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24分)
1.一位中學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對地面的壓強最接近于( ).
A.103Pa B.104Pa C.105Pa D.106Pa
2.把吹脹的氣球壓在一根大頭針上,稍一用力氣球就被刺破,而用同樣大小的力把它壓在大量的大頭針上,氣球卻安然無恙(如圖所示).這是因為( ).
A.氣球受到的壓力減小了
B.氣球的受力面積增大了
C.氣球受到的壓強增大了
D.壓力對氣球的作用效果更明顯了
3.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識來解釋.下圖所描述的四個現(xiàn)象中,可以用“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來解釋的是( ).
4.在制藥時為了從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熱的方法使水沸騰而除去水份,但抗菌素不能在超過80℃的溫度下提取,應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微火加熱使它沸騰
B.縮短加熱的時間
C.降低容器內的氣壓,使水的沸點低于80℃
D.增加容器內的氣壓,使水的沸點低于80℃
5.一木塊原本靜止浮于水面,如圖甲所示,對此木塊施力,使剛好沉沒于水中,并呈現(xiàn)靜止狀態(tài),如圖乙所示;持續(xù)施力,使木塊下沉至水面下15cm處,且保持靜止,如圖丙所示.已知甲、乙、丙這三種情況下,此木塊所受水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F丙,則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
A. 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
D. F甲=F乙=F丙
6.小華想用空易拉罐來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下列操作能達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捏空易拉罐,易拉罐變癟
B.將空易拉罐密封后置于深水中,易拉罐變癟
C.讓空易拉罐從高處下落撞擊地面,易拉罐變癟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氣,易拉罐變癟
7.如圖所示,一個裝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若將杯子倒過來,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乙),則( ).
A.杯子對桌面的壓強不變
B.杯子對桌面的壓強變大
C.水對杯底的壓強不變
D.水對杯底的壓強變小
8.如圖所示,將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上(如圖甲);把它放入另一種液體中,它卻沉入底部(如圖乙).則在這兩種情況下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較( ).
A.在甲圖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B.在乙圖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C.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D.無法比較浮力大小
二、填空題(本題有7小題,每空1.5分,共27分)
9.大氣壓強雖然很大,但是平常我們并沒有感受到大氣壓強的存在,是
實驗強有力地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氫氣球升到高空時會破裂,其主要原因是高空的大氣壓 (選填“高”或“低”),球內氣壓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氣壓,將球脹破.
10.如圖所示,在瓶的a、b兩處各扎一個小孔,并將孔封住.在瓶中注滿水,打開a、b兩孔后觀察到圖示的情況,這說明:水對容器的 有壓強;液體壓強隨
的增加而增大.
11.體重為500N的小明雙腳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時發(fā)現(xiàn)冰面有破裂的危險!他及時臥在冰面上匍匐前進,避免了意外的發(fā)生.已知兩只腳與冰面的接觸總面積為400cm2,則小明雙腳站立時對冰面的壓強為 Pa,平臥時能避免意外發(fā)生的原因是 .
12.小華用牙膏探究物體的沉與浮.如圖所示,牙膏懸浮在水中,牙膏所受浮力
(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重力.向水中加入食鹽并使其溶解,牙膏將 ;如果不加食鹽,將牙膏內部分空氣排出,再次放入水中后,牙膏將 .(后兩空均選填“上浮”或“下沉”)
13.如圖所示,用電吹風吹機翼模型,機翼模型上升.圖中A、B、C三點,氣體流速最快的是 ,氣體壓強最大的是 .
若增大風力,機翼模型獲得的升力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4.星期天,小明在江邊玩耍,看到江中漂著一艘輪船,突發(fā)奇想,如果地球對所有物體的引力都突然減小一半,這艘輪船的質量和浮沉情況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正確的看法是:這艘輪船的質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它的位置將 (選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變”).
15.如圖甲所示,用細線吊著一個正方體,慢慢浸入某種液體中,細線對正方體的拉力F與正方體的下表面浸入液體里的深度h之間的關系如圖乙,g取10N/kg.由圖可知:(1)正方體的質量是 kg;(2)正方體受到液體的最大浮力是 N;(3)液體的密度是 kg/m3.
三、解答題(本題有5小題,共49分.解答15題時應寫出解答過程)
16.(4分)如圖所示,是一只盛有水的圓柱形水杯,請在圖中畫出水對水杯側壁A點壓力的示意圖.
17.(12分)為增加學生的國防知識,陽湖中學九(2)班同學到東海艦隊參觀某型號潛水艇.潛水艇的艇殼是用高強度的特種鋼板制造,最大下潛深度可達350m.潛水艇的總體積為1.5×103m3,艇內兩側有水艙,潛水艇截面如圖所示.通過向水艙中充水或從水艙中向外排水來改變潛水艇的自重,從而使其下沉或上浮.(海水密度為1.03
×103kg/m3,g取10N/kg)
(1)水艙未充海水時,潛水艇總重量為9.27×106N,此時,漂浮在海面的潛水艇排開海水的體積是多少?
(2)為使?jié)撍耆珴撊牒K校辽賾蛩摮淙牒K闹亓渴嵌嗌伲?/p>
(3)潛水艇的艇殼用高強度的特種鋼板制造的原因是什么?
18.(9分)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中,小聰對實驗器材做了一些改進,如圖所示,在有機透明盒里放入一塊海綿和磚塊進行實驗.
(1)實驗時,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磚塊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可以選用 兩次實驗(填序號).
(3)分析比較圖中a、b、c三次實驗,可得的結論是 .
19.(12分)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了液體壓強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老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有兩只杯子,分別盛有清水和鹽水,但沒有標簽,你能否用壓強計將它們區(qū)別開?
(1)當壓強計的金屬盒在空氣中時,U形管兩邊的液面應當相平,而小明同學卻觀察到如圖(a)所示的情景.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氣壓
大氣壓(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調節(jié)的方法是( ).
A.將此時右邊支管中高出的液體倒出
B.取下軟管重新安裝
(2)小明再作圖(b)所示的檢查.當用手指按壓(不論輕壓還是重壓)橡皮膜時,發(fā)現(xiàn)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幾乎不變化.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
(3)壓強計調節(jié)正常后,小明將金屬盒先后浸入到兩杯液體中,如圖(c)和(d)所示.他發(fā)現(xiàn)圖(d)中U形管兩邊的液柱高度差較大,于是認為圖(d)杯子中盛的是鹽水.①你認為,小明的結論是 (選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簡要說明理由: .
20.(12分)如圖所示,是某學習小組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實驗過程,
(1)該小組設計實驗記錄表格如下,請將計算結果正確填入表中.
(2)某小組根據表格內容,通過分析比較,得出結論即:
阿基米德原理.該原理用公式表示為
.
(3)在進行交流時,某同學提出一個猜想“浸沒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可能與浸沒在液體里的深度有關”.如果你利用上述器材怎樣完成這個探究實驗.
①你進行實驗的主要步驟是
.
②分析論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