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星丁導讀
小朋友們,你們的父母在平時是怎樣教育你們的?你們想知道古代文人圣賢是怎樣教育他們的孩子以及他們自己是怎樣被教育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哈星?。涸谖覀兂砷L的歲月中,父輩的教誨總是無處不在。
馬小哈:是呀!父輩的教誨總是博大寬宏,讓人不得不敬仰他們的無怨付出。
哈星?。耗氵€挺有思想的?。∠旅嫖医o你講講孔子的故事吧。
馬小哈:好!
孔鯉過庭
一次,陳亢(字子禽,孔子的學生)問伯魚(即孔鯉,孔子的兒子):“你在你父親(孔子)那里聽到過不同的教誨嗎?”伯魚回答說:“沒有。有一次,我父親獨自站在庭院中,當我快步跑過時,父親問:‘學《詩經(jīng)》了嗎?’我回答說:‘沒有?!粚W《詩經(jīng)》就不會講話啊!’我便回來去學《詩經(jīng)》。又有一天,父親獨立院中,等我又快步跑過時,父親問:‘學《禮記》了嗎?’我回答說:‘沒有?!粚W《禮記》就無法立足于社會??!’我便回來去學《禮記》。我只聽到過這兩次教誨。”
陳亢聽完伯魚的話,高興地說:“我問一個問題,卻得到三個收獲,聽到了學《詩經(jīng)》的道理和學《禮記》的道理,還聽到了圣人對待自己的兒子與別人的孩子相同的事情?!?/p>
馬小哈:陳亢聽了孔鯉的回答后覺得孔子沒有一點偏心,對兒子與對學生的教導一樣。故事從側(cè)面刻畫了這位教育家的無私形象,孔子真是一位坦坦蕩蕩的君子呀!
哈星?。赫f得對!孔子的教育方法就是絕妙。你看,孔子沒有在人前,而是專門挑沒有人的時候教育孔鯉。就是在沒有人的時候,也沒有進行批評,而是僅僅說出不學習的壞處。這樣既給了自己面子,又給了他人面子。
(如果你是孔鯉,對父親的這種教育方法,有什么感觸?可以與小伙伴們討論一下。)
馬小哈:我認為,別人的教育與督促只是一種幫助,學習還是要靠自己的態(tài)度和毅力,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哈星?。赫f得太好了!我記得你現(xiàn)在正學習《三字經(jīng)》?
馬小哈:是呀!
哈星?。耗俏艺f兩句,你給說說里面的故事,行不?
馬小哈:好吧!
哈丁星: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馬小哈:這個我知道,下面你聽我講吧。
孟母斷機教子
孟子是戰(zhàn)國時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成就與其母親的嚴格教育是分不開的。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一天,孟母正在織布,還未到放學時間,小孟子卻逃學跑回家了。孟母坐在機前織布,問小孟子:“《論語》的《學而》篇會背誦了嗎?”小孟子回答說:“會背誦了?!泵夏父吲d地說:“那你背給我聽聽?!笨墒切∶献涌偸欠瓉砀踩サ乇痴b這么一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泵夏嘎犃擞稚鷼庥謧模瑲獾脺喩戆l(fā)抖,舉起剪刀把剛剛織好的布剪斷了,麻線紛紛落在地上。
小孟子看到母親把辛辛苦苦才織好的布割斷了,很害怕,忙說:“娘,我錯了!我一定改!”
孟母見小孟子知錯,舒了一口氣,指著機上的斷布說:“學習就像織布一樣,要持之以恒。你不專心讀書,就像斷了的麻布,斷了就永遠也接不起來了。學習如果不時時努力,常常溫故而知新,就永遠也學不到真本事?!闭f到傷心處,孟母嗚嗚地哭了起來。小孟子很受觸動,從那以后,他牢牢記住母親的話,起早貪黑,刻苦讀書,勤奮學習,長大后成為與孔子齊名的偉大教育家。
(假如你是孟母,看到自己的辛苦有了回報,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對于自己的多年付出,你又會想些什么?可以與小伙伴們討論一下,看誰說得最真實貼切。)
哈星?。赫f得挺詳細的呀!
