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麥當勞”這個品牌,可謂是家喻戶曉。夜幕降臨,都市中的霓虹燈此起彼伏地閃爍著,遠遠望去突然看到一個金黃色的“雙拱門”,這時,你會聯(lián)想到什么?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會聯(lián)想到著名快餐品牌——“麥當勞”。作為全球快餐業(yè)的巨無霸,“麥當勞”那個金黃色的“雙拱門”標志遍布于都市中的每個角落里,不僅成為“麥當勞”這個品牌最為重要的視覺識別特征,而且還能夠讓消費者聯(lián)想起美味可口的漢堡包、薯條、雞翅等食品,讓消費者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親切感。除了“麥當勞”這個品牌以外,還有“柯達”、“7天連鎖酒店”……這些家喻戶曉的品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以黃色作為品牌的標志性顏色,通過色彩營銷,建立起一整套重要且有效的色彩識別和體驗系統(tǒng),提升了各自的品牌形象,并成功在消費者的心智中烙下了深深的品牌印記。
可見,色彩營銷的魅力讓人難以抵擋得住,色彩營銷猶如一把打開消費者心靈的“金鑰匙”,在向消費者傳達出商品信息的同時,吸引著消費者的目光,引發(fā)消費者對商品的興趣,并給消費者帶去正面的心理感受,讓消費者產(chǎn)生積極的聯(lián)想,從而提升消費者對商品的好感度。對于大多數(shù)消費品品牌來說,都應(yīng)該對色彩營銷多一分重視,如果能夠找到適合作為自己品牌的標志性顏色,就應(yīng)該想方設(shè)法讓這個標志性顏色與品牌掛上鉤,增強消費者對品牌形象的記憶。
“7秒鐘”色彩定律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卡洛爾·杰克遜女士創(chuàng)辦的Color Me Beautiful(簡稱CMB)公司在企業(yè)營銷實踐中提煉和總結(jié)出來的色彩營銷理論,這是最早對色彩營銷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理論。該理論的實質(zhì)是根據(jù)消費者心理對色彩的需求,運用色彩營銷組合來促進產(chǎn)品銷售,它把上百種顏色按四季分為四大色彩系列,各系列的色彩形成和諧的搭配群,并根據(jù)不同人的膚色,發(fā)色等自然生理特征以及個人面貌、形體和性格、職業(yè)等外表特征選取最合理的色彩系列,從而最大限度的發(fā)現(xiàn)美。
在對色彩營銷的運用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7秒鐘”色彩定律,該定律的核心是一個人對一種商品或事物的認識,可以在7秒鐘之內(nèi)以色彩的形狀留在人們的印象里。也就是說,對于某一種商品消費者是否有購買的意愿,會在7秒種之內(nèi)做出決定。據(jù)相關(guān)機構(gòu)的研究表明:能夠被消費者瞬間進入視野并留下印象的商品,其時間是0.67秒,第一印象占到?jīng)Q定購買過程的60%,而這60%是色彩帶來的,色彩對于消費者是否有意愿購買某一種商品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給品牌上點“色彩”
正基于色彩對于消費者是否有意愿購買某一種商品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我們不妨可以給品牌上點“色彩”,讓品牌能夠打造出自己的標志性顏色,并讓這個標志性顏色成功在消費者的心智中烙下深深的品牌印記。當消費者看到某一種標志性顏色時,就會聯(lián)想起某一種與之相掛鉤的品牌,就會加深這個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的形象認知。如金黃門的“雙拱門”能夠讓消費者聯(lián)想起與之相掛鉤的“麥當勞”,紅色和藍色這兩種標志性顏色能夠讓消費者聯(lián)想起與之相掛鉤的“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這些都是色彩營銷運用中的典范。
兩樂之間的色彩大戰(zhàn)
