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有一百種語言,繪畫是他們最喜歡的語言。這種繪畫語言比口語表達更生動、更形象、更豐滿,也更有趣。在兒童的繪畫作品中無處不體現(xiàn)著童心和童趣,兒童畫中表現(xiàn)出的愛和情是最真摯感人的。以下展現(xiàn)的i幅畫是中班孩子用繪畫語言表達出的對媽媽最真摯的愛,我們可以從這_二幅畫中走進幼兒愛的情感世界。
圖1,《講故事》表達了兒童對媽媽的愛。小作者繪畫的場景是在她居住的小區(qū)的長椅子上給媽媽講《大灰狼和小馬》的故事。畫中的媽媽金色的卷發(fā)長而飄逸,頭上還扎一朵小紅花,身材苗條,穿著粉紅的上衣,大紅的短裙,橫條的腿襪,紅皮鞋,右手腕上還挎著一個小包,臉上露出微笑看著孩子,腦海里浮現(xiàn)出“馬”的形象。孩子扎著兩條長長的小辮,還有三朵蝴蝶結(jié),穿著裙子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給媽媽講故事。小花開了,遠處的樹上結(jié)了蘋果,結(jié)了香蕉,小鳥似乎在說著什么……一幅充滿愛意的情景躍然紙上。這幅畫的經(jīng)典在于孩子把自己的媽媽刻畫得非常細膩,媽媽腦海中浮現(xiàn)出的“馬”,傳遞了講故事的內(nèi)容,人、鳥、花、樹和諧自然,這就是人間之愛、自然之愛。她認為,媽媽愛我,給我講故事;我愛媽媽,也要給媽媽講故事。從畫中可以透視出講故事是母女情感交流的主旋律。
圖2《送衣服》表現(xiàn)的是在春游的時候,吹風(fēng)降溫了,媽媽穿著裙子,很冷,小作者給媽媽送衣服的情景。初看作品,我們很難讀懂作者的心聲。通過對話,教師走進了孩子的心靈,領(lǐng)略了作品中流淌著的愛的旋律。
“從畫中我看不懂你是怎么愛媽媽的?”
“春天來了,媽媽帶我去春游,吹風(fēng)了,媽媽很冷,冷得媽媽張著大大的嘴巴,冷得手躲在衣服里,風(fēng)把媽媽吹得飄起來了。我給媽媽說,媽媽,別怕,我回家給你拿衣服?!?/p>
“怎么沒看見你呢?”
“我在屋里給媽媽找衣服,所以看不見?!?/p>
“你給媽媽送的什么衣服?”
“媽媽最喜歡穿的那件藍色大衣。我還給媽媽說,以后天冷的時候不要穿裙子。”
“你怎么想著要給媽媽送衣服的?”
“每次我冷的時候,媽媽都要給我穿上厚衣服就不冷了。我愛媽媽?!?/p>
這幅畫生動地表現(xiàn)了媽媽冷得瑟瑟發(fā)抖,被風(fēng)吹得飄起來的情景,是媽媽的愛感染了孩子,孩子用同樣的愛回饋媽媽。從畫中可以領(lǐng)略到小作者著急的心情,這是愛的傾訴。
圖3,《梳頭》。小作者用兩把梳子傳遞著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的情感。圖中,媽媽穿著漂亮的長裙,頭上盤著發(fā)結(jié),手里拿著梳子正在給我梳頭。我扎著兩朵藍色小花的翹角辮,那是媽媽給我梳的;我多自豪,我也拿著梳子要給媽媽梳頭,讓她高興。這幅畫充滿著濃濃的愛意,表達出孩子愛的渴望。
媽媽給孩子梳頭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對小作者來說,卻是一種愛的奢侈。因為她的媽媽是一位大學(xué)教師,工作繁忙,給本科生上課、帶研究生、搞科研、出專著……”實在是無暇顧及孩子,孩子都交給外婆管理,常年都是給孩子留短頭發(fā)??蓱z的孩子,多么盼望媽媽能陪陪我,給我梳梳長頭發(fā)!孩子的媽媽看了這幅畫后很慚愧,她抱著孩子親了又親,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她說“我沒想到孩子是那么渴求我給她梳頭,那么渴求長頭發(fā),是我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我要盡量抽時間陪陪你?!?/p>
這幅畫催人淚下,它提醒那些整天忙著自己的事,只滿足孩子物質(zhì)享受而忽略情感交流的父母們,哪怕每天能有一小時真正屬于你和孩子的交流時間,那也是現(xiàn)代親子教育的渴求。
但是,畫中也表現(xiàn)出中班孩子繪畫的不足,如以正面形象刻畫人物,坐著和站著的形象無區(qū)別,樹的形象均為粗粗的樹干,頂上一個圓形的樹冠。這就要求成人要多引導(dǎo)孩子觀察,豐富他們的認知經(jīng)驗,給予必要的支持。
繪畫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幼兒情感釋放的最佳工具。站在兒童的角度,以一顆童心看孩子的繪畫作品,和孩子對話,和孩子的作品對話,方能走進孩子的心靈,走進孩子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