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推進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一項基礎工程,保持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的要求。農村基層黨組織要不斷更新學習理念,改進學習方式和手段,拓寬學習內容,完善學習機制,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更好地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關鍵詞:學習型黨組織;農村基層黨組織;學習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12-0040-022009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2010年初,中央印發(fā)了《關于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明確了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目標和要求。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學習型黨組織,對于鞏固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基礎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果,仍然存在眾多問題,各地農村基層黨組織要不斷更新學習理念,改進學習方式,拓寬學習內容,完善學習機制,提高農村黨員的整體素質,增強新時期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力。一、更新學習理念目前,部分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學習理念較為落后,學習熱情不高,學習主動性不強。各地縣鄉(xiāng)黨政部門要引導農村基層黨員干部更新學習觀念,樹立終身學習、團隊學習和系統(tǒng)思考的理念,把加強黨員干部學習活動作為一項長期而緊迫的工作來抓。1.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建設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要求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一是面對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日新月異的形勢,掌握最新發(fā)展理念,獲取最新發(fā)展信息,不斷開闊視野,提高領導農民發(fā)家致富的能力,增強分析和解決新農村建設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的能力。二是樹立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觀念。黨員干部要改變“一次學習,終身受益”的傳統(tǒng)觀念,做到時時學習、處處學習;還要把學習和工作、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做到學習生活化、學習工作化。三是不僅重視正規(guī)的學歷教育和系統(tǒng)教育,而且要重視崗位學習和各種專項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四是不僅要重視書本知識等理論學習,而且要重視實踐學習。2.樹立團隊學習理念?!皥F隊學習,不是個人學習的簡單相加,它既是組織成員相互溝通、深度會談、尋求共識的過程,也是將個人的能力和智慧整合為整個組織的能力和集體智慧,增強組織成員整體搭配、默契配合與實現(xiàn)共同目標的過程?!盵1]建設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的過程中,各級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團隊學習的理念,在學習過程中,基層領導干部和黨員要在學習中相互交流和討論,共同啟發(fā),溝通思想,以此互相取長補短,明確共同愿景。3.樹立系統(tǒng)思考理念。系統(tǒng)思考是指“把所處理的事物看做一個系統(tǒng),不僅要看到其中的組成部分,還要看到這些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并從總體的角度對系統(tǒng)中的人、物、能量和信息加以處理和協(xié)調?!盵2]作為黨在農村執(zhí)政基礎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尤其要樹立系統(tǒng)思考的學習理念,用系統(tǒng)的模式來思考和解決新農村建設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在帶領農民群眾實現(xiàn)經濟致富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全盤考慮、整體規(guī)劃,使農村基層黨組織成為靈活、高效的富有戰(zhàn)斗力的學習型黨組織。二、改進學習方法和手段科學的學習理念只有通過有效的方法才能實現(xiàn)。建設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的過程中,基層黨組織要轉變機械灌輸等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采取多樣化的學習方法和手段,增強學習的吸引力。1.自主學習與集中學習相結合。一方面,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根據中央的文件精神和當地農村經濟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定期提出具體的學習任務,分配給黨員干部,使他們在工作之余加強自主學習,并對自學效果良好的黨員干部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另一方面,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定期組織黨員干部進行集中學習,學習方式可以采取集中聽課、參觀培訓、傳達文件精神、收看有關錄像資料等集體培訓的形式。2.“固定課堂”與“流動課堂”的學習相結合。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引導黨員干部學習的過程中,要抓好“固定課堂”與“流動課堂”學習方式。所謂“固定課堂”的學習,是指農村基層黨組織要依托當地縣鄉(xiāng)黨校、基層宣傳文化中心、農村專業(yè)合作社專業(yè)基地、農村文化中心戶、農家書屋等文化場所,邀請專家學者進行理論宣講、開展專題報告。所謂“流動課堂”的學習,是指各地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定期選派專家、科技人員進入農戶,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現(xiàn)場示范,與農民面對面交流,讓農民與專家一起解決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對于那些偏遠山區(qū)、行動不便、外出打工的黨員,可以采取上門輔導、寄送材料等方式幫助學習[3]。