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說他生活與寫作有三個原則:熱愛智慧、熱愛異性、追求有趣。這句話如果用在畢加索的身上得稍作修改,那就是熱愛藝術(shù)、熱愛異性、追求瘋狂。
畢加索熱愛藝術(shù)這沒什么可說的,大家都可以看到,熱愛異性那也一點不假,他熱愛異性像熱愛藝術(shù)一樣狂熱,但與他熱愛藝術(shù)不同的是,他對異性整體上的熱愛貫穿了他的一生,而對個體,他熱愛時像一團火,一旦不熱愛了,他就是一塊冰,讓他曾經(jīng)熱愛過的女人感覺寒冷刺骨,他對她們的冷與熱成就了她們,也毀了她們。
1927年的嚴冬,46歲的畢加索在巴黎地鐵的人群里看到一個有天藍色的眼睛、淺黃色秀發(fā)的少女,他上前一把抓住了她的胳膊,看著她說:“我是畢加索,你和我將在一起干一番偉大的事業(yè)?!碑吋铀鞔_實沒有騙她,他沒過多久就把這個女孩拉到了他的床上,隨后拉到了他的畫布上,讓她成為永恒的藝術(shù),從而名垂青史。這一年,這個女孩才17歲,她就是瑪麗#8226;黛萊絲#8226;華爾特。
沒有人知道畢加索多少次將他的這種做法如法炮制,據(jù)研究畢加索的專家考證,畢加索一生結(jié)婚兩次,另外最少有五位情人,而這七位女性中,有一位病死,一位精神崩潰,兩位自殺。在畢加索的所有女人中,似乎只有那些主動逃脫他的魔掌的人才會幸運地重新成為自己,而不只是畢加索的藝術(shù)。
1946年后,65歲的畢加索又把24歲的女畫家弗朗索瓦茲搞到了手,幾年以后弗朗索瓦茲終于“對和一座歷史紀念碑一起生活感到了厭倦”,主動離開了他。多年以后,她這樣評價畢加索:“對于畢加索來說,給女人們畫像就是誘惑女人的一種方式,其他的女人是通過她們的肖像來認同自己的,而一旦他歇手不畫她們了,她們的一切也就完了?!?/p>
在畢加索的所有女人中,被毀得最徹底的要算女畫家兼攝影師多拉#8226;瑪爾。我見過她的一幅相片,她的美即使不通過畢加索也會成為一種永恒。1936年畢加索初次遇到她時驚為天人,那一年畢加索55歲,多拉不到30歲。那時畢加索適逢他的藝術(shù)枯竭期,這個美麗的女人給他的藝術(shù)帶來了新的靈感和活力。但她一樣擺脫不了被拋棄的命運,這個過程甚至在他們還在一起時就開始了,畢加索對她說,他不愛她,她并不美,她除了會哭之外,簡直一無是處。就是在此期間,畢加索創(chuàng)作了他的那幅舉世震驚的《格爾尼卡》,評論家認為這幅畫“雖然沒有出現(xiàn)飛機和炸彈,但卻聚集了殘暴、痛苦、絕望和恐怖的全部意義”,多拉用她的相機記錄了這幅畫創(chuàng)作的全部過程。她不知道畢加索也許畫的正是她,這是另外一幅《哭泣的女人》。多年以后,畢加索就這幅畫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在那里,公牛代表暴力,馬代表人民……”我懷疑他騙了大家,公牛其實就是他自己,而那些絕望的臉和肢體的碎片,正是被他摧毀的多拉。
我一直不能理解,一個像畢加索這樣對世界充滿博愛的人(他畫過最著名的和平鴿)為什么會對他曾經(jīng)愛過的女人毫無憐憫之心,他為什么就能像吸血鬼一樣把她們吸干,然后毫不客氣地拋棄,但我知道對一個藝術(shù)家的道德上的一切拷問毫無意義。
他們也許在道德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