則更為深層,同時也是許多年輕人共同的想法。這在獨生子女人群中更為多見,因為他們從小是家庭的中心人物,通常是由大人來適應他們,使他們過于追求自我,而不愿意讓婚姻來改變自己,也害怕結婚后必須強迫自己適應另一個人。
故事3
不能承受婚姻帶來的壓力
當事人:許小姐,25歲,保險公司職員
戀愛時間:3年
采訪許小姐的時候,記者得知,再過一個星期,這位25歲的姑娘就要和相識三年的戀人跨進婚姻的殿堂。然而在采訪中,許小姐絲毫沒有對未來婚姻生活的憧憬與向往,相反,一種忐忑和惶恐時時寫在她的臉上。
“就要結婚了,可是我心中完全沒有做新娘的期盼,相反,腦子里卻總是充斥著到底該不該結婚的猶豫,想到未來的婚姻生活,心中有說不出的害怕,總覺得自己仿佛不能承受婚姻帶來的壓力?!?/p>
像許小姐這樣因為害怕結婚后生活壓力過大,是年輕人遲遲不愿結婚的主要理由。這些年輕人往往和許小姐一樣有著穩(wěn)定的職業(yè)和收入。因此,對于他們而言,婚姻壓力與物質壓力并無關系。作為獨生女,許小姐在家中受到了父母加倍的呵護。從讀書到穿衣吃飯,事無巨細都由父母為其設計。許小姐坦言:“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家務事一概不會,一旦成家,怎么面對整個家庭的事務?”
點評:婚姻專家認為,年輕人所擔心的婚姻帶來的壓力,實際上是一種對家庭的責任感,這正是許多都市青年逃避的問題所在。這在長期被父母照顧得過多的年輕人中尤為普遍。一直以來,他們不用擔心柴米油鹽等生活瑣事,因此獨立生活能力也較差。而長期的依賴生活,使他們不懂得如何照顧別人,更不懂得如何組織家庭。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年輕人并不愿意改變這一現(xiàn)狀,不愿通過成立家庭變依賴為獨立。因此,導致了對婚姻的恐懼心態(tài)。
專家提醒
不要怕鞋不合腳就拒絕穿鞋
“恐婚癥”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現(xiàn)代社會心理疾病?,F(xiàn)在的年輕人多是獨生子女,一直以來都是習慣接受別人的關懷,自己并不擅長照顧別人和承擔一些責任。
當他們想到建立一個家庭需要夫妻共同承擔責任和義務,還要處理好與另一方家人的關系,聽到周圍的人講一些婚姻生活負面的東西時,就會產生一種焦慮和緊張的情緒。
這種社會氛圍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們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對婚后生活的過多考慮在面臨婚姻時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對結婚的恐懼和逃避,很多人因此推遲結婚,甚至寧愿獨身,也不愿意“受罪”。
其實有了這種情緒也千萬不要緊張。謹慎對待婚姻的想法是對的,但因為謹慎而放棄婚姻是不可取的。結婚并且能幸福生活一生的人有很多,如果你不去嘗試,怎么能體會到婚姻帶來的快樂呢?
婚姻是一雙鞋,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你拒絕穿鞋,也許避免了因為鞋子不合腳而磨出血泡,但也可能因赤足行走而踩到釘子上,到那個時候,你或許會意識到,婚姻其實也是對愛情的一種保護。
責編/彭藝珂
E-mail: pengke4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