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想到,在青春的奔波與漂泊中,我還會留下這么些文字,記錄著工作之外一個感性的我。這個“我”不是全部,卻是無比真實的一部分,有夢想,有迷惑,有愛,有痛;和你們一樣,遭遇著一些事,一些人,然后成長;期望過得快樂,期望在塵世獲得淡然、自由的心靈,永遠“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凌龍華評食指詩歌《相信未來》時寫道:“在苦難與物欲的世界,還有什么抗爭比寫詩更為單純而執(zhí)拗的呢?詩歌是夢囈,是不屈的夢囈,它讓我們用黑眼睛在黑暗中尋找永不消失的一線光明——理想、信仰、自由。”
心中有詩,就如同站在花海,就如同立在高山。感謝詩歌,讓我在終日的忙碌之外,仍保有一個完整而獨立的精神世界,面對強悍的命運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蛟S這些單薄的文字并不能改變什么,但它記錄并見證了大時代背景下一個小人物的悲喜與吶喊,慰藉著一個人流浪的心境;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懂得愛與自愛,讓這一路雖然艱辛但是幸福。
——紀小北《詩是風的翅膀》
……我知道,我潛意識里知道,這是一個性情中人,這是一個在沉默中懂得自省的人,這是一個能扼住詩歌痛疼點的人。年齡是人生最大的本錢,作為80后詩人,他毫無疑問是這個群體最值得關(guān)注的人。
——《中國文學(xué)》主編 明杰《蔚為大觀的威海詩歌群》
用詩歌關(guān)注人生,這是一個詩人的底線。小北曾用大量的詩歌寫出了底層的生活。他寫《王鐵匠》《李寡婦》,也寫《留守的孩子》……那些我們在生活中或電視鏡頭里經(jīng)常可以看到的場景,小北卻能將它迅速地反映到他的詩歌當中。他用詩歌說出了我們的心事,表達出了我們的悲傷。在詩歌里,他不是一個發(fā)號施令的敘述者,但卻是一個感同身受的記錄者,這樣的寫作十分美好。
——阿華《執(zhí)著之中隱含著抒情》
小北的眼睛是向下的,關(guān)注著普通與渺?。恍”钡男氖窍蛏系模蹲街嫔婆c高尚。當浪漫消散,鉛華洗凈,生活的質(zhì)樸便凸現(xiàn)在你的眼前,你便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其實活著決不僅僅是為了活著,活著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如煙《真實地走過》
《梨樹鎮(zhèn)》的第一句開頭“這么多年,你把自己丟在了哪里”,扯著我走進了他的內(nèi)心詩境。小北從外表看很謙恭,甚至有些在意別人顯示出的少許局促,但在他的詩卷氣中卻透出大開大合的豪邁自我氣象。忽而仗劍四海,氣勢如虹,書山醉筆;忽而欲往一山棲谷飲,茅舍云廬之處,品香茗幾盞,伴野水悠游,琴心劍膽之情懷,細密跌宕之心性;在奔放中堅守……大境與小我,意連與續(xù)斷,暗藏與外露等關(guān)系,體現(xiàn)出小北駕馭協(xié)調(diào)矛盾的能力。
——斌子《紀小北的詩》
喜歡小北文字中透露出來的對某種東西的堅持,我想這份堅持也必將在他的內(nèi)心陪伴一生,如同信仰一般深深地鐫刻在其靈魂深處。他的好氣質(zhì)源自于他內(nèi)心世界的豐美,他的人生四季,因此便不乏花朵。——他一直理解自己。并且從不放棄理解自己。那個時刻,他和時間的目光,對視著微笑。
——花雕《別樣的美麗》
我很喜歡小北寫的一些現(xiàn)實題材的詩,在詩歌里我們更能看到詩人對現(xiàn)實生活復(fù)雜的情感體驗,對普通民眾的關(guān)注,體現(xiàn)著詩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些詩句能直面人心和生存的現(xiàn)實,保持著文字和境界的硬度和高度。
——徐浩《血液里流著真誠》
小北在逐漸地成熟,我讀出了他年輕的內(nèi)心深藏著那種悲憫的情感。悲憫的情感是一種寬宏深厚的情感。從那些滿含著悲憫情懷的文字中,我們才可以讀到生活陽光燦爛的正面和帶著陰暗寒冷的背面。我堅信,每一個真正熱愛文字的人,其內(nèi)心都該有著一份冰冷的拒絕和飽含溫情的熱烈。那份冰冷的拒絕就是以內(nèi)心的清澈和單純來拒絕世俗的喧囂和相擾;那份飽含那溫情的熱烈就是用自己一種執(zhí)著的堅持用文字記錄下自己在生活中的內(nèi)心的情感,記錄下自己對生活對生命的那份熱愛,進而向生活、向自己交出一顆坦蕩而清澈的內(nèi)心。
——一路牧歌《詩心清澈》
我一直認為,小北的詩歌和他的個性一樣:溫柔,堅強。他的詩歌自選集《繼續(xù)微笑》,封面用藍色做了背景,簡單中透著他的深邃,開闊里有他最溫暖的訴說。這片藍,渲染著他詩歌的靈魂。他的詩集分成了三部分:《初夏》,一種成熟的釋放;《沉睡的煤》,那些隱于弱小中的憂傷與強大;《那一場青春年少的事》,簡單中透著些許浪漫的向往。紀小北就是這樣,用他溫柔的詩言發(fā)出堅硬的聲音。而更多的時候,這種溫柔的發(fā)聲里,沾染著一種時光的痛,不經(jīng)意的恬淡,令人回味。
——艾米《溫柔的發(fā)聲》
我對小北的詩歌解讀主要有四點:(一)探索靈魂深處那些被壓抑的事;(二)滿滿的人文關(guān)懷;(三)最淳樸的人類感情;(四)張狂的靈魂隱露。
有人說,詩人是有三只耳朵,還有三只眼睛。我想詩人的第三只耳朵就是用來聆聽自己心靈深處的那些聲音,那些被壓抑的涌動……只有內(nèi)心具有憂傷的人,才可能去擁抱這個社會的憂傷。是的,小北的認知欲使得他有更廣闊的情感認同。小北的詩歌生活,卻是在自覺的人文關(guān)懷中,而且是樸實的文字來做最強的出擊與觸動。
而在表現(xiàn)手法的采用方面,小北更多的是用白描的方式,以簡單硬朗的線條勾勒、點題,達到效果;在語言的選擇方面,他則是用明白的話語講述,娓娓道來,卻又明朗開闊;因而,讀小北的詩就感覺有些淡淡香味,讓人不自覺靠近。
——拂曉《微笑,是一種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