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鄰居的老太太過慣了苦日子,養(yǎng)成了極其勤儉的生活習慣。一根線頭、一個小鐵釘,甚至踩癟了的罐頭盒子和打碎了的玻璃片都當成寶貝,用紙盒小心地裝好。剛住進的新房,很快就被她弄得像個廢品收購站。最讓兒女難以承受的是老太太吃剩飯。那些存放多日的、變了色的,甚至有餿味的饅頭,老太太決不扔,而是上頓熱下頓蒸,把饅頭折騰得面目全非也堅持著吃下去。有一次我和妻子去她家串門,看到飯桌上那些毛頭張飛一樣的東西,竟認不出是什么玩意兒。妻子從旁審視了半天,斷定是猴頭菇。當看到老太太用干癟的老嘴長久地嚼磨,并艱難地往下吞咽,才知道是剩饅頭。
老太太的大女兒是醫(yī)生,相當講究營養(yǎng)衛(wèi)生。看到母親吃如此可怕的東西,她又心疼又驚慌,每次都把老太太的剩飯盡數(shù)搜出,毫不留情地扔進垃圾袋里。老太太心痛得要死,但見女兒來勢兇猛,只好忍著。有一次大女兒把她僅放了兩天的剩飯倒掉,老太太忍無可忍了,竟要從垃圾袋里往回撿。女兒火了,說這剩飯里有霉菌、病毒、致癌物,總之吃剩飯就等于吃毒藥。再說,現(xiàn)在是舊社會嗎?是挨餓年代嗎?咱家也不是沒有錢,天天吃飯店也花得起!說著把老太太手里的剩飯奪下來,狠狠地摔到垃圾袋里。老太太見狀終于憤怒了,大罵女兒糟蹋糧食,傷天害理:糧食怎么會有毒?我吃了大半輩子剩飯,過去吃的比這還差,現(xiàn)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嗎?這才過了幾天好日子,你就這么張狂,還什么天天吃飯店,你這是有兩個錢燒的!老太太越罵越來氣,不知怎么想起死去的老頭子,說自己命苦呀,老頭子死得早,女兒也欺負她……
大女兒本來是心疼母親,沒想到會受此冤枉,氣得掩面大哭,奪門而去。老太太從此更是理直氣壯地吃剩飯。
老太太有個小女兒,機靈聰慧,在一家合資單位搞公關(guān)工作。她聽說大姐與母親的爭吵之后,也回到家里。一進門,小女兒就到廚房找剩飯,把碎饅頭和半拉燒餅什么的全集中到一起,并問家里還有沒有剩飯。老太太莫名其妙,小女兒便煞有介事地說她丈夫得了個怪病,就愿吃剩飯,剩的時間越長越好,而且像抽大煙上癮似的,越吃越香。老太太心疼女婿,急得也幫著找,說冰箱底下還有呢!小女兒提著一塑料袋剩飯走出樓門,拐個彎見到垃圾箱便“嘭”的一下扔進去,拍拍手一走了事。
老太太從此再也舍不得吃剩飯了,每過一段日子,就將精心積攢的剩飯包好,盼小女兒來家拿走。小女兒來后照此辦理,扔進垃圾箱完事。老太太望著小女兒的背影樂顛顛的,覺得自己給女婿做了件好事。
(選自《小小說選刊》2012年第4期,有刪改)
思考訓練
1.小說寫老太太吃剩飯的事,為什么要寫“我和妻子去她家串門”一事?這一段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
2.大女兒從身體健康出發(fā),阻止老太太吃剩飯,卻備受冤枉;小女兒只字不提健康,卻讓“老太太從此再也舍不得吃剩飯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兩種不同的結(jié)果?說說你的理解。
答:
3.勤儉節(jié)約一直是我們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而小說中的姐妹倆卻為了阻止老太太的“節(jié)儉”而煞費苦心,你怎么看待這一問題?
答:
4.文章結(jié)尾說“老太太望著小女兒的背影樂顛顛的,覺得自己給女婿做了件好事”,請問這句話有什么深刻含意?
答:
5.請你賞析這篇小小說的題目。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