馬小哈:我還知道這個故事說的是:讀書不要半途而廢。
哈星丁:為了教育兒子,母親把自己辛辛苦苦織成的布一刀剪斷。這是以我的勞動成果為代價,以自己懲罰自己來教育他人,這種氣魄使孟子牢記。我們也要牢記終生!
馬小哈:是!我還佩服孟子的毅力,說改就改,說到做到,這才是成功的秘訣。我要學習孟子這種說到做到、持之以恒的好品質(zhì)。
哈星?。赫f得太好了!馬小哈,你可要努力啊。下面我來給你講一首詩歌。
贈外孫
[宋]王安石
南山新長鳳凰雛①,
眉目分明畫不如。
年小從②他愛梨栗,
長成須讀五車③書。
注釋:①鳳凰雛:這里用來比喻作者的外孫。雛,指幼小的鳳凰。②從:通假字,通“縱”。放縱,放任。③五車:形容書之多,語出《莊子#8226;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成語“學富五車”即源于此。
[全詩大意]小外孫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小鳳凰一樣,眉目清秀得比畫上的還好看。年紀小的時候就放縱著他的脾氣喜歡梨和栗子,但是年紀大些的時候就必須讀很多的書了。
(假如你是王安石的外孫,讀了這首寫給自己的詩歌,會有什么感受?可以與小伙伴們討論一下,看誰說得精彩。)
馬小哈:這是大文豪王安石寫給外孫的一首勸勉詩。意思是小時候任他玩耍,長大了一定要讓他多讀書,勤讀書,讀好書,才能成才的道理。
哈星丁:說得不錯!詩歌充分抒發(fā)了詩人對外孫的喜愛之情,揭示了培養(yǎng)后代使之健康成長的方法,強調(diào)了博覽群書對于成長的重要性。
馬小哈:我說一個,恐怕你就不喜歡了。
哈星?。菏菃??說說看……
洗兒戲作
[宋]蘇 軾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全詩大意]首句“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的意思是,每個人生下孩子,都希望其頭腦聰明。但是聰明有什么好處呢?“我被聰明誤一生”,蘇軾就是因為聰明,遭到人家的妒忌,被打壓,被陷害,到年近半百的時候,仍被貶在黃州,何時能夠被赦免,還不可知,可以說是被聰明誤了一生?!拔┰负河耷音敗?,愚是愚昧、愚笨,愚昧無知,魯是遲鈍、笨拙,反應遲鈍。只希望自己的兒子愚笨遲鈍,“無災無難到公卿”,沒有災難,沒有禍患,做到公卿。
(你同意蘇軾的觀點嗎?如果你遇上了蘇軾,在讀過這首古詩后,會與他探討些什么?)
馬小哈:哈哈……這個大文豪蘇軾真有趣,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聰明伶俐,哪有希望自己的兒子“愚且魯”的道理。愚且魯,根本無法“到公卿”。
哈星丁:其實,蘇軾的牢騷全在這些詩句中,期望子孫能平平安安地生活,這是詩人最大的心愿。
馬小哈:這也是天下所有做父母的共同心愿,但是讓孩子出人頭地更是所有做父母的共同心愿。所以詩人用的是《洗兒戲作》,一個“戲”字寫出了詩人的復雜心情。
(我們該如何滿足父母的期望,請認真思考一下,可以寫成文字,寄給哈星丁。如果你說得足夠感人,足夠有理,足夠有趣,就有可能發(fā)表在《作文周刊》上。努力吧,小伙伴們?。?/p>
哈星丁:清代詩人虞山反其意作了一首《洗兒詩》:“東坡養(yǎng)子怕聰明,我為癡呆誤一生。還愿生子狷且巧,鉆天驀地到公卿?!币馑技粗^自己被癡呆所誤,屢遭災禍,故愿孩兒狷急奸巧,能春風得意。
馬小哈:哈哈……這首詩歌也有趣,與蘇軾的恰恰相反。我認為他們都是氣憤之作,這更說明了在不同環(huán)境里,不同生活條件下人們對未來的希望是不一樣的!但是,最終的目的還是讓子孫過得好,生活好。
哈星丁:不錯,不錯!我們應該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學習。因為在科技日益發(fā)達,生活越來越與科技緊密相連的今天,沒有豐富的知識是萬萬不行的。所以,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我們自己幸福而美好的明天……
馬小哈:好!小伙伴們,讓我們一起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