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的亞馬孫平原上,生活著一種叫雕鷹的雄鷹,因其飛行時間之長、速度之快、動作之敏捷堪稱鷹中之最,故有“飛行之王”的美稱。被它發(fā)現(xiàn)的小動物,一般都難以逃脫它的捕捉。但這個“王”并不是那么容易當上的,在它稱霸長空的背后,蘊藏著滴血的悲壯。
當?shù)聱椷€是一只幼鷹的時候,便要經受母鷹近乎殘酷的三步訓練:第一步是母鷹帶上雛鷹學習飛翔,而這時雛鷹的飛翔只不過比爬行好一些。雛鷹每天需要成千上百次地訓練,才能獲得母親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鷹把幼鷹帶到懸崖上,然后把它們一一摔下去,有的幼鷹因為膽怯而被活活摔死,但這絲毫動搖不了母鷹的“鐵石心腸”;第三步,那些被母鷹推下懸崖而能勝利飛翔的幼鷹,還得經歷母鷹最后一次“血淋淋”的考驗:母鷹竟然把幼鷹那正在成長的翅膀的骨骼折斷,然后再次把它們從懸崖上推下,有的幼鷹就是在這時悲壯喪命的。
盡管這很殘酷,但母鷹明白,這種訓練雖然充滿痛苦的淚水,但同時也在構筑著孩子們生命的藍天。經過這一道道“鬼門關”幸存下來的幼鷹,從此便可以不愁食物,成為新一代笑傲藍天的“飛行之王”。
有些被折斷翅膀的幼鷹,被好心的獵人帶回家里養(yǎng)大,但這樣的雕鷹長大后,那兩米多長的翅膀已成累贅,只能飛到房屋那么高的地方便要落下來。原來,母鷹“殘忍”地折斷幼鷹翅膀的骨骼,是決定幼鷹未來能否翱翔藍天的關鍵所在。雕鷹翅膀的骨骼再生能力很強,只要在被折斷后仍能忍著劇痛不停地振翅飛翔,使翅膀不斷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的翅膀則似神話中的鳳凰重生,將長得更強健有力。如果不這樣,雕鷹也就失去了這僅有的一次機遇,它也就永遠與藍天無緣了。
生命有生生不息的力量,那是自然賦予萬物最強大的力量,如果只圖一時安逸,夢想著坐享其成,無異于慢性自殺。因此,請勇敢地去接受風雨的洗禮,這樣你才能明白生命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