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錦賽小組賽24場比賽的賽場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T型臺,它不僅是各隊教練、球員斗智斗勇的舞臺,也是服裝贊助商品牌暗戰(zhàn)的秀場。哪個品牌被最多球隊選擇?比賽勝者又多穿哪個品牌?色彩斑斕的比賽服又到底是哪種顏色更幸運?讓我們一一揭秘——
如今各項足球賽事中,變化多端的球衣設計吸引了不少人關注的目光,而球衣贊助商品牌自然而然也成為球迷關心的話題。世界四大運動品牌阿迪達斯、耐克、彪馬和恩寶暗戰(zhàn)本屆歐洲杯。相比上屆歐洲杯阿迪、耐克、彪馬三分天下,外加恩寶贊助的瑞典,這屆歐洲杯彪馬陣營大幅縮減到兩支球隊,而本屆杯賽愛爾蘭,以及上屆歐洲杯折戟預選賽的英格蘭的加盟,使恩寶陣營擴大為3支球隊。而四年之間,法國的球衣贊助商由阿迪換成了耐克,而原本屬于耐克陣營的俄羅斯則轉投阿迪旗下。
不過這四大品牌選擇贊助對象的側重點卻有所不同,阿迪顯示了德國人的穩(wěn)健作風,作為足球市場的領先者、歐錦賽的官方贊助商,他們選擇的贊助對象也大都是傳統(tǒng)強隊。而耐克則表現(xiàn)出美國人的強勢和冒險精神,他們更傾心于崇尚進攻、勇于拼搏的隊伍。近幾年重新崛起的彪馬,2006年世界杯因壟斷非洲球隊而在贊助球隊的數(shù)量上達到12支,一舉超越了阿迪和耐克。這次他們除了繼續(xù)贊助世界冠軍意大利隊外,看中的依然是有潛力的新興力量,就像品牌的定位和市場表現(xiàn)一樣。來自現(xiàn)在足球發(fā)源地英國的恩寶(UMBRO),則依舊代表了傳統(tǒng),贊助了傳統(tǒng)足球國家英格蘭、愛爾蘭和瑞典。
隨著比賽的進行,品牌之間的較量更加火爆。
兩大豪門,爭霸歐洲
當今足壇,堪稱豪門的運動品牌,只有兩個——阿迪達斯和耐克。在當今世界足壇上,由德國制鞋專家Adi Dassler創(chuàng)造于1948年的阿迪達斯的地位,是其它任何一家運動品牌所不可比擬的。阿迪達斯的標志是三條斜線,英文叫做“THE BRAND WITH THREE STRIPES”,中文翻譯為“勝利的三條線”。這個家喻戶曉的創(chuàng)意源自于Adidas 創(chuàng)辦人Adi Dassler本人,他在多年的制鞋經驗中發(fā)現(xiàn),利用鞋側三條線能使運動鞋更契合運動員腳型。在本屆歐洲杯上,阿迪達斯陣營一舉囊括六只球隊,德國、西班牙、俄羅斯、丹麥、希臘、東道主烏克蘭無一不是冠軍的有力爭奪者。
1966年在美國加州成立了一家新的運動用品公司,這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耐克。和許多其它運動品牌一樣,耐克同樣是靠做跑鞋起家,最早的品牌名稱叫做“藍帶”(BLUE RIBBON SPORTS)。耐克進入歐洲以后,專門選擇了阿迪達斯贊助球隊的強勁對手進行贊助,從而迅速提升了自己在業(yè)內的地位。本屆歐洲杯,耐克陣營贊助了荷蘭、法國、葡萄牙、克羅地亞、東道主波蘭 5支球隊。
與阿迪達斯穩(wěn)重、權威、舒適的三條線設計概念相比,耐克的那條“天勾”卻透著不可一世的強勢和冒險精神,代表著一股挑戰(zhàn)權威,勇于拼搏的新銳力量,在足球場上,也不斷挑戰(zhàn)著阿迪達斯、恩寶等傳統(tǒng)勢力,贏得不少年少輕狂的年青人的喜愛。
然而對于歐洲杯,耐克仍然是至今無冠。歐洲杯上,耐克贊助的對象中無一球隊能夠奪冠。1984年以前的球衣是沒有品牌符號的,1984和1988兩屆冠軍法國和荷蘭都毫無選擇地身穿阿迪達斯。1992年,丹麥身穿hummel奪冠,此品牌如今已被阿迪達斯所收購。1996年,德國奪冠,身穿的自然是本國的阿迪達斯球衣。2000年,阿迪達斯的法國逆轉那屆比賽中以貼身Kappa(背靠背)球衣吸引全世界球迷目光的意大利。2004年,身穿阿迪達斯的希臘爆冷擊敗耐克贊助的葡萄牙。2008年,耐克在擁有五支八強球隊的情況下依然無緣冠軍,旗下強隊的表現(xiàn)讓人失望。奪冠熱門葡萄牙、荷蘭小組賽有驚艷演出卻在四分之一決賽大熱倒灶出局,發(fā)揮驚人的克羅地亞被頑強的土耳其逆轉。最終三支實力不俗的球隊無緣半決賽,而土耳其和俄羅斯兩支黑馬躋身四強,可惜最終倒在老道的德國和西班牙腳下,使得耐克再度無緣歐洲杯獎杯。
本屆歐洲杯,法國國家隊身披耐克球衣,耐克為此付出總額3.2億歐元的巨資,這是國際足壇的一項新紀錄。不知道剛剛更換球衣的法國隊會不會后悔穿上NIKE球衣,或者他們想借此機會打破NIKE贊助球隊無緣歐洲杯的魔咒!
