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武漢市的超高層建筑為例,對國內崇拜這種建筑形式的行為進行客觀的分析與評價。并通過對武漢市幾個典型的超高層摩天大樓的分析,進一步思考超高層建筑對城市發(fā)展所帶來的利與弊。
關鍵詞:武漢建筑;摩天大樓;超高層;建筑趨勢; 城市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TU-0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12)06-0031-03
1 前言
隨著城市發(fā)展的腳步日益加快,中國的許多城市逐漸朝著大城市甚至巨型城市(Mega City)的方向發(fā)展。但我們所看到的是,城市擴展的步伐跟不上市政建設的腳步,建筑用地逐漸減少,甚至到了用地緊張的地步。水平位面上的限制最終導致了摩天大樓在中國的大城市中遍地開花。
但令人擔憂的是人們對于超高層建筑的過度迷戀。在中國,特別是近幾年,政府要員們對于新建地標性的摩天樓表現得十分熱衷,認為高的大的就是好的,并把它當作是自己政績的一種展示,使城市原本平坦自然的肌理被插入一根又一根鋼筋混凝土鑄造的冰冷鐵釘。
然而,我們也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人口不斷的增加,用地面積終究是有限的,摩天大樓的的確確是一個簡單有效的解決人口與用地矛盾的方案,并且單就摩天大樓這一建筑形式而言無所謂好壞之說。關鍵在于,建筑師、規(guī)劃師、市政工作者如何在超高層與普通建筑的布置中尋求一個理性的平衡點,使摩天大樓不再成為刺傷城市肌理的圖釘,并使之展現出它積極的一面。
2 摩天大樓對城市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
在對高度與數量不斷追求的步伐下,摩天大樓對城市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采光問題、交通問題、安全問題等,已不再是單純的對高層建筑自身有影響,而成為影響周邊城市環(huán)境的主要負面因素。以下例舉幾個最顯著的方面進行闡述。
2.1 高峰期時引發(fā)的交通問題
建筑的體量與內部所能容納的人員是呈正比的,從垂直方向上看,超高層建筑無疑是一種擁有高人口密度的場所。對于能容納3000人以上超高層寫字樓而言,在上下班的高峰期,人員吞吐量是極其巨大的。
隨著家用汽車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家庭將擁有1輛甚至以上的汽車,特別是對于摩天大樓中的中產階級、白領而言,汽車已經成了他們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
工作日的早上7點半至9點半,下午5點至7點都是城市交通最擁堵的時候。單就這一點而言,不需要多少確切的數據,我們自己身邊的實際情況就是這樣——人們從如同蜂巢的摩天大樓中涌出,填滿整個城市的道路。
同時,人員高度聚集超高層建筑中,停車場的面積也在逐漸增大,“停車場面積不要超過用地面積的9%”[3]這樣的定律在如今變得不再適用。即便政府倡導人們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在流量如此巨大的情況下,公交線路、地鐵系統(tǒng)(武漢將在2012年建成第一條地鐵線路)也將承受相當大的壓力,特別是在城市中心擁有眾多摩天大樓的區(qū)域。這對城市交通發(fā)展增添了巨大的壓力,交通系統(tǒng)開發(fā)成本也會隨著摩天大樓的高度和數量的增加而增加。
2.2 超高層建筑的維護費用問題
任何建筑材料都會面臨老化、破損,無論是人為因素還是自然因素,建筑維護對延續(xù)建筑使用壽命是非常重要的。據了解,我所居住的小區(qū)(每棟9層樓,共23棟),一棟樓的維護費用約為30元萬人民幣,每半年維護一次。其中包括通風系統(tǒng)、電梯系統(tǒng)、安全監(jiān)視系統(tǒng)、門禁系統(tǒng)、公共照明系統(tǒng)等等??梢娋S護費用是非常驚人的。
當面對超高層建筑時,維護費將會是一個令大樓管理者十分頭疼的問題。據了解,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一天的維護費用竟高達100萬元人民幣[4]。并且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大樓的維護費用會逐年增加。以充分利用土地節(jié)約資金為目的建起的摩天大樓在經過數年之后,將會變成一臺燒錢的機器,浪費資金,拖慢城市發(fā)展腳步。
2.3 事故發(fā)生時人員疏散問題
由于超高層建筑的容積率非常高,并且內部水平空間有限,導致豎向垂直交通布置十分緊湊。盡管約束高層建筑的各種規(guī)范、條款逐步完善,但從本質上來說,當事故發(fā)生時,例如火災、恐怖襲擊等,疏散整棟大樓的人員將會尤為困難。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兩架民航飛機撞擊417m高的美國紐約世貿中心雙塔,兩座摩天大樓隨后倒塌,至少造成2800人死亡;2002年4月19日,一架小型飛機18日撞上意大利米蘭一座名為“皮雷利塔”的30層摩天大樓,造成至少5人死亡,幾十人受傷。[5]類似的事件數不勝數。
技術的進步、制度的完善也許可以造出更加牢固的摩天大樓,但超高層建筑一旦發(fā)生難以預料的事故時,由于自身擁有的高人口密度以及難以疏散的特性,所造成的最終后果可能難以估量。
3 武漢摩天大樓發(fā)展歷程及趨勢
3.1 發(fā)展歷程
