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前幾天去某地,當(dāng)?shù)卣写瓢b極其平常,店里賣上千一瓶,喝下去但覺滑而香,且后勁綿軟,牛飲也不覺多上頭,為酒中之上品。在座某高人品之,搖頭稱不好,這樣的酒,以后招待客人決不能用。此時(shí)酒早過三十巡,眾皆迷醉有余,獨(dú)神智尚清醒,疑問如此好酒為何不能招待客人?高人微微一笑,推杯換盞,始有此一段“酒經(jīng)”。
你道為何不能用此酒迎賓?高人說,此酒犯了迎賓三忌:不烈,不豪,不爽。在座之人均未曾聞此路數(shù),均洗耳恭聽。
高人說,酒此物,為談判遮羞攻心之上上品。因此每一種酒都有靈魂,都有作用。群雄豪飲之時(shí)杯中之物乃紹興黃酒,就不免敗了豪氣。而三五知己于畫舫對酌之時(shí)上一瓶二鍋頭,也不免流俗,敗了雅致。因此迎賓者,也需有迎賓酒。
那么何謂迎賓酒?高人云,該酒首先要烈,并非酒性之烈,而是酒氣之烈。開瓶半街香,摔壇十里醉者為最上。酒香能讓愛酒之人首先有一種大快朵頤的欲望。而此酒必不可度數(shù)過高,以不超過46度的陳年醬香型酒為最佳。取其酒氣沉穩(wěn),凝而不散之功。而飲下之后酒氣沖天而不醉,以中國人的干杯習(xí)俗,是拉近感情而又給對方留下較好印象的絕佳機(jī)會(huì)。
而何謂豪?高人云,該酒包裝必精,瓷瓶琉璃盞為上品,切不可以劣質(zhì)紙盒包裝,如有紙盒萬萬在宴前取下,免得壞了尊客的興致。而泥壇酒雖好,如酒宴過于豪華則不倫不類。取其華而精美,麗而雅致之器方顯尊敬與主人的檔次。
而爽則在溫酒之功,迎賓之酒切不可冰涼,因冰酒難飲,酒氣凝結(jié)不散更易醉酒。因此講究者有預(yù)備溫酒器具,酒溫更香,酒氣發(fā)散,行血之功更有讓來賓放松之效果。此尚為酒質(zhì)之選擇。而桌上功夫,酒場規(guī)矩,更是一門學(xué)問。
在座多有不服,問及高人,桌上規(guī)矩尚不談,如我兄弟之間,要喝何種酒?高人指桌上笑道,此酒就甚好。酒為文化,有酒就有文,有文即有起承轉(zhuǎn)合之勢。迎賓之酒講究酒魂,那知己之酒必講究酒勢。
那你道這酒勢如何講究?高人云,起杯為敬,酒勢溫潤,如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就是起勢。酒氣平和,利促膝長談,不遮席間佳肴之美味,知己當(dāng)大快朵頤,酒承宴興,這是好酒的承勢。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足量亦無大礙,商談?wù)?,回首前程均利落流暢,這就是好酒的轉(zhuǎn)勢。宴盡席畢,歸鄉(xiāng)沉睡,次日神采奕奕,此乃好酒之合勢。起承轉(zhuǎn)合四勢均全,此好酒尚可上桌以敘兄弟之情。那烈酒上桌,不一時(shí)眾人由文而武,漸而酒醉失態(tài)脫鞋登椅,乃至大打出手者皆有,雖出于無心,也難免傷了兄弟和氣,反而不美。雖說酒壯慫人膽,但酒也可迷人眼,處于何場合,端何種之杯,方可盡享酒興而不逾矩也。此尚為酒經(jīng)之概末之技,不足掛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