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取暖,是人類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條佳徑。所以,人們寧愿去冒“一損俱損”的風(fēng)險,也要孜孜以求“一榮俱榮”?,F(xiàn)代政治以“人人生而平等”為旗號,從形式上大致消滅了世襲貴族。但在現(xiàn)實中,大家巨族的后代們,仍然講究從“門當(dāng)戶對”中獲取壟斷。
在講究家族政治的日本,小泉、岸信介、鳩山和吉田茂四大家族長期把持朝綱,彼此關(guān)系錯綜復(fù)雜。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家族,堪稱第一政治世家,日本國會只有115年歷史,小泉家族擁有一席之地的年頭竟長達95年。在日本,政壇風(fēng)氣講究“提攜”、“家族榮譽”和“忠孝一體”;競選時看中“三番”:地盤、看板(名望)和皮包(資金)。在這樣的國家里,平民之子很難出人頭地。
很多亞洲國家,家族政治長盛不衰,和其獨特的民主歷程有很大關(guān)系。日本的明治維新自上而下,是一部分家族“尊王攘夷”、鏟除另一部分家族的結(jié)果,非但沒從根本上觸動家族政治,反為家族政治預(yù)備豐厚的土壤。在美國占領(lǐng)期間,門閥巨族也沒有清算干凈,反而因為朝鮮戰(zhàn)爭而被美國有意保留。在日本現(xiàn)任國會,來自各種家族的“世襲議員”比例竟有40%,是發(fā)達國家中最高的。
其他亞洲國家,印度有尼赫魯家族,巴基斯坦有布托家族,新加坡有李光耀家族,斯里蘭卡有班達拉奈克家族……這些國家二戰(zhàn)后由殖民地直接跨到民主國家,高貴種姓、部落長老,或者在國家獨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家族,自然成為新的國家領(lǐng)袖。他們享有崇高威望,又在培養(yǎng)家族繼承人上用力頗深,上帝自然垂青。尼赫魯家族第一代人物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出身富豪,他說投身政治以前,生活優(yōu)裕,“手里總有花不完的錢”。巴基斯坦的布托家族,出身信德省最大部族,身后站著十多萬鐵桿擁護者。有些時候,他們可能只知“布托”,不知“國家”。
也許,在現(xiàn)代政治發(fā)源地的歐洲和美國,情況會好一點?其實,很多時候不過“五十步笑百步”。
在美國,有聲勢顯赫的“四大家族”。亞當(dāng)斯家族歷史悠久,是開國的元老。塞繆爾?亞當(dāng)斯號稱“美國革命之父”,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由他一手導(dǎo)演。他的堂兄弟約翰?亞當(dāng)斯負(fù)責(zé)起草《獨立宣言》,后來成為第一任副總統(tǒng)和第二任總統(tǒng)。美國第六任總統(tǒng)也出自這個家族。此后,美國相繼出現(xiàn)羅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一共為國家貢獻了7個總統(tǒng),還包括一個連任4屆的富蘭克林?羅斯福。
在英國,也存在政治壟斷。一項研究表明,過去400年里,英格蘭基本控制在1000個家族手里,而2500個家庭操縱著整個英國。埃奇坎伯家族,曾經(jīng)不間斷向議會輸送過二十多個議員。三度出任保守黨首相的索爾茲伯里勛爵,其家族從1868年到1955年間,為內(nèi)閣提供了1/10的大臣。2004年,英國議會出現(xiàn)了12對夫妻議員的奇觀,母子議員、兄妹議員、雙胞胎議員在這里簡直算不得新聞。
在美國,人們把政治家族稱為“政治吸毒者”。在英國,下院前議長貝蒂?布思羅伊德把這個傳統(tǒng)比喻成“永遠存在礦工家族指甲縫里的污垢”,令人欲罷不能。
“財大氣粗”,是家族政治的敲門磚。沒有雄厚的實力,千萬不要希圖政治上的進步。英國首相卡梅倫,純正的血脈可以上溯到英王威廉四世,和當(dāng)今女王沾親帶故,是如假包換的政治家族子弟。他7歲念書,就是挑的私立學(xué)校。升入牛津,馬上成為布靈頓俱樂部成員。這里只接受世家子弟,入會后開銷巨大:新人除去每年1萬英鎊會費,還必須在倫敦一家擁有300年歷史的裁縫店定做禮服,僅這筆開銷就要3000英鎊。若非富可敵國,后代的“培養(yǎng)費”便很可觀。
“隱秘”,是家族政治的一個傳統(tǒng)。在家族長老的提攜與策劃下,世家子弟很早形成一個專屬自己的小圈子,成員對圈內(nèi)生活守口如瓶?!都~約客》專欄作家羅恩?羅森堡是小布什在耶魯?shù)耐嗤瑢W(xué),宿舍緊鄰“骷髏會”,他窮盡半生時間想打入內(nèi)部看個究竟,始終難以如愿,最多只能趁著夜色,躲在“骷髏會”建筑外部的陰暗角落,偷偷拍一些外面的風(fēng)光。
“悲情”,則是經(jīng)常伴隨家族政治的另一個名詞。印度的尼赫魯家族,甘地母子先后遇刺;美國的肯尼迪家族,約翰和羅伯特兩兄弟都在籌備大選時遭遇毒手;巴基斯坦的布托家族,老布托被政變軍人送上絞架,女兒貝?布托則死于自殺式襲擊。而一次次意外之后,家族成員“前赴后繼”的勇氣,則給家族更添一重悲情。
印度尼赫魯家族第三代人、拉爾夫?甘地是民航公司的飛行員,哥哥才是母親英?甘地的培養(yǎng)對象。后來哥哥意外身亡,拉?甘地才被母親召回身邊,并在媽媽遇刺后成為政治領(lǐng)袖。1991年,他被泰米爾恐怖分子暗殺,盡管家族連續(xù)為政治祭壇獻上兩個成員,拉?甘地遺孀索尼婭還要在丈夫死后就任國大黨主席。據(jù)說,她挺身而出的目的,不是力挽狂瀾,而是替兒子拉胡爾?甘地作擋箭牌。索尼婭說,希望尼赫魯家族的政治族譜,到我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