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很多財政部門均意識到了投資評審工作的重要性,但工作還只停留在概算評審、預算評審、最高限價評審、結算評審等方面,未能全方位參加到項目投資的各環(huán)節(jié)中去,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工程設計,還沒有引起財政評審部門足夠的重視,實際上工程設計對工程造價的控制至關重要。
[關鍵詞]工程設計;經濟效果;最佳切入點
近幾年來,各級財政部門緊緊圍繞“節(jié)約財政資金,提高投資效益”的目標,全面展開了財政投資評審工作,在財政投資概算評審、預算評審、最高限價評審、工程結算評審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政府資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促進了建設單位規(guī)范管理,糾正了施工企業(yè)高冒估算、套取建設資金等違規(guī)行為,凈化了建筑市場,同時隨著評審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一些通過目前的評審工作未能解決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
工程設計階段是項目建設過程中最具創(chuàng)造性和思想最活躍的階段,是人類聰明才智與物質技術手段完美結合的階段,也是人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技術和經濟上對擬建項目的實施進行全面安排的階段。對于擬建項目的工程質量、建設周期、工程造價以及在建成后能否獲得較好的經濟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而也是能動地控制建設工程造價的最佳切人點。這不僅關系到建設項目一次性投資的多少,而且在建成交付使用后還將影響項目的經濟效益。根據現有的評審程序,投資評審與工程設計時間段上不相統一,工程設計在先,投資評審在后,給評審工作造成了客觀上的被動性,評審人員只能按照設計圖紙來評審,除非是特別明顯的設計不合理,一般情況下,由于專業(yè)的局限性,評審人員未能夠對設計的合理性提出質疑,即使是提出來了,也拿不出有力的證據來證明,設計是否經濟合理,是否能滿足目前使用功能要求及長遠發(fā)展要求,在此方面的評審還是一片空白,這就大大影響了投資評審的質量。下面本人就工程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程度、目前設計市場比較混亂、建設單位未對設計引起足夠重視、投資評審工作中應如何加強設計評審四個方面來闡述。
1 工程設計對工程投資影響極大
從國內外大量的統計實例中可以看出,影響工程造價的關鍵階段,是從投資決策至初步設計結束,影響工程造價的程度約為70%;施工圖設計結束至施工開始,即使通過各種技術措施努力節(jié)約工程造價,但效果仍不明顯,影響程度僅為5-10%,由此可見,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資決策和設計階段,而投資決策作出后,控制工程造價就在于設計階段,當一個工程項目的設計確定以后,大到工程規(guī)模、建設布局、結構形式和建筑標準,小到建筑用料、構件配件和設備的種類、型號及數量也就基本上被決定了。換句話說,一項建筑產品是否經濟合理,在設計階段就已基本定型,從這個意義上講,工程造價是設計出來的而不是計算出來。而且工程設計對投資的影響貫穿于建設項目的全過程,建設項目的費用是一個全壽命費用,包括工程造價和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經常開支費用(含經營費用、日常維護修理費用、使用期內大修理和局部更新費用)以及該項目使用期滿后的報廢拆除費用等,而這些費用發(fā)生的多少都與工程設計息息相關。
2 目前設計市場比較混亂
目前設計市場比較混亂,設計質量難以保證。近幾年來,設計市場比較混亂,主要有:第一、設計單位掛圖簽和個人設計已呈公開化、普遍化趨勢,不只是為外單位私人設計圖紙出圖,也為本單位的私人設計出圖,設計單位領導對本單位職工給外單位搞業(yè)余設計或組織搞業(yè)余設計,都持暖昧態(tài)度,助長了這股風氣的蔓延。這種設計往往不經校審,即匆匆出圖,給圖審和后期服務工作帶來很多困難,設計質量難以保證,設計水平無法提高。第二、外地來莞設計單位,一般都是甲級設計資質,總體實力應該是較強的,但股份制改造后,企業(yè)都劃小了核算單位,下設很多設計所、(室)和分支機構,一般只有幾人組成,并不具備甲級設計資質的實力,承攬到本地區(qū)設計任務后,有的單位因內部力量薄弱,配合施工麻煩,因此,請本地設計人員(一般非注冊技術人員)為其完成全部或部分施工圖紙及后期服務工作,無法及時解決施工中的設計問題。另一種情況是在本地設有相對固定的代表(也可說是分支機構),由代表人組織本地設計人員完成設計后,再由外地甲級單位蓋章出圖,相當于外地設計單位出賣圖簽。第三、在圖紙審查過程中,如何區(qū)別哪些是正常設計,哪些是業(yè)余設計或是出賣圖簽,僅從圖面上也難以辨別。根據以上幾方面的實際情況,就很可能造成工程設計不從經濟角度考慮,完全是靠設計人員的個人經驗設計,主觀性較強,設計質量難以保證。
3 建設單位未對設計引起足夠重視
很多建設單位沒有運用市場競爭機制,沒有推行工程設計招投標(方案競選)制度,一味地追求縮短設計周期及降低設計費用。而個別設計單位也正抓住這一點,不運用價值工程對設計方案進行優(yōu)化,匆匆出圖,把降低設計成本作為最大目標。這樣的設計結果對建設單位來講是得不償失,而同時也不利于設計單位技術進步和持續(xù)發(fā)展。
4 投資評審工作中應如何加強設計評審
4.1 建議建設單位對工程設計推行招投標(方案競選)制度。建設單位可以在諸多相對優(yōu)秀的參選方案中,精挑細選,邀集評委專家,充分斟酌比較,按照規(guī)定程序,決定滿意方案。在這一過程中,要防止被過剩的功能要求、技術措施等細節(jié)問題沖淡了對造價控制的要求。要有清醒的成本意識,抓住有利時機,切實做好工程造價的源頭控制工作。
4.2 建議建設單位設置一個合理的造價控制目標,推行限額設計。在招標(競選)文件中,除按有關規(guī)定提出各種要求外,設置一個合理的造價控制目標并要求設計單位圍繞該目標展開方案討論是造價控制的根本。要鼓勵各參賽單位應用價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進行方案優(yōu)化,同時為提高方案競爭的積極性,可以約定鼓勵性的費用支付方式,對設計單位降低工程造價、提高設計功能和縮短設計周期按一定比例給予獎勵。
4.3 評審單位加強對建設單位的宣導,使建設單位對工程設計的重要性有一個充分的認識。
4.4 各級評審機構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是否配備專門的設計人員對工程設計的合理性進行評審。評審機構如未有相關設計專業(yè)人員,當發(fā)現有過于保守浪費、不能滿足使用功能要求或功能過剩的工程設計時,可要求建設單位提供相關澄清、說明,如建設單位拒不提供,評審中心也可委托具有相應設計資質的設計院對項目重新進行相關論證,提出先進適用、經濟合理的整改意見。
把財政投資評審的重點轉移到設計階段上來,是一件投入小、收益大、見效快的工作。預算評審人員從經濟合理的工程設計基礎上進行投資評審,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達到“做同樣的事,花最少的錢,花同樣的錢,做最大的事”,使財政投資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