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四月份,總會遭遇各路車險經紀的狂轟濫炸,有人客客氣氣打個電話來叫聲姐,說:“您的車險快到期了,我給您發(fā)個報價?”有人二話不說直接扔條短信過來,用超低的價格晃閃我的眼睛;今年更是在微博上遭遇車險營銷。
總的來說,我是一個遵紀守法、貪生怕死偶爾又會有些貪小便宜的人。所以每年的車險一定準時上。只上個交強險然后就上大街橫沖直撞的事也是做不出來的,可是說句實話,有時候難免也會被短信上那些比現(xiàn)有車險低一兩千塊錢的報價沖擊到,如果那條短信再編輯得誠懇一些,在一些有意無意的地方顯示出對方是有專業(yè)背景有實力的公司的時候,就難免會動心。
于是就和對方聯(lián)系上了,問了才知道,價格低的原因很簡單,險種少嘛。第三者責任險上10萬元,盜搶、劃痕、玻璃都不上,更不用提那些坑爹的自燃險和發(fā)動機涉水險,價格當然應聲而落。我從來沒想過盜搶險還能不上,在我表示了疑問之后,對方笑了:“姐姐,北京的治安很好的,如果您不怎么出遠門,只在北京城區(qū),在公司和家里都有固定停車位的話,這幾百塊錢真就沒必要花。”
我動心了,答應說:“我考慮考慮?!比缓蠡仡^見人就問:“你上盜搶險了嗎?”有人回答說:“上那玩意兒干嗎?從來不花這冤枉錢?!庇腥嘶卮鹫f:“我一向是上全險的,什么都買,差不了多少錢,買個心安。”對于后者,我表示不滿,“什么叫差不了多少錢,幾百上千的呢!”人家說,“姑娘,你少買件衣服少吃頓飯不就有了。萬一真出了事兒,你沒買保險,人家說不賠就不賠,你找誰講理去?錢不是這么省的?!?/p>
話是這么說沒錯,不過我仍然猶豫了幾天,直到最后有一次,見了一個朋友,進門就白著臉對我說:“今兒撞了一車?!蔽覇査骸罢l的責任?”他說:“我全責?!蔽覇枺骸皩Ψ绞裁窜??”他居然還有心情跟我賣關子,說“你猜”。我笑:“莫非是傳說中的賓利?”他悲憤地說:“去死。”
事情是這樣的,他在橋底下掉頭,看著最左線沒車,加了一腳油準備過,沒看到中線一車正變線過來,于是就撞上了。他說自己先是疑惑,明明沒看到這條線有車啊,再下來一看,又是一驚,壞了,奔馳350,一百多萬元的車啊。
聽完他的描述,我有點不厚道地想笑,又忍住安慰他:“沒事,比撞賓利強多了,保險夠賠嗎?”他說,出事后第一時間給車險經紀人打電話,對方一聽就問他:第三者責任險上了多少錢的?后來一查,只上了10萬元。夠賠這次的,至于今年剩下那幾個月的時間,只能在大街上夾起尾巴開車,千萬莫要再出事了。說完,這哥們惡狠狠地說,“明年,哥我要上40萬元的第三者責任險!”
說到這里,我倒是想起我有幾個開好車的朋友。一個在路口突然發(fā)現(xiàn)走過了,一腳急剎車,后車就頂上來了,他一看對方是個姑娘,自己又覺得也多少有點責任,揮揮手就算了。另一個是在城鄉(xiāng)結合部的小路上,大晚上被一輛面的追尾,看看對方也實在賠不起,也就作罷了。我認為,以自己的人品,在路上遇到這樣的好人的概率著實不太高,萬事還是小心為上,因為你實在不知道將來會發(fā)生什么事。世界上已經有保險這么偉大的發(fā)明,對你未來可能存在的風險提供保障,而你所需要付出的僅僅是一些不算太多的金錢,這筆賬,怎么算都是你劃算。
更何況,中國的車險,相比國外已經相當實惠寬松了。當年我在多倫多,一年兩千多加元的保費,已經被人艷羨了。我一個朋友,因為家有一位18歲的小伙子,他家那輛奧迪的車險一年高達8000加元。誰也不敢出事,出一次險就漲保費,據(jù)說連漲5年沒商量。就連換個工作,都要打電話去保險公司,公司會計算你每天上班的路途交通狀況,根據(jù)那段路途的事故率,重新計算保費#8943;#8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