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受油價、人工成本的增加,我們發(fā)往江、浙、滬地區(qū)的郵費已由8元上漲到了10元!”最近,不少網(wǎng)商都對消費者發(fā)布了這樣的通告。郵費增加了,賣家似乎也被迫脫離了包郵的隊伍。
那么,怎樣的包郵方式,能既不讓賣家虧本,又讓消費者對郵費沒有排斥心理呢?下面就來介紹四種常用的包郵手段,看看你的網(wǎng)店更適合哪一種。
經(jīng)濟型包郵
時效性與到達范圍差強人意
這種包郵是最普遍的包郵手法,只要客戶購買商品,就可以享受包郵的政策。一般來說,這種包郵會使用“四通一達”這些性價比高的民營快遞,江浙一代的賣家還喜歡使用打折的EMS。運用這種方法的賣家需要注意所選快遞公司的質量,如果只為了便宜,造成快遞時效性差與派送范圍不足,從而引起過多的中差評和評分降低,就得不償失了。
雙贏型包郵
買賣雙方各出一份 誰也別吃虧
這個方式比較小眾,簡而言之就是,在購買產品時需要加幾元才能包郵,通常附加的金額為2元或5元,剩下的郵費由賣家來出。這種方式在前些年是非常受歡迎的,因為那時包郵商家還不像現(xiàn)在這樣遍地開花。這樣的方式適用于那些客單價不高,又不適合包郵的產品。筆者認為加5元的包郵方式在當下的可行性相對較高,因為在多數(shù)消費者的潛意識中,郵費都是8元到10元一單的,店主實際付出的一般在5—7元。如此一來,向消費者收取5元郵費,店主再向快遞公司支付1—2元的快遞費。
滿金額包郵
適用于有一定運營基礎的商家
這種包郵是客戶購買商品達到指定數(shù)量或者規(guī)定金額,可享受的包郵,如滿百免運費,兩件免運費等。原理與滿就送類似,配合店鋪內部的關聯(lián)銷售,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這種包郵方式,建議那些已經(jīng)有一定運營基礎的店鋪使用,便于達到銷售的最佳效果。而具體要滿多少錢送,滿幾件送,還需要賣家對顧客的客單價(指每一個顧客平均購買商品的金額)區(qū)間進行研究,包郵標準的限制價格最好不要超過客單價的150%。例如70%的客單價在70元左右,那包郵的標準最好是在88—98元,而且店鋪內要有相應的18元以上 28元以下的產品與之配合。如果是滿幾件包郵,就必須要弄清楚到底哪件商品最可能成為客戶主要購買的商品。
實力型包郵
貼心又放心 但成本高賣家難承受
至尊版包郵主要指的是使用順豐等快遞公司進行郵遞的包郵方式。在買家與賣家眼中,這種方式之所以被稱為至尊,主要源于其安全和貼心。如果有哪個店鋪打出“全場包順豐”的字樣,多數(shù)消費者會感到無比貼心和放心,而且往往會被認為這家店鋪實力雄厚。不過,這種包郵方式也存在弊端,就是往往會增加賣家的成本,使得很多商家難以接受。筆者建議,商家在使用之前仔細研究自身店鋪的客單價、毛利率,不過在店鋪推廣人氣商品的前期,使用至尊版包郵的方式可以快速提升銷量。
縱觀以上四種包郵方式,都是根據(jù)消費者的購物心理總結出來的。其實,在消費者眼中,郵費本身就是自己購買商品以外的費用,支付郵費只會增加自己這次購物的開支,卻不會影響商品本身的品質,所以如果能不付則必然會省掉一部分費用。而如果賣家包郵,快遞費就需要賣家來承擔,相對來說降低了賣家的利潤,自己購買的產品提高了性價比。但是,對于包郵的方式方法,甚至經(jīng)營店鋪之道,沒有萬能公式,還需賣家根據(jù)自身店鋪的情況量體裁衣才行。
(作者為派代網(wǎng)干貨團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