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rèn)識一個叫米其的,他常去找我的一個同事,聽意思他們好像認(rèn)識不久。那陣子我的同事正鬧情緒,他已經(jīng)當(dāng)了9年科員,論能力論經(jīng)驗他都行,就是犟。領(lǐng)導(dǎo)哪有喜歡犟的。米其的出場,就是為他解決科員掛長的問題。
據(jù)同事說,米其的來頭可大,他的關(guān)系甭說,就是一聽,你都得肅然起敬。同事仿佛找到了救星,跟米其通電話的聲音里都透著虔誠。米其也有派,來辦公室根本不看我們,如入無人之境般大踏步進(jìn)來,毫不隱諱地說出那些令我們只有在電視上才看到的人的那些個家長里短,甚至誰誰今兒個拉肚子他都了如指掌。
說得口干舌燥,突然指揮著我們那位閃著淚花入神聆聽的同事,弄杯水。咕咚咕咚把水干了,咂咂嘴,給我支煙,然后吸著同事2塊錢一包的煙繼續(xù)說。
米其基本每隔一天來辦公室一次,中午同事請他上飯館,他大手一揮,中午就不喝酒了,不是有食堂嗎,我也體驗一下基層的生活,就當(dāng)與民同樂。幾天過后,我們都看出了米其的門道,我們告訴同事別再搭理他,同事也納悶兒,猶豫再三說,沒準(zhǔn)貴人都怪。同事說了,我們也不好再勸,只希望同事別上當(dāng)。
有一天,我們看見米其在走廊和新來的局長說話,好像還很親密,我們都刮目相看了,回去把消息告訴同事,同事聽了差點兒掉下眼淚。過了幾天,新局長召開大會,并在會上表揚(yáng)了同事,并說這樣的人要好好用。又過了幾天,同事真的提了科長,他很豐厚地感謝了米其。有一天,局長來到辦公室,對同事說,要不是小米告訴我,我還真不知道你是廳長的外甥,有時間代我問廳長好。
你看這忽悠高不高,簡直現(xiàn)代版《拍案驚奇》。
笑話兩則
本人有個朋友,是東北人,說話時總帶出“忽悠”兩字,跟誰都那樣。也許是這塊黑土地的特產(chǎn),“忽悠”一詞隨處可見。朋友跟老爸匯報一件大好事,朋友說得神采飛揚(yáng),說完等老爸意見,老爸不滿意會說:別瞎忽悠?老爸高興會說:盡他媽的瞎忽悠!
朋友請人吃飯,人家會說,忽悠我吶!朋友說,忽悠啥呀,真的。等到了飯館,請者自豪地說,沒忽悠你吧!被請的笑打?qū)Ψ揭蝗f,大忽悠!如果你是東北人,看完這篇文章,你會抿著嘴,一邊往下看一邊在心里笑著說:真能忽悠。
爹:給你找媳婦。兒:我自己找!爹:她是比爾蓋茨的女兒!兒:這樣?行!爹找比爾蓋茨:我給你女兒找了個老公。比爾蓋茨:NO,我女兒??!爹:這人是世界銀行副總裁!比爾蓋茨:這樣?行!爹找世界銀行總裁:給你推薦個副總裁!總裁:我有副總裁!爹:他是比爾蓋茨的女婿!總裁:這樣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