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先生揚名不在于他是雍正皇帝八代玄孫,也不在他是北京師范大學的資深教授,在于他的書法藝術(shù)、古代書畫碑帖鑒定和古文學研究。在這幾個領(lǐng)域中,除了給人莊重深厚嚴謹脫俗感覺之外,和搞笑沒有什么關(guān)系。不過啟功老爺子確實搞笑,太搞笑了。
和自己搞笑
啟功先生2005年去世,在他糟糠之妻子于1975年病逝不久,也就是他六十六歲時,自撰墓志銘:“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并無后。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謚曰陋。身與名,一齊臭?!睕]有人像啟功那樣,提前27年用搞笑的打油詩給自己蓋棺定論,如今這打油詩般的墓志銘永久鑿刻在先生的墓碑上了。
身為雍正皇帝八代孫,啟功先生拒絕愛新覺羅之姓,說愛新覺羅根本不是姓,是前清滿族人部落的稱呼,相當于現(xiàn)在住宅小區(qū)的稱謂,堅持自己:“姓啟名功”。凡有不明事理寫信“愛新覺羅·啟功收”者,一律不開封,并在信封上赫然寫著“查無此人,敬請退回”,有好事者究問為什么,答曰:“不信,請人去派出所戶籍處查,保證無此人”。
和CCTV搞笑
央視有專欄節(jié)目《東方之子》,專門介紹社會名流,自然想到采訪啟功。最初,與先生聯(lián)系時即云:“我們這個欄目檔次高,采訪的都是知名的專家學者社會精英,故名《東方之子》?!崩舷壬犃T應(yīng)聲回答:“我不夠你們的檔次,我最多是個東方之孫。”
《東方之子》仍不死心,通過啟功眾多同事好友游說,1994年底先生終于同意央視東方時空來寓所采訪。先生90歲時,央視東方時空又去了啟功寓所采訪,坐定之后主持人自然以名譽桂冠拉開話題:大家公認您是一位享譽海內(nèi)外書法家,可是你在文物鑒定、古漢語研究上也取得很高成就。高帽子一戴,先生身體前傾目視主持人說,我告訴你,不是這樣,如果我說我會飛,你信嗎?你信嗎?主持人一時不知如何回話,囁嚅出幾個字:“當然不信”,先生隨即說:“所以說,我說的話也是不算數(shù)的”。
和學生搞笑
文革后北師大第一批研究生畢業(yè),幾個同學去拜訪啟功先生。一位四川籍同學說回四川大學謀職,先生自告奮勇說可以寫一封推薦信,說著就退到小書桌提筆鋪紙寫起來。同學們繼續(xù)聊天,沒幾句,先生已經(jīng)寫好。展開一讀,竟是一篇古雅典重語言精美朗朗上口的駢體文,在座同學無不驚呼贊嘆。先生徐徐說道:“ 這沒什么,是我的強項,其實我最適合做一名專起草文書的僚員”。
一個博士畢業(yè)生回憶:1991年1月17日,美國向伊拉克宣戰(zhàn),那日正是我博士論文答辯。答辯席上坐著北大、中國社科院的名流,氣氛緊張,手心出汗。啟功先生第一個向我提問,但卻很突兀:“打起來沒有啊?”,我答:“打起來了!”,全場哄堂大笑,氣氛活躍,我也為之神旺,對答如流,順利過關(guān)。先生這也許叫玩世,但我理解先生他把這些都視為儀式,在他內(nèi)心深處有著真正的嚴肅。
和病痛搞笑
先生晚年,多有病痛,頸椎骨質(zhì)增生導致頭暈,開始不大去醫(yī)院,一旦去了,搞笑打油詩也就來了,沁園春·?。?/p>
舊病重來,依樣葫蘆,地復(fù)天翻。怪非觀珍寶,眼球震顫;未逢國色,魂魄拘攣。鄭重要求,病魔足下,可否虛衷聽一言?親愛的,你何時與我,永斷牽纏?多蒙友好相憐,勸努力精心治一番。只南行半里,首都醫(yī)院,縱無特效,姑且周旋。奇事驚人,大夫高叫:“現(xiàn)有磷酸組織胺。別害怕,雖藥稱劇毒,管保平安?!?/p>
后來做了頸椎牽引術(shù),躺在牽引床上,吟:西江月:
“七節(jié)頸椎生刺,六斤鐵餅栓牢。長繩牽系兩三條,頭上幾根活套。雖不輕松愉快,略同鍛煉晨操。洗冤錄里每篇瞧,不見這般上吊?!?/p>
后來先生又發(fā)心臟病,送入影院搶救,榻上口占長句,時為1989年冬:“填寫診單報病危,小車直向病房推,鼻腔氧氣徐徐送,脈管糖漿滴滴垂,心測功能粘小餅,胃增消化灌稀糜,遙聞低語還陽了,游戲人間又一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