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公司工作,要接受一系列的培訓,其中員工守則是必不可少的一章。美國公司的職場有兩大雷區(qū),是公司和員工要特別小心不能逾越的,一是歧視,二是性騷擾。
在國內公司的招聘廣告里,經(jīng)??梢砸姷街T如 “三十五歲以下 ”、“男性 ”、“相貌端正 ”、“只招本地戶口 ”等等要求,這些在美國公司的職場招聘廣告里是絕對不可能看到的。年齡歧視、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地域歧視等一旦被查實,足以讓任何一個美國公司萬劫不復,甭管你這個公司有多大,實力有多強。
除了歧視,美國公司職場行為規(guī)則的另一個雷區(qū)就是性騷擾。在國內公司,性騷擾是相當普遍的,大多體現(xiàn)在故意當著異性的面講黃段子或用手機給異性發(fā)帶有性暗示的短信和黃色笑話,還有一種不太明顯的性騷擾是要求長相出眾的女性員工陪客戶吃飯?zhí)璧?。記得中央電視臺做過一次調查,當問到 “你有沒有遭遇或者在自己單位看到過辦公室性騷擾 ”時,回答 “有”的竟占 31%。國內至今還沒有嚴格的法律制度來約束、懲戒職場性騷擾行為,不但因為性騷擾往往因缺乏證據(jù)難以指控,而且即便指控成立,所在單位也不負連帶責任,這讓國內許多公司在處理性騷擾投訴上缺乏動力,職場猥瑣男們得以肆無忌憚,女性員工深受煩擾,苦不堪言。
在這一點上美國社會和公司的做法很值得國內借鑒。在美國,一旦有員工遭遇性騷擾的舉報,公司會立刻啟動調查程序,一旦騷擾行為被查實,公司會采取果斷行動,一般都是立刻解雇、開除騷擾者來終止騷擾行為,任何一名員工如果因為性騷擾他人被公司開除,這一般意味著其職業(yè)生涯的終結,在美國很少有公司會雇傭一名有性騷擾前科的員工。美國公司如果明知性騷擾行為發(fā)生卻沒有采取有效措施,被騷擾者可以將公司告上法庭,那公司的麻煩就大了。去年 4月份,美國知名大公司清潔用品制造商 Dial就被公司女員工告上法庭,控訴公司沒有對普遍存在的性騷擾行為采取有效行動,盡管公司辯解說解雇了一些有這種行為的員工,最后 Dial公司還是被法庭宣判 1000萬美元的賠償。美國歷史上賠償數(shù)額最大的性騷擾案是 1998年日本三菱汽車公司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制造工廠,因性騷擾問題被公司女員工告上法庭,最終三菱汽車公司賠償了 3400萬美元。
下面是嘟爸所在公司員工行為規(guī)則里對職場性騷擾行為的定義:
當他人面或以郵件方式講和性有關的笑話,開性方面的玩笑,或進行有關性方面的誘惑或暗示;口頭對他人帶有性意味的辱罵;觸摸他人與性有關的部位;多次和他人站得過于靠近,或反復對他人身體做出摩擦動作;多次要求他人參與工作時間之外的社交活動,尤其在他人表示不愿參加此類活動的情況下 (經(jīng)理們尤其要注意不能強迫下屬員工參加此類社交活動 );給他人送帶有性意味的禮物;多次對其他員工做帶有性含意的動作;在工作場合觀看黃色影片,上黃色網(wǎng)站或張貼黃色圖片;在工作時間外有不受歡迎的、會影響公司工作環(huán)境的與性有關的行為。
可以看出,美國公司的性騷擾定義并不只局限于針對女性,也可以是針對男性或針對同性。同時可以看出美國公司對強迫員工 (尤其是女性員工 )參加不情愿的工作時間以外的社交活動是明文禁止的。
去年 8月,美國惠普公司的老總 (CEO)馬克 #8226;赫德就是因為被指控和公司的一位女供應商有不正當關系,被惠普公司董事會果斷解除職務,當時他正在和公司洽談續(xù)約三年,總計一億美元工資的合約就此泡湯。
很多時候,有些女性員工明明被騷擾了,卻礙于面子,或者害怕被報復丟掉工作,不愿或不敢明確表達自己的不滿,其實這么做反而會被騷擾者視為軟弱可欺,讓騷擾者得寸進尺。我的一個朋友有一段時間很辛苦找工作,好不容易得到一個職位,非常珍惜。讓她不安的是她第一天上班一個中年白人員工就上前擁抱了她。她當時有些兒尷尬,覺得有點兒過分,不過第一次見面,又想沒準這是西方人的禮節(jié),就沒有發(fā)作。哪知道他以后每天上班都要來她的辦公間給她一個擁抱。她內心很憤怒,很想阻止他的行為,可又怕得罪人,沒有勇氣大聲喊出來,心里那個糾結啊。有一次在一起聚會,就和其他朋友抱怨,說現(xiàn)在都神經(jīng)質了,每次遠遠看到那個白人她轉身就逃。大家七嘴八舌建議她還是要勇敢地說出 “No”來。后來終于有一次,在那個白人員工又要來給她擁抱的時候,她明確告訴那位同事她不喜歡他這么做,那名白人員工悻悻而退,從那以后再也沒敢來騷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