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不但有不少人知道雷鋒的名字,而且對雷鋒精神有深刻獨到的解讀。
不用想著要做多么偉大的舍己救人,其實為他人著想可以融入到生活的一點一滴中
美國全國委員會中美關(guān)系主席史蒂芬·歐倫斯先生認為,在這個相對浮躁的時代,人們尤其需要偶像的力量來理解無私的價值和團隊的力量。歐倫斯先生從雷鋒提到了現(xiàn)在青年人喜歡的NBA華裔球星林書豪。
他說,其實林書豪每場比賽超過10次的傳球、助攻、配合,不突出自己,而為全隊著想也可以算是一種無私。他的努力上進和謙和的為人處世方式和雷鋒精神有相似之處?!安挥孟胫龆嗝磦ゴ蟮纳峒壕热?,其實為他人著想可以融入到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睔W倫斯先生一席話也許只是一個美國人對些許陌生的雷鋒精神的理解,但道出了雷鋒精神一個重要內(nèi)涵: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學(xué)習雷鋒精神:或許是一次工作中將個人利益置于集體利益之后的配合;或許是一次對陌生人的關(guān)懷和問候;或許是一次不留名的捐助。
奉獻和真誠的價值超越一切物質(zhì)利益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xué)國際戰(zhàn)略研究院副教務(wù)長丹尼斯·西蒙教授表示,當今中國正處在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新階段,特別需要重新思考雷鋒精神,為轉(zhuǎn)型期的中國注入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德力量。
西蒙教授說,中國人錢包越來越鼓,物欲橫流的喧囂都市生活很可能帶走許多人對社會和他人的關(guān)懷,甚至惻隱之心。雷鋒精神讓我們不再貪圖個人財富的積累,而是告訴我們奉獻和真誠的價值超越一切物質(zhì)利益。
一種待人接物的方式,一種懂得尊重和為對方著想的態(tài)度
西蒙教授自1981年起,30年間頻繁前往中國。他覺得,雷鋒不僅代表一種精神,而且是一種待人接物的方式,一種懂得尊重和為對方著想的態(tài)度。
他認為,雷鋒精神雖然在一些年輕人聽起來比較傳統(tǒng),但年輕人應(yīng)該也期許一個溫暖的社會。而正是因為有雷鋒這樣的偶像精神時刻提醒人們:個人的富有和成功并不能撐起一個國家真正的強大、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人民的福祉。
他說,現(xiàn)在許多年輕人缺乏信仰,而雷鋒精神正是在這個信仰相對缺失的年代給予人們心靈的良藥。在個人主義的美國,許多人加入教會或者非贏利組織做義工,也是奉獻精神的表現(xiàn)。
據(jù)西蒙教授介紹,由于宗教價值和道德標準,美國社會同樣將舍己為人的人視為英雄或者偶像。另一方面,大多數(shù)美國人明白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某些人或事物看上去太完美,那可能不是真的。“我們相信人性是普遍善良和高尚的,但并不是說他們身上不能存在缺點?!?/p>
榜樣的力量提醒大家,我們是社會一員,集體責任和義務(wù)勝過一切個人利益
在今天,整個社會對于道德和善良的期許也許真的有所褪色,但這正是我們尋找更多無私的人帶領(lǐng)我們走出一時混沌的原因。在美國,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埃琳·布羅克維奇的故事,她耗費了多年時間幫助當?shù)卦馐芑瘜W(xué)廢水污染的家庭打官司。她的事跡已經(jīng)被拍成電影《永不妥協(xié)》。正因為她的勇敢、堅持和努力,污染水源的公司向當?shù)?00戶居民賠償了3億多美元。她用自己的故事向社會宣講了公平正義、懲惡揚善的意義,并證明個人的力量有時能夠改變這個世界。
西蒙教授認為,榜樣的力量提醒大家,我們是這個社會的一員,基于道德和倫理的集體責任和義務(wù)勝過一切個人利益,哪怕是在科技高度發(fā)達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