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泡沫?拿針戳一下就破了,那才是泡沫。說中國樓市有泡沫,那為何用什么政策都戳不破?經濟學家張五常曾在今年參加“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商業(yè)領袖高峰論壇”上表示,中國的樓市泡沫是鋼做的,而且還得繼續(xù)漲。
限購、限貸等樓市調控政策紛紛出臺,卻也僅限于給“高燒”的房地產市場帶來了短期的降溫,并未徹底去除樓市高房價的病根。如今,量價齊升的市場表現,著實讓那些希望房地產價格下挫50%的人扼腕嘆息。
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7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房地產數據顯示,新建商品住宅中,50個城市環(huán)比價格上漲,數量超過70%,比6月同期的數據翻了一番。同時,二手房住宅價格環(huán)比上漲的城市達38個。
一直以來,消費者預期都是影響市場走勢的重要因素。在回暖勢頭日趨明顯的背景下,為了防止消費者對市場預期產生誤判,“高度敏感”的中央政府更是在“金九銀十”前夕派出督查組對各地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要向市場釋放出“調控絕不放松”的信號??擅鎸r格開始反彈的樓市,消費者要的不是信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政策,是抑制房價繼續(xù)上漲的良方秘藥。“光聽打雷,不見下雨”的結果讓督查組此行在有意無意間演變成了一場行為表演。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地方政府對土地市場的開閘放水。進入8月份,土地市場一掃上半年的陰霾,強勢回歸。各地都形成大規(guī)模推地與開發(fā)商搶地風潮。其中,北京市推出經營性用地27塊,合肥市推出22塊地,溫州市推出52塊地,武漢市推出36塊地,上海推出26塊地,杭州主城區(qū)也有7宗土地出讓,均創(chuàng)下今年以來土地市場供應的新高。
土地市場一直是地方政府的“搖錢樹”,長期的依賴在短時間內改變并不現實。另外,在經濟下行壓力與國家穩(wěn)增長的政策基調影響下,地方政府的壓力也不可小覷。但倘若地方政府能在推地時更好地平衡節(jié)奏,且在土地價格上能更多地讓利于開發(fā)商,讓其有更大的價格空間,無疑將有助于房價的合理回歸。可我們看到的卻是很多地方的土地起拍價格仍處高位,如此做法讓人不得不懷疑其有“隨行入市”之意。
面粉不降價,面包又豈有不漲之理。關于“明年3月,樓市必將暴漲”的言論。如今看來,任大炮所言非虛。難道,樓市泡沫就真的戳不破嗎?
“超發(fā)貨幣流向房地產領域導致了泡沫的形成”。在著名經濟專家時寒冰看來,恰恰是房價的連年上漲使房地產市場充當了吸納超發(fā)貨幣的巨大海綿。這種吸納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但是,這種吸納作用又有弊端,它容易引發(fā)資金從實體經濟流向樓市,從而對實體經濟造成抽血效應,影響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扇绻麡鞘兄械馁Y金,尤其是大量的投資資金,一旦由于恐懼調控而流向商品市場,又必然造成物價的飛速上漲,引發(fā)嚴重的通貨膨脹,由此造成樓市調控常常首鼠兩端,難以取舍。在高房價和通貨膨脹之間,政府更能容忍哪一個,更擔心哪一個,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實際上,對于房價而言,調控與否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控制住印鈔機和落實住房保障責任,這兩條做到了,房價上漲的步伐就能減緩。簡言之,控制貨幣,房價就是無源之水;貨幣超發(fā),房價就是有本之木?!睍r寒冰如是說。
目前我國的股票市場低迷,政府很難為超發(fā)的貨幣尋求一種持久而穩(wěn)定的流向。如果貿然戳破樓市泡沫,勢必會帶來更加嚴重的通貨膨脹,居民財富感消失。與此同時,也將使得國內內需消費受到嚴重壓制,無法有效拉動內需。
由此可見,對于樓市泡沫,政府不是戳不破,而是時機未到,中國經濟去地產化之路注定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