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新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其中學案教學法是以建造構成主義理論、素質教育理論以及主題教育理論三大理論為基礎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其主要是通過借助學案的方法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進而讓學生生成自主學習的意識,所以任課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以指導為方向,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使用導學的方法共同地完成高中化學教學。
關鍵詞:高中課堂;化學教學;學案導學法
學生學習知識應該是一個主動探索的過程,而不是單純地被動接受信息的過程。我國傳統(tǒng)的應試教學有很多的缺點和弊端,單純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不斷地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很差,只是單純對知識死記硬背,教師再進行無盡的題海戰(zhàn)術,嚴重地阻礙了學生思維和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在新課改素質教育的基礎下,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運用學案導學法,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
一、學案導學法學案的編制
編寫一個高質量的學案是進行學案導學法的關鍵所在。教師在編制學案導學方案要遵循以下的原則來進行:(1)主體化原則。在編寫教學方案的時候要凸顯學生為主體的地位,教師起到的是指導的輔助作用。也可以讓學生參加到學案的編寫中,這樣就可以使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2)問題化原則。教師要在教學課本的基礎上設計問題,將教授的知識要點轉化為問題的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比如在我們生活中使用水龍頭的時候,有時候會發(fā)出一種刺激性的氣味,其原因是什么?這樣學生就可以學習到氯氣的相關性質,更好地掌握氯氣的相關用途。(3)方法化原則。要逐步地引導學生學會學習,通過學過的方法去解決新的問題。(4)層次化原則。設計學案的時候要以學生的水平能力為標準,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要把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不要進行跨越式的問題設計,這樣會導致學生的學習障礙,要鋪設一個平臺,適當?shù)亟档蛯W習的難度,讓學生理順學習的思路。比如,在水和氧化鈉反應之后,在其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的顏色為什么先變紅之后又褪色呢?可以讓學生分析其原因。(5)系統(tǒng)化的原則。對一個章節(jié)的設計學案應該建立一套相關的感知體系,在教學學案中要有對知識的解析,拓展深化對知識的運用。對于那些有研究意義的知識點,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自由發(fā)揮,給學生們一個主動講出自己見解和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同時教師要給學生介紹些研究問題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經(jīng)過實驗來檢驗所學的知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決方案。例如氯氣在鐵中燃燒、與有色布條相互作用以及被堿液吸收的性質,從實驗中總結氯氣的性質,然后再拓展:在氯水中滴入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會出現(xiàn)什么化學現(xiàn)象?這樣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
學案的編寫對于學案導學法是十分重要的,其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使得分層教學得到更加有效的實施,可根據(jù)學生個人能力的不同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使得學生把自己的聰目才智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出來。學案可以把將要學習的知識記錄到紙上,并且還給學生留出了記錄課堂筆記的地方。編寫一套好的教學方案不是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完成的,教師們必須要盡心盡力地進行研究和探討,分層次地進行突破,更好地把學案的潛在能力挖掘出來?;瘜W老師不可以將學案當做練習來使用,這樣會起到反效果,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違背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學案導學法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實施學案導學法不僅僅要有一套高質量的學案,還要有一個高質量的學習課堂,兩者是緊密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在上課之前,老師要把所作的學案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該堂化學課的學習目標,這樣可以讓學生們帶著問題進入到課堂學習中,而且在課堂之上教師要及時地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把學生預習過程中的問題與課堂教學的重點進行分組式討論,還要及時地對學生進行指導,防止形式上的討論。教師在課堂上要盡可能地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練習時間,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會提出一些課堂知識之外的問題,所以任課教師不要拘泥在學案當中,對于學生提出問題的積極性給予肯定,要靈活地處理課堂問題。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任課教師要多注意運用新穎的教學內(nèi)容、形象的教學方法以及豐富的教學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興趣,要教授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地探索知識,要合理地運用暗示法、對比法、設疑法以及研討法等多種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讓學生自主養(yǎng)成動腦思考、動口說和動手做的習慣。比如教師在教授硫酸性質的學案時,可以通過一個“黑面包”的實驗引入課堂教學,通過膽礬吸水實驗來啟發(fā)討論出現(xiàn)疏松黑色海綿狀的物質以及刺激性氣味產(chǎn)生的原因,并通過實驗確定其產(chǎn)物,最后再導出硫酸的氧化性質和脫水性質。在課堂教學中,任課教師要有很強的駕馭能力,要收放自如,既要做到讓學生暢所欲言,還要保證其時間,要保證課堂教學任務的質量。
隨著新課改的實行,對于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素質和學習能力變得非常重要,在化學教學中,學案導學法的實施,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促進了學生全面的發(fā)展,在學案導學方法下,教師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這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案導學法的實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為教學質量和學生自主能力的發(fā)展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參考文獻:
[1]張瑩,高瞻.主體性教學模式在田徑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性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4).
[2]張敏,蔡明俐.論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的新型師生關系[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4).
[3]趙丁玲.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4]岑喬.用新課程理念構建《教育學》的新型學習方式[J].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3(10).
(作者單位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安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