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如同白云般的羊群,緩緩地移動著。牧羊人遠遠地跟在后面,似乎不關(guān)自己的事。當(dāng)牧羊人發(fā)現(xiàn),草場并不是自己所選的草場時,他才會限制羊群的走動,或慢或快,但動作也依然漫不經(jīng)心。
韓國的家庭教育,給我的就是這種感覺。家長充分信任孩子,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的大學(xué)同學(xué)金玉英是韓國人,應(yīng)她的邀請我到韓國一游,由此也見識了韓國家長“放養(yǎng)”孩子的場景。
那天,廚房里正燒著水。聽到水燒開的聲音,正和我聊天的金玉英,頭也不回地喊了聲:“正浩,水開了。”隨即,她4歲的兒子就跑向了廚房。
“你應(yīng)該去看看孩子,”我向廚房擺了擺頭,擔(dān)心地說,“那是熱水,而他還小?!?/p>
“沒關(guān)系,”金玉英好像根本不在意,“這種事他能做,他會做得很好。”
果然,過了一會兒,正浩就把茶具端了上來,經(jīng)過復(fù)雜的洗茶、洗杯過程,把第一杯茶,恭恭敬敬地雙手捧著,送到了我的面前。之后,又倒了一杯,送到了金玉英面前。這一舉動,讓我大吃一驚。
“因為,我們對自己的長輩、鄰居和客人也是這么做的。”金玉英看出了我的疑惑,主動解答。
還有一次,我們?nèi)サ巧?。?dāng)我、金玉英,還有她的兒子正浩來到山腳下時,正浩忽然說:“這樣的季節(jié),在韓國是登山最好的季節(jié),很涼爽?!?/p>
見我一臉詫異,金玉英告訴我:“其實,在韓國的幼兒園,這是最普通的課程。幼兒園里也教文化課,但最主要的,還是基本的生活學(xué)習(xí)。像正浩的幼兒園,教學(xué)主要是圍繞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進行的,讓他們感受并觀察季節(jié)的變化,從中學(xué)習(xí)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知識?!?/p>
果然,正浩熟練地搶先一步攀登而上。
走了一段路程,我累得氣喘吁吁,可是見正浩那么年幼,還沒有要求休息,也就咬著牙堅持著。再走一段路,正浩的速度慢了下來。雖然我也很累,但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向正浩伸出了手臂?!皝?,正浩,”我蹲下身子,“到阿姨這兒來,我背你上山?!?/p>
“謝謝阿姨!”正浩轉(zhuǎn)身走到路邊,坐下來,“我休息一下就行了?!?/p>
金玉英把我拉起來,坐到路邊的大石頭上,遞給我一瓶水。她對正坐在路邊喘著粗氣的正浩,看也不看一眼。而正浩也從自己身上的背包里,取出了水和毛巾,擦汗、喝水,并沒有做出委屈、無耐、撒嬌的表情,似乎這一切都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氖虑椤?/p>
整個野游的過程,金玉英只是叮囑了正浩兩次。一次是上山的時候,路邊有道深溝,金玉英提醒正浩,不要離那里太近。還有一次是下山的時候,有段路上,落了些細碎的石子,金玉英提醒他,要放慢下山的速度。
回到金玉英家里,我感慨萬分,認為像金玉英這樣養(yǎng)育孩子,實在是成功的“個案”。金玉英卻睜大了眼睛:“這很正常??!鍛煉孩子的能力,當(dāng)然要堅持不懈、自然而然地去做。”
那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夢中,是遼闊的草原和草原上緩緩移動的羊群。夢里的我不禁微笑了起來。
責(zé)編 陳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