兩樂之間的色彩大戰(zhàn)是色彩營銷案例中的經(jīng)典,“可口可樂”定位于正宗的可樂,永遠的可樂,甚至還可以將“可口可樂”稱之為美國精神的代表;“百事可樂”定位于“新一代的選擇”,讓新一代消費者“渴望無限”。在“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這兩者之間的交戰(zhàn)中,“可口可樂”搶占了紅色作為自己品牌的標志性顏色,而“百事可樂”自然不甘落于下風(fēng),將藍色作為自己品牌的標志性顏色,這兩大飲料巨頭對色彩各有各的愛好,并在各種營銷活動中將對色彩的運用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品牌標志中,紅色和藍色這兩種標志性顏色分別是這兩個品牌最突出的視覺識別元素之一?!翱煽诳蓸贰边x用的是紅色,在鮮紅的底色上印著白色的斯賓塞體草書“COCA-COLA”字樣,白字在紅底的襯托下,有一種悠然的跳動之態(tài),草書給人以連貫,流線和飄逸之感,紅白相間,用色傳統(tǒng),顯得古樸,典雅而又不失活力;而“百事可樂”選用的是藍色,近似中國行書的藍色字體“PEPSI”藍字在白底的襯托下十分醒目,呈現(xiàn)活躍,進取之態(tài),“百事可樂”的圓球標志,圓球的上半部分是紅色,下半部分是藍色,中間是一根白色的飄帶,給人視覺印象非常順暢,白色的飄帶好像一直在流動,使人產(chǎn)生一種飄逸、飛揚的感覺。與“可口可樂”的紅色這個標志性顏色相比較,“百事可樂”以藍色為標準色,做到與“可口可樂”的紅色強烈區(qū)隔開來,這兩個品牌一個占據(jù)了紅色,一個占據(jù)了藍色,都擁有各自最鐘情的顏色,人們通常將這兩個品牌之間的競爭親切地稱之為“紅藍對決”。
在“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各個廣告戰(zhàn)役中,最經(jīng)常能夠看到的是紅色與藍色的對決,如在“百事可樂”的大型路牌廣告上打出非常鮮明的廣告語——“可樂我要藍色的”,并掀起了一場場以藍色為絕對主角的廣告大戰(zhàn),建立起了藍色與“百事可樂”如同條件反射般的聯(lián)系,特別是廣告片中的每一個大牌明星的造型、發(fā)色、著裝,從頭到腳全部都是藍色,整體色調(diào)也都被定位為“百事藍”,將對藍色的運用發(fā)揮到了極致,讓藍色成為“百事可樂”的標志性顏色,讓藍色這個標志性顏色成功在消費者的心智中烙下了深深的品牌印記。與之相類似的是,“可口可樂”對紅色情有獨鐘,在各種廣告活動中,紅色這個標志性顏色都是當仁不讓的主色,對紅色這個象征著年輕、熱烈、喜慶、奔放的標志性顏色的運用,“可口可樂”早已成功在消費者的心智中烙下了深深的品牌印記,讓紅色成為了“可口可樂”最動人的一道“風(fēng)景線”。
可以說,“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這場“紅藍之間”的巔峰對決中,這兩個品牌都分別將對紅色的運用與對藍色的運用發(fā)揮到了極致,讓紅色和藍色這兩種標志性顏色分別成為這兩個品牌最有力、最能夠打動人心的“形象代言”,紅色和藍色這兩種標志性顏色被賦予了非常高的品牌價值。毫無疑問,“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這兩個品牌對色彩營銷的成功運用非常值得很多消費品品牌去學(xué)習(xí)和借鑒,這兩個品牌之間的色彩大戰(zhàn)堪稱是色彩營銷案例中的經(jīng)典。
不同色彩有不同含義
不同色彩有不同含義,如紅色會帶給消費者興奮、快樂的心理感受,產(chǎn)生溫暖的、熱烈的、欣欣向榮和喜慶的聯(lián)想;藍色會帶給消費者寧靜、清潔、理智的心理感受,產(chǎn)生對天藍色天空或蔚藍大海的聯(lián)想;黃色會帶給消費者莊重、高貴、明亮的心理感受,產(chǎn)生華麗、權(quán)勢、威嚴的聯(lián)想等。正基于此,消費品品牌在運用色彩營銷時,需要根據(jù)自己品牌的特性與不同色彩之間的含義進行全盤考慮,去尋找適合于自己品牌的標志性顏色,并建立起一整套重要且有效的色彩識別和體驗系統(tǒng),讓這個標志性顏色能夠與自己的品牌掛上鉤,增強消費者對品牌形象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