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是一項綜合技能訓練,主要測試學生理解口頭英語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聽懂或者基本理解日常生活中簡短獨白和簡單英語會話。要想提升初中學生英語聽力水平,就必須提升學生英語基礎(chǔ)知識水平和英語綜合素養(yǎng)。但是目前農(nóng)村初中學生英語的聽力教學還處于起步階段,與新課標所規(guī)定的目標存在較大差距。由于學生們起點低,詞匯掌握量少,視野面較窄。聽力薄弱成了普遍問題。大部分的同學由于聽力差,上課時聽不懂,考試時拿不到高分,幾乎喪失了學習英語的信心。
一、農(nóng)村初中聽力教學效果差的原因
(1)學生對語音基本規(guī)律的認知和掌握不足。語音基本規(guī)律的認知和掌握是提高聽力水平的關(guān)鍵。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高低,也成為限制學生聽力能力提高的障礙。由于英語句子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連讀、重讀和失去爆破等現(xiàn)象,如果教師不予以指導與更正,那么學生就不容易分辨發(fā)音相近或相似的詞,不能正確辨別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two—to,eat—it,son—sun, our—hour等,從而造成聽力障礙。
(2)學生對語速的把握不夠。農(nóng)村的初中學生,以往從未接觸過英語,甚至連26個字母都讀不能準確的拼讀。有些學生平時英語閱讀的速度本來就比較慢,不夠連貫,遇到正常語速的聽力材料就不能適應(yīng)。如果再遇到一些連讀,弱讀,重讀,失爆,重音轉(zhuǎn)移等語音語調(diào)的變化,更是無所適從。
(3)詞匯的積累和運用受限。農(nóng)村初中學生由于生活的環(huán)境受限,(信息閉塞,獲取的課外知識有限且單一,因此掌握的英語詞匯量不是很多,主要來源于課本。沒有充足的詞匯量,而英語單詞一詞多義、一詞多性和同音異義的情況又很普遍,這就給學生聽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難。
(4)受母語及本地方言的干擾。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常會受到母語及本地方言的干擾,不能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我們常會碰到學生將句子漢譯化的情況,“Can you tell me your telephone number?”(能告訴我您的電話是多少嗎?)硬要把他譯為“Can you tell me what is your telephone number?”不知道可以做適當?shù)恼{(diào)整及變化。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在聽力過程中更是普遍,所以如果題目中稍有陷阱,學生就可能掉入其中。
(5)缺乏對國外文化知識、歷史背景的了解。由于學生缺乏對國外文化知識、歷史背景的了解,這是影響聽力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不了解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就不可能在了解語義的基礎(chǔ)上,再根據(jù)聽力材料中的任務(wù)、事由、場景、風俗習慣等方面進一步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不少學生正是由于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導致聽力理解產(chǎn)生一定困難。如西方人說“You are so beautiful!”我們應(yīng)該回答“Thank you!”而不是“No, I don’t think so”。西方人說“He is feeling blue.”其實就是“He is feeling sad”。如果我們不了解西方的文化,我們就不能很好的回答或理解。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學英語的學生一定要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國家人民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及生活方式。
二、提高農(nóng)村初中學生英語聽力理解的對策
(1)合理選擇聽力材料。教師在選擇聽力材料的時候,最好是從教材上來選,如果需要自己補充聽力材料,也要由簡到繁,循序漸進,要進行大量的訓練,重復的訓練。所選擇的聽力材料要涉及到日常生活,風土人情以及科普等等。日常生活的聽力材料選擇的原則是用詞簡單、結(jié)構(gòu)靈活、表達特征的詞語多,而且是聽起來氣氛活躍的材料。初一和初二的聽力材料的題材要多樣化,初三的聽力材料可以選擇敘述性的材料。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到新
教材的特點,教師要下意識去選擇具有真實語言特點的材料,從而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
(2)擴大詞匯量積累。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聽力水平的高低主要決定于學生掌握的單詞、短語的多少和熟練與否。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鼓勵和引導多記單詞,多掌握短語,多強化積累。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多積累在課外閱讀或者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新詞匯。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建議學生隨身攜帶一本小筆記本,及時將自己在課內(nèi)外閱讀中遇到頻率較高的重點詞匯及一些詞匯表以外的生詞抄寫下來,并通過多次朗讀的形式予以強化記憶。另一方面,要教會學生多種形式記憶單詞的方法,例如:針對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的分類記憶法,針對單詞加前綴、后綴的中心詞記憶法。
(3)培養(yǎng)學生聽力技巧。在英語聽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不斷訓練學生的聽力技巧,這是提高聽力水平的很有效的方式。聽力技巧包括兩個部分,語音技巧以及理解技巧。語音技巧包含重音、連讀、弱讀等等。理解技巧是對聽力材料的檢索、取舍以及預(yù)測等等方面的技巧。
要教會學生快速瀏覽聽力材料后面的問題,在聽材料的時候要捕捉重要的信息;要教會學生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整段話的意思,抓住文章的主旨,一邊聽一邊記憶,在聽句子回答問題的時候要把問題與聽力材料中的相關(guān)信息聯(lián)系在一起,要抓住文章的大意,糾正學生不良的聽力習慣。要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課堂教學當中要對背景知識進行詳細的介紹,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多看其它方面的書籍。在日常的英語教學當中,要讓學生多理解英美國家的文化、習俗、地理、歷史以及宗教等,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排除聽力當中文化的障礙。
(4)反復練習,提高聽力理解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可以盡量使用英語,并由淺入深反復訓練,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盡可能讓學生多感受英語語言信息的刺激。同時,應(yīng)盡量提供能夠表示所學內(nèi)容的直觀形象,使聽力教學情景化、交際化。用英語組織教學,學生的注意力會更集中,有利于培養(yǎng)其感知力、想象力。其次,要聽說結(jié)合。聽與說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為了說得出,必須聽得懂,只有聽懂了,才能接著說口語中的不同語調(diào)可以表達不同的感情、態(tài)度和意思,只有多進行口語練習,才能掌握不同語調(diào)在上下文中所表達的不同感情,才能使學生在聽時能較好地分辨不同語調(diào)所表達的不同內(nèi)涵。同時,不同內(nèi)容的閱讀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語感,了解英美文化及篇章結(jié)構(gòu),弄清它們的思維方式,從而促進聽力的提高。
總而言之,要想提升初中英語聽力訓練的水平和實效,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著力引導學生熟練掌握英語基礎(chǔ)知識,以及英語語音、語調(diào),并倡導學生多聽勤練。只要長期堅持上述科學的訓練,學生的聽力水平就一定能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