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dǎo)】
看到上面這幅圖,大家一定覺得很熟悉,這不就是“司馬光砸缸” 的故事嗎?這是我們童年里再熟悉不過的故事了,有什么好說的呢?沒錯,這幅圖表達的正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墒?,你可曾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假如你在這幅圖中,卻又不是司馬光,也不是游戲中的小朋友,你還會是誰呢?
一、把自己想像成水缸
其實,我們細細想想,在這個故事中主人公除了司馬光和那個掉進水缸里的小朋友,還有誰呢?對了,水缸和石頭也經(jīng)歷這件事的全過程??!假如你就是其中的水缸,你會看到什么呢?小朋友們是怎樣游戲的,每一個人的表現(xiàn)是不是收進你的眼中了呢?此時,作為水缸,你愿意為大家講講小朋友的表現(xiàn)嗎?看到他們的行動,你是不是也想?yún)⑴c其中了呢?當(dāng)這個小朋友無處藏身,選擇躲在你的身后,他又覺得不保險,想要爬進你的肚子里時,你是否為他暗自擔(dān)心甚至驚聲尖叫了呢?當(dāng)他掉進你的肚子里,你又是怎樣想的呢?你有沒有為他著急,為他傷心呢?當(dāng)司馬光舉起石頭砸向你,你又是怎樣想的?當(dāng)你頭破“水”流,你會感到疼痛還是欣慰呢?這些,都可以成為作為水缸的你的想法。
二、把自己想像成石頭
假如你是一塊水缸旁邊的石頭,你同樣可以看到小朋友游戲的過程,也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為大家講述孩子是如何玩耍的,當(dāng)危險來臨,其實你仍是一個旁觀者,但是司馬光把你變成了親歷者。當(dāng)司馬光舉起你時,你想到了什么?當(dāng)你砸碎水缸,救出被困小朋友時,你又是怎樣想的?同時你對這件事又會怎樣評論呢?都可以說一說。
三、把自己想像成其它物品
如果你不想成為親歷者,只想旁觀,你也可以把自己想像成花園里的任何花、草、樹、木、假山、涼亭等,你只是去看就可以了,在看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想像。其實,不僅僅是這個故事,很多古代的小故事,我們都可以變換一個角度去改寫,如《曹沖稱象》,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大象、小船?;蛘吣阍覆辉敢獬蔀椤睹と嗣蟆分械哪侵幌竽??換了一個角度,角色就不同了,當(dāng)然就會有新的思考,這樣的思考就會讓那些古老的故事更富趣味性,煥發(fā)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