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多發(fā)生于產后1~2個月的哺乳婦女,尤以初產婦多見。常因哺乳時被嬰兒吮破乳頭,細菌趁機侵入;加之排乳不暢,以致細菌得以繁殖而發(fā)病。中醫(yī)稱之為“乳癰”,并將其分為膿未成和膿成未潰兩種情況。
膿未成 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乳房部脹痛并有結塊,乳汁分泌不暢,同時伴發(fā)熱、惡寒、頭痛、身疼等。
牛蒡子15克,青皮10克,蒲公英30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3次服。
青皮、陳皮、麥芽各12克,蒲公英60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3次服。
忍冬藤、紅藤、蒲公英各20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3次服。
蒲公英20克,夏枯草10克。水、酒各150毫升煎取汁,每日1劑,分2次服。
仙人掌(去刺)100克,食鹽少許。搗爛后外敷患乳。每日換藥1次。
鮮蒲公英、鮮野菊花各100克。共搗爛后外敷患乳。每日換藥1次。
芙蓉花(葉)適量。加入一些雞蛋白,共搗爛敷于患處,中間留一小孔。
鮮菊花葉、鮮蒲公英、鮮仙人掌(去刺)各50克。搗爛敷患部。每日2次。
綠豆面(炒)50克,川黃連、雄黃各5克,大黃15克,雞蛋清適量。將川黃連、大黃共為細末,同綠豆面、雄黃、蛋清調勻成膏樣,攤于紗布上,敷患乳。每日換藥1次。
膿成未潰 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乳房硬塊,中央漸軟,按之應指,伴持續(xù)寒熱疼痛,10日左右癥狀仍不見減輕。
瓜蔞、赤芍各30克,甘草10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3次服。
當歸15克,川芎10克,益母草12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2次服。
黃芪30克,甲珠(用穿山甲的鱗甲炮制而成)10克,皂角刺12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3次服。
七葉一枝花100克。研細末,加醋調成糊狀,貼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
鮮野菊花、鮮蒲公英各50克,生側柏葉30克,蜂蜜適量。共搗爛如泥敷貼患部。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