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大面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幾年來,我每學期開學前后都要認真學習該學期數學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掌握識記、理解、分析、運用、綜合等不同層次的內容。參照市教研室下發(fā)的以章節(jié)為單元的數學教學目標、根據我們師生的教學實際,制定出詳細的數學教學目標。
為了達到數學教學目標的要求,我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認真?zhèn)湔n,制定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計劃
做到教學目的明確,重點、難點清楚。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提高每一課時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初三代數積、商、冪、方根的對數第一節(jié)課時,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對數的運算法則,做到:能正確地用式子表示,并會用語言敘述。學會“取式子的對數”的方法。通過對法則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重點是積、商、冪、方根的對數運算法則。難點是對法則的推導。學生對法則學得好壞將直接影響以后能否正確、熟練地用對數進行計算。因此,必須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牢地記住。教學過程是這樣安排的:
復習: ① 對數概念,對數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② 練習指數式化成對數式,對數式化成指數式。
新課、積、商、冪、方根的對數。在推導之前先寫出MN 、、
四個式子,然后提出怎樣用logaM、logaN來表示loga(MN)、logaN、logaMn和loga。老師任選其中一個為例,詳細講解推導思路、步驟和依據,爾后學生自己推導一個。其余兩個由老師給出結論,讓學生課下做。接著把事先在小黑板上寫好的四個對數運算法則顯示出來,進行記憶,并讓學生試著進行文字敘述。
對數法則的應用等。通過這一課時的教學和學生的練習、作業(yè)的信息反饋,基本上達到了目的,教學效果較好。
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除了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外,還要講究教學方法。例如,我在講初一代數方程的應用時,先讓同學們給我做了這樣一道題:李學和王生分別在相距100米的A、B兩地準備練習長跑。李學的速度是每秒鐘跑8米,王生的速度是每秒鐘跑6米,如果他倆同時向同一方向出發(fā),請同學們給我算一下,多長時間李學能追上王生?這時,全班同學都積極思考,爭先恐后地演算發(fā)言,從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比較順利地理解和掌握了迫及間題的解法。
三、發(fā)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1.在教學中我盡力做到不僅要教會學生怎樣解題,而且還要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與學生一塊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和尋找思路。我認為這樣做,既可以發(fā)展學生思維,又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2.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不但要重視概念、公式、定理、法則的教學,同時還要注意不斷總結解題規(guī)律。在對初三學生進行總復習時,我精心組織題組,以便揭示解題規(guī)律。例如解選擇題的幾種常用方法有:直接法、驗證法、排除法和特殊值法等。
四、堅持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平時教學中,盡量采用富有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手動腦,共同思考,嘗試練習、分析、比較等,從而讓學生掌握帶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或結論。并對積極思考,勇于發(fā)言的同學進行表揚。我認為這樣做學生學的印象深,效果好。例如,在講授初一代數第一章中的減法法則時,我先讓學生練習了如下題目:
①(+3)-(-5)=?
②(5)+?=3(弄清“?”處只能是什么)
③(+3)-(+5)=?
④(+3)+(-5)=?
⑤(+3)-(+5)與(+3)+(-5)有什么關系?
讓學生討論這些運算有什么規(guī)律。對于①一開始學生不會做②③④⑤題大部分學生能根據舊知識得出正確答案。并有半數左右的學生發(fā)現了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減法法則的理解。
五、掌握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我們反地搞題海戰(zhàn)術。但是,要學好數學還必須做一定數量的練習。因此,我在選編訓練題時注意了以下幾點:
針對教材的重點關鍵內容,針對學生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變化在反復出現,不斷鞏固和加深。
注意靈活性。
在習題中將有關知識進行溝通和深化,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在講解和做完訓練題后注意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找出一般方法,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
經過近幾年落實數學教學目標管理的實踐,使我改革了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學成績。比如,在1989——1990學年上學期安陽市初三代數統考中,我所教的三個班平均成績分別為88.9分、94.3分和95.1分。在中考時取得了優(yōu)良成績。所以我深深體會到,干什么工作都要有明確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將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