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芬:
2008年諾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預測,下一個全球經濟危機的震源會是在中國。理由:中國的經濟增長仰賴于大規(guī)模的建筑產業(yè),而推動建筑產業(yè)的動力是房地產價格,信貸也在高速增長,信貸的增長并非通過常規(guī)的銀行融資,絕大部分是經由影子銀行,而中國大陸的房地產泡沫和信貸泡沫正在逐漸破滅。
@許小年:
中國是財政越好,越不改革。一定是要過不下去了,咱們才改革。你看看鐵道部,高鐵現在集資都集不到,在市場上賣債權沒有人買,沒錢了,才開始談鐵道部改革。要政企分離,要對民間開放鐵路投資,政策全是對的,但是在什么背景下出臺呢?把錢折騰光了,只好啟動改革,一啟動改革中國經濟的天就晴了。
@郭士英:
預計4月份后新一屆政府將繼續(xù)房地產調控措施。2012年或許中國將完勝全球經濟。2012美中關系將進入緊張期。美國危機或被再度喚醒,美國市場補跌一季度或將發(fā)生。奧巴馬或將連任。美元指數還將回升。下半年流動性繼續(xù)超松。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
@陳志武:
兩千年前全球化就開始,只是早期全球化的基礎不是貨幣,而是基督教佛教以及后來的伊斯蘭教等。但基于宗教的全球化之首要目的不是追求貨幣利益,而是傳輸宗教價值,結果是一系列戰(zhàn)爭。隨著人類社會貨幣化的深化,特別是到冷戰(zhàn)后的近幾十年,貨幣取代宗教成為全球化的主要驅動力,戰(zhàn)爭也隨之減少。
@于建嶸:
多家單位來電要我參加總結“烏坎經驗”的會議。我均言:不知烏坎事件有什么經驗,應只有烏坎教訓。因為這是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對底層民眾進行長期掠奪的結果;是虛假民主縱容官員腐敗而不能制度性糾正的結果;是民眾基本權利長期受到侵犯而維權無果且受到打擊迫害的結果。對這樣的拍馬屁會議,我感到惡心。
@加藤嘉一:
2011年已過去,有點寂寞。這一年發(fā)生了很多事,不管在日本、中國、世界還是自己身上。早晨去跑步,然后沉淀下來,總結一年的軌跡。能總結出很多,卻總結不起來。中國何從何去?我對2012以后中國走向祈禱一下:技術改變政治,經濟塑造文化,制度培育社會,法治帶來自由,公民推動民主。祝大家新年快樂。
@潘石屹:
房地產是一場氣勢磅礴的劇,上半場演了十幾年,2007年把劇情推到了最高潮,出現了許多的人物?,F在是中場休息。下半場馬上就要開演,上半場比的是數量,完成了人均35平方米的任務。下半場是比創(chuàng)意、比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商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