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一年前的事了,但每當我想起這件事,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后悔。
去年暑假,爸爸帶我去哈爾濱游玩兒。在賓館,我結(jié)識了來哈爾濱游玩兒的同齡女孩兒李紅。我倆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每天結(jié)伴同行。
那天,我和李紅游玩兒回來。我很累,就躺在床上跟李紅說話,不一會兒就睡著了。醒來后,發(fā)現(xiàn)我的玩具小布熊不見了,我左找右找,把房間翻了個底朝天,還是找不到我的小布熊,我想:我身邊除了爸爸,只有李紅了。當然了,一定不會是爸爸偷的,那就一定
是李紅偷的。
我找到李紅,板著臉對她說:“你是不是偷了我的小布熊?快拿出來,我不會怪你的。”她滿臉疑惑地搖著頭說:“我沒有偷你的小布熊啊?!薄澳昧巳思覗|西還不承認,我不想和你這樣的人做朋友了!以后離我遠點兒?!蔽覛夂艉舻厮らT離開了。從此,我們的友誼破裂了,不在一起玩兒了,就連見面也不說話了。有幾次碰面,李紅剛想主動示好,我發(fā)現(xiàn)后立馬瞪她一眼,就快速扭過頭不看她。
過了幾天,我回桃山了,在我收拾書包時,發(fā)現(xiàn)小布熊靜靜地放在書包里,我趕忙問爸爸怎么回事,爸爸說:“你睡覺的時候,我看見你的小布熊掉在地上,我就把它裝在你的書包里了。我一聽,愣住了,隨即流出了悔恨的眼淚。我好后悔啊——李紅,我錯怪你了,因為這個誤解,讓我失去了一個朋友。可是,我們沒有機會再見面了,我只能默默地向你道歉,對你說聲:“對不起!”指導教師 谷緒斌教師點評
本文詳細描述了一個“誤解”事件的過程,從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到最后的結(jié)果。心理描寫雖然只有寥寥數(shù)語,也起到了顯著的效果,讓讀者似乎也感同身受地體驗到“我”的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