“當冷冰冰的、代表著今天的科學技術的摩天大樓林立于城市中時,使城市的尺度遠離了人的尺度,人們在城市中感到的是緊張和壓抑?!盵1]
50年前,武漢最高的建筑是黃鶴樓;10年前,武漢最高的建筑是武漢世界貿易大廈;今天,武漢最高的建筑是武漢民生銀行大廈。城市的天際線一次又一次的被突破。在技術至上的今天,建筑技術進步的速度遠大于人類自身進化的速度,中國傳統(tǒng)建筑形式在今天似乎已經沒有了立足之地,它們在超大規(guī)?;蛘叱邔咏ㄖ酗@得那么的蒼白無力。
3.2 本地典型案例
3.2.1 武漢保利文化廣場
武漢保利文化廣場是綜合性商業(yè)廣場,地下4層,地上結構46層,總高度為211.8m,主、副樓通過鋼結構空中連廊連成一體,空中連廊屬于辦公區(qū)。空中連廊長45m,寬25.5m,高16.4m,重近1100噸,需要提升至96.55m的高空。該項目于2011年底竣工(見圖1)。
3.2.2 武漢水岸星城四期
水岸星城四期目前擁有兩座(G17\\G18號樓)超高層住宅樓,是武昌地區(qū)最高的住宅樓,高172m,53層(見圖2)。
3.2.3 武漢民生銀行大廈
民生銀行大廈是華中地區(qū)目前最高的大樓,地下3層,地上68層,樓層總標高為283.3m,建筑總高度333.3m,總建筑面積約15萬m2。主樓11至66層為寫字樓, 68層為觀光層,其中9層、25層、44層、67層為設備層,地下三層,共有約128個停車位。該樓是全鋼結構建筑(見圖3)。
3.3 現狀及趨勢分析
武漢作為一座擁有豐富歷史積淀的城市,在快速發(fā)展的步伐下也加入了追逐世界第一高度的隊伍中。特別是近年來,武漢超高層建筑的建設強度和開發(fā)強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截至2011年11月30日,武漢市已建成的超高層建筑多達20座(表1)。雖然不及北京、上?;蛘呱钲诘戎行某鞘校藗儗Τ邔幼非蟮内厔菔窍嗤?。
武漢未來幾年將出現的摩天大樓將比近10年內已建成同類大樓總數多出一倍。同時,其平均高度由203.7m提升至286.3m[2](表2、表3)。
值得注意的是,超高層建筑的功能不再像以往一樣僅限于寫字樓,如同以上幾張表格所示,這之中有為數不少的住宅樓。在這些超高層住宅中,傳統(tǒng)的鄰里關系被高聳的鋼筋混凝土框架打碎——在當今中國普通住宅中都已經難以維系的鄰里關系在超高層住宅的豎向拉扯下可能會更加的岌岌可危。
如同開始所引述的一般,城市的尺度早已遠超過人類自身的尺度,摩天大樓更是如此。而由此引發(fā)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例如上下班高峰時的交通問題、大樓維護費用的問題、事故發(fā)生時人員疏散問題、甚至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等等諸如此類。
開發(fā)商或者政府部門似乎對超高層建筑的弊端沒有足夠的重視,反而更像是迷失在一種對突破天際的虛假意象的追逐之中,唯獨能限制這種迷失的是技術和資金。
3.4 理性對待摩天大樓
幾個月之前,人們都知道在武昌臨江將建世界第三高樓,即表3中的武漢綠地中心,高606m,當大家還都以為它將成為武漢的最高點沒多久,高660m的武漢王家墩CBD項目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超過了它??梢姼鞑块T對摩天大樓迷戀仿佛到了這種境界——今天你是最高的,明天我就會超過你,成為新的華中之巔。
這樣的攀比毫無意義,帶來的只有資源的浪費,并且成為城市發(fā)展的絆腳石。
物極必反,摩天大樓也是。它本是出于節(jié)約土地資源、提高利用率的目的而生,但人們只看到了一個方面,認為高度和資源節(jié)約量是成正比的。而事實卻并非如此,當武漢王家墩CBD項目建成后,它的日維護費用只會高不會低,但是武漢將來又會有更多的摩天大樓出現,其建設成本和維護費用將是一個無底洞。我們應當把高層建筑限制在一個合適的高度,這樣才能使其優(yōu)勢最大化,同時使其對城市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
介于武漢這座大城市人口眾多,在有限土地上居住如此多的居民,建設高層建筑是我們不得不采用的手段,找到一個合理的限制高度,使建筑高度與城市發(fā)展以及市民生活需求達到微妙的平衡,這將是武漢未來市政規(guī)劃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4 結語
武漢作為華中地區(qū)的交通樞紐,其經濟發(fā)展速度在與周邊城市的交往過程中日益加快。由于國內各個階層對于摩天大樓的喜愛,大量資本也投入到追逐新高度的競賽中。
盡管科技的冰冷感滲透到摩天大樓的每個角落,并且不可否認的是,超高層建筑在解決用地問題方面確實發(fā)揮了卓有成效的作用,但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也同樣不容忽視。
未來的建筑師、規(guī)劃師以及市政工作者應該看清這一點,理性地對待超高層建筑,而非盲目地追逐它的高度,以促進在武漢乃至國內的摩天大樓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先覺.現代建筑理論.40.
[2]為表格中已建成超高層建筑與在建規(guī)劃同類項目高度的平均值對比.
[3]C·亞歷山大.建筑模式語言.模式 22,303-314.
[4]Discovery Channel.World''''s Tallest Skyscraper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
[5]事例來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