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思歸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作品鑒賞
這首短短二十個字的詩,看似平淡無奇,但抒發(fā)的思歸深情卻很動人,是一首構(gòu)思新巧、想象奇妙的思鄉(xiāng)之作。據(jù)說南朝陳人看了這首詩一、二句后,覺得薛道衡不會作詩而加以嘲笑;等到看了三、四兩句后便立即夸贊說:“真是位名不虛傳的詩人?!彼迷谑裁吹胤侥兀?/p>
開頭兩句,詩人淡淡地說出一個事實:“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是說自己來到南方,時間已經(jīng)太久。從詩中可以看出,薛道衡是上一年年末來到南方的。他在客居生活中過了春節(jié),進入了第二年。到了“人日”,入春不過才七天,不能算長。但從舊年到新春,已經(jīng)跨了兩個年頭,因而可以說“離家已二年”?!岸辍奔仁强陀^事實,又是主觀感受。七天與二年形成對比,七天不算長,但二年就不能說短了。詩人身處異鄉(xiāng),客中度歲,思家之情就在這默默的計算與對比之中流露出來。一個“才”字透露出詩人滿腹心事,仿佛他在屈指計日。也許在他的主觀感受中新年已過了許久,但仔細一算,原來入春才七天呀,時間過得真慢!短短的七日已讓人難以忍受,離鄉(xiāng)兩年的歲月又是怎樣熬過去的呀?詩人以平淡質(zhì)樸的詩句道出度日如年的心情。在這個春天到來之前,他就盤算著歸鄉(xiāng)了??墒乾F(xiàn)在眼看著春草將綠,春花將開,成隊的鴻雁從頭頂掠過,詩人卻無法回去。一個“已”字寄寓了詩人多少惆悵!
后兩句說春花未萌發(fā)之時,詩人思歸之念已萌生。這里又用了對比,將歸落在雁后與思生于花前進行對比。詩人清醒地估計到,自己不可能很快回去,但只愿落在春來即將北歸的大雁之后,再不肯把時間設想得晚一些了,由此可見詩人思歸心切。按說,在雁歸之后就動身,是夠早的了,但思歸之心產(chǎn)生得更早,在春花開放之前已經(jīng)萌生了。說得具體點,即新年剛過,正月初七“人日”這天就思歸了。真是一個比一個早。按人的內(nèi)心的活動規(guī)律,應該是春花開放之前歸心已動,估計動身的時間會在大雁之后?,F(xiàn)在采取先說雁,后說花的次序,不僅是押韻的需要,更是為了突出心情之急切。
薛道衡在《人日思歸》這首詩中巧妙地利用辭舊迎新在時間上的跨度,又借北雁春歸的物候特征,委婉而生動地表達了自己思念祖國的深情和急于北歸的心愿。詩句通俗自然,意味深長,給人以“清水出芙蓉”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