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中,我見過柱狀的鶴
液態(tài)或氣體的鶴
在肅穆的杜鵑花根部蜷成一團春泥的鶴
都緩緩地斂起翅膀
我見過這唯一為虛構(gòu)而生的飛禽
因她的白色飽含了拒絕,而在
這末世,長出了更合理的形體
養(yǎng)鶴是垂死者才能玩下去的游戲
同為少數(shù)人的宗教,寫詩
卻是另一碼事:
這結(jié)句里的“鶴”完全可以被代替
永不要問,代它到這世上一哭的是些什么
事物
當它哭著東,也哭著西
哭著密室政治,也哭著街頭政治
就像今夜,在浴室排風(fēng)機的轟鳴里
我久久地坐著
仿佛永不會離開這里一步
我是個不曾養(yǎng)鶴也不曾殺鶴的俗人
我知道時代賦予我的痛苦已結(jié)束
我披著純白的浴衣
從一個批判者正大踏步地趕至旁觀者的位
置上
自嘲帖
淤泥在夜間直立起來,而
上面鐫刻的名字我們并不認識
這是否證明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是他與死
者的
合體,而這發(fā)現(xiàn)將是一種新的倫理?
哦,傍晚,五十個男人叼著煙散步,我聽見
死掉的人混跡其中
他們嘴里塞著落葉,舌下埋著不一樣的氧
氣
夸張的新衣服創(chuàng)造了夸張的身體
這是否證明我們需要更多氧氣,或者
我根本沒有能力將這首詩寫完?
這真叫人沮喪
自古狀物都叫人沮喪
空中浮著回憶的碎木屑
我的嗓子卡在不可知里
像錯覺的湖面把這張中年的臉切成兩半
對稱將傷害第三者
這是否證明每一首詩都不能偏離裂變的哲
學(xué),而
我卻叫不出另一半?
唯有這一個擁有刀片般的自嘲
是同時照亮兩張臉的灼熱燈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