強強聯(lián)手,中流砥柱
除了兩大豪門外,在歷屆歐洲杯中,更常見到的是UMBRO、PUMA,這幾個知名度同樣響亮、品質也毫不遜色的品牌。這幾個品牌由于不夠財大氣粗,無力在各大聯(lián)賽頂尖球隊的競標中取勝,于是轉而支持各國聯(lián)賽中的傳統(tǒng)強隊,這種策略不僅保證了自己品牌的檔次,同時還確保了品牌標志的上鏡率。
說到足球,不能不說來自現(xiàn)在足球發(fā)源地英國的恩寶(UMBRO)。自創(chuàng)建到90年代末,恩寶一直標榜自己是“THE FOOTBALL AUTHENTIC”,他們只做專業(yè)的男子足球運動服裝,甚至連新興的女子足球領域,恩寶也不屑于涉足。但現(xiàn)實情況是,恩寶不僅在民用市場被阿迪達斯與耐克擠得無處容身,就連專業(yè)足球領域,也節(jié)節(jié)敗退。2008年球衣贊助市場上最大的新聞就是,曼聯(lián)拋棄了合作十年之久的恩寶,轉身投入耐克的懷抱。在市場的作用力下,恩寶不得不調整自己只做男子專業(yè)足球服裝的策略,開始推出女子服裝和休閑服飾。在五大聯(lián)賽中,恩寶雖然丟掉曼聯(lián)這個名氣最大的合作伙伴,但卻仍然贊助了英超的切爾西、上賽季法甲冠軍的里昂、歐洲賽場的黑馬西甲阿拉維斯,以及意甲的布雷西亞等多支勁旅。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英國的恩寶在人氣越來越旺的西甲贊助的球隊多達六支,而且它還掌握著英格蘭國家隊這樣偶像和實力兼具的球隊,這一切都有力地保證了恩寶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優(yōu)勢地位。本屆歐洲杯恩寶陣營比上屆多了英格蘭和愛爾蘭兩支球隊,也大大提高了恩寶在世界賽場的出鏡率。
彪馬(PUMA)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6年,可以稱得上是歷史最悠久的運動品牌。在五大聯(lián)賽中,彪馬從來沒有贊助過頂級球隊,但那只強健機敏的美洲豹卻同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999-2000賽季,意甲的拉齊奧穿著彪馬戰(zhàn)服贏得了當年的意甲冠軍;而本屆歐洲杯上,彪馬更是將2006年世界杯冠軍意大利隊從KAPPA手中挖到自己的旗下,希望能再現(xiàn)2006年的輝煌,一展美洲豹的風采。
歐洲杯年,新銳品牌借勢而為
與前面提到赫赫有名的品牌相比,一些中小新銳品牌沒有如此強勁的實力,無法直接參與到歐洲杯的贊助當中,但是他們銳意進取。借著歐洲杯的東風,這些品牌紛紛在歐洲杯年通過贊助各國聯(lián)賽,提高了他們在足球領域的曝光率。
首先要說的,是來自日本的ASICS。ASICS也是本賽季唯一能夠進入五大聯(lián)賽的非歐美品牌。ASICS,這家同樣靠做跑鞋發(fā)展壯大的日本企業(yè),在田徑方面的取得的關注,遠比在足球方面更為出色。自70年代以來,幾乎每屆奧運會上,都有穿著ASICS跑鞋的運動員奪魁。ASICS能夠贏得與歐美品牌競爭的地位,完全依賴的是科技在制鞋業(yè)中的應用。其跑鞋特別輕便,透氣性極佳,腳掌著地的感覺也格外舒適。本賽季,ASICS在意甲贊助了三支球隊,并涉足法甲,贊助了斯特拉斯堡,風頭完全壓過了其國內的大哥級競爭對手美津濃(MIZUNO)。
意大利的ERREA也是值得關注的品牌。2012賽季將羅馬斬于馬下而令無數(shù)彩民扼腕嘆息的意甲新軍亞特蘭大隊就是由ERREA贊助的。ERREA是一家成立于1988年的年輕企業(yè),足球、籃球和排球是他們主攻的三個方向;此外,ERRA還出品手球服裝、童裝和休閑夾克。在意大利,ERREA贊助了帕爾馬、亞特蘭大和恩波利三支意甲新軍,在英超,諾維奇也披上了ERREA的戰(zhàn)袍。由于財力有限,ERREA選擇贊助的球隊普遍名氣不大,但涉及面極廣,在意乙、英甲、奧地利、瑞士、羅馬尼亞等聯(lián)賽中,都可以看見ERREA由兩個菱形組成的商標。
