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陽光灑落在水竹的大地上,讓人感覺特別的暖和,又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踏著晨曦,我們一行3人再一次踏上了動員輟學學生入學的道路。
我的動員對象是住在塘壩村的一個很偏遠的小村子里,名叫梅子(化名)的學生。據(jù)了解,她是家里的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家庭非常貧窮,母親就是因為熬不住家庭的貧窮,生下弟弟才3個多月就離家外出打工,至今沒有音信。地處高寒山區(qū),家長的思想覺悟也很落后,總認為女娃兒讀書無用,家里沒有勞力,想讓她輟學在家能幫著干一下家里的農(nóng)活,加之村支書的一個兒子又到她家提親,家長也有意想把她嫁過去,給家里減輕一些負擔……
在梅子家,我進一步了解到梅子輟學主要是她父親的意思,她父親不想讓她再讀下去了,想把她嫁給村支書的兒子,其實她自己很想讀書。我們圍坐在火塘邊,我開始和梅子父親拉家常,問他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問他每天起早貪黑干活是為了什么,他的媳婦為什么在兒子3個多月時就離家出走。我還現(xiàn)身說法,自己因為家里沒有錢,外出打工一年后再返回高中補習考上大學,才有現(xiàn)在的工作。再從現(xiàn)在國家對學生的政策,不再收學費、書費等這些優(yōu)惠政策說服他。最后我問他:“你想讓你的子女們和你走一樣的老路嗎?”那一刻,這個飽經(jīng)滄桑的男人終于動了心,眼圈紅了。他說出了實情,因為他向支書家借了幾百元錢,還不上,加之村支書家請媒人來提親,還收了人家的彩禮,準備在年底就要把梅子嫁過去。我當場決定把我身上所有的錢全部借給他,把村支書家的錢還了,把彩禮退回去,讓梅子和我們到學校去讀書。
最后梅子的父親終于決定讓梅子回校讀書,梅子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