JOMA,細心的球迷是不是對這個品牌有點印象呢?在世界杯上將中國隊16強美夢擊得粉碎的哥斯達黎加隊,身穿的就是JOMA的球衣。聯(lián)系到哥斯達黎加是西班牙語國家,由此不難推斷出,JOMA是來自西班牙的球衣品牌。JOMA成立于1965年,在西班牙開設了很多專賣店。也許意識到自己無法與那些一流品牌抗衡,JOMA從1988年開始采取贊助單個球星的策略,既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也節(jié)約了營銷成本。2012賽季,JOMA在西甲贊助了拉科魯尼亞、塞維利亞和瓦勒卡諾隊,同時JOMA還殺進意甲,簽下了黑馬成色十足的諾瓦拉隊。
“UHLSPORT,來自德國的專業(yè)足球設備?!边@是UHLSPORT在《體壇周報》上的廣告詞。1948年,成立于德國拜林根的UHLSPORT,最早是做真皮紐扣的一家企業(yè)。1950年,它的產品得到國際足聯(lián)認可,成為官方供應商,由此,UHLSPORT開始將自己定位于一個只做足球運動系列的專業(yè)制造商。不過聯(lián)想到當初也雄心勃勃只做足球業(yè)的恩寶,UHLSPORT的前景并不令人樂觀。UHLSPORT贊助的球隊基本為中下游球隊,其中包括德甲升班馬比勒菲爾德和漢諾威96,以及屬于法甲保級軍團的雷恩及巴斯蒂亞。由于這幾支球隊實力有限,我們有理由懷疑,下個賽季是否能在頂級聯(lián)賽中看見UHLSPORT的標記。
除了那些新銳品牌的咄咄生機,一些沒能進入歐洲杯的傳統(tǒng)品牌也著力開發(fā)外圍力量。2000年歐錦賽上,意大利品牌KAPPA以其獨特的復古式緊身設計,給本來就俊美出眾的意大利球星們增添了更多的姿色。而中國球迷也開始認識KAPPA這個品牌,并給其起了個上口而且便于識別的中文名字“背靠背”。2000-2001賽季,隨著穿著KAPPA的羅馬隊在意甲中奪冠,KAPPA也開始進入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賽季,KAPPA是阿迪達斯和耐克外,唯一一個涉足全部五大聯(lián)賽的運動品牌。除了繼續(xù)支持意甲的羅馬,還有英超的布萊克本、托特納姆熱刺,西甲的皇家貝蒂斯,法甲的歐塞爾,和德甲的布萊梅。
中國的球迷對來自法國的LE COQ SPORTIF也許不太熟悉,但它在歐洲卻是當之無愧的一線品牌,2006年在世界杯上大放異彩的塞內加爾隊,便是LE COQ SPORTIF的贊助對象。從字面上翻譯,LE COQ SPORTIF的意思是“運動的公雞”,有限的中國報道從標志中那只趾高氣揚的高盧雞中得到靈感,將其翻譯成“高盧雞” 也是頗為傳神。LE COQ SPORTIF的口號是“FOR SPORT’S PLEASURE”,和米盧的快樂足球倒頗有點異曲同工之妙。據(jù)說那只公雞剛剛出現(xiàn)的時候,客戶們并不認同,但這家法國公司固執(zhí)地認為,既然LECOSTE可以用鱷魚做商標,為什么他們就不能選擇公雞呢?今天,這只已經54歲高齡的公雞在歐洲贊助了意甲的烏迪內斯、法甲的南特、英超的查爾頓、伯明翰。這些球隊雖然實力有限,但卻也是各大聯(lián)賽中不容忽視的中堅力量。
歐錦賽小組賽第一輪的比賽結果似乎給我們這樣一種提示:像俄羅斯、克羅地亞這些勢頭強勁的球隊因球衣贊助商的變化而受到了幸運女神的眷顧;而對那些尋求嶄新開始的球隊或者實力不濟、狀態(tài)不佳的球隊,也許換衫如換刀,幸運女神的眷顧沒準也就跟著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