3.傳統(tǒng)學習與現(xiàn)代學習手段相結合。各地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根據自身的物質條件和黨員干部的文化素質等實際情況,引導黨員干部實行傳統(tǒng)學習與現(xiàn)代學習手段相結合。傳統(tǒng)學習手段是指農村基層黨組織通過組織黨員干部參加讀書會、專題講座、理論宣講、現(xiàn)場觀摩等傳統(tǒng)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所謂現(xiàn)代學習手段是指借助現(xiàn)代科技手段學習,即依托遠程教育、網絡視頻、手機報等新興手段,打破時空限制進行學習。總之,采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合的多樣化的學習手段,增強黨員干部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科學設置學習內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黨員干部要重點“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學習黨的歷史”,同時也要“廣泛學習現(xiàn)代化建設所需要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社會和國際等各方面知識”。農村建設學習型基層黨組織,要根據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和農村黨員干部的需求,明確學習內容。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強學習。1.加強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引導黨員干部加強政治理論方面的學習。不僅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作家的相關理論和原理,也要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學習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并不斷優(yōu)化知識結構,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和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增強運用科學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在農村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2.學習新農村建設所需的應用性知識和技術。習近平同志提出“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結合各地新農村建設的實際,引導農村黨員干部學習新農村建設所需知識。一方面是有關農業(yè)的科學文化知識,增強科學文化素質,吸取新農村建設所需知識和技術的新成果,提高黨員干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另一方面,黨員干部要學習和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需經濟常識、法律常識和有關信訪、危機處理等公共管理知識和經驗,以提高黨員干部把握市場規(guī)律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化解糾紛的能力,增強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在協(xié)調矛盾、化解糾紛,引領社會主義新風尚方面的權威,鞏固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基礎。四、完善學習制度制度的完善在保障學習成效方面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農村基層黨組織要不斷推進學習制度的完善和創(chuàng)新。1.健全組織領導制度。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切實把領導學習、組織學習、抓好學習的責任擔起來,結合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專門部署,精心組織,采取切實有效、操作性強的對策措施,把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落實到實處。一方面,加強領導帶頭學習的機制。農村基層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求知欲望,努力成為推動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推動者和實踐者。二是加大人、財、物在學習方面的投入機制,保證學習有資金、有場地。2.建立健全日常學習制度。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完善日常學習制度,把學習作為一項常規(guī)的工作來抓,明確規(guī)定黨員干部自主學習和集體學習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在自主學習方面,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求每個基層干部每月讀一本書,寫一篇文章,訪談一名群眾的“三個一工程”。在集中學習方面,農村基層黨組織明確規(guī)定集中學習的時間、內容等,要求黨員干部集中學習的次數達到每年10次以上,學習內容根據中央的文件精神和本地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情況而定。在做好日常學習工作的同時,基層黨組織要做好檢查督導工作,對半年或一年來的學習情況向黨組織進行書面匯報,定期組織干部和群眾進行民主評議,對評議結果進行公示,并進行獎優(yōu)罰劣。3.建立激勵考核制度。建立激勵考核制度是衡量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成效的重要標尺。在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學習考核。首先,對農村黨員干部的學習態(tài)度和求知欲望進行重點考核,檢查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黨員干部的學習熱情,尤其是“一把手”的學習態(tài)度和督促學習情況。其次,注重考察農村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yǎng),重點考察農村黨員干部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認識。第三,考察農村黨員干部學習成果轉化能力,要重點考察學以致用、用理論指導工作、推進工作的成效[4]。第四,采取多樣化的考核方式。通過檢查黨員干部學習匯報材料、群眾民主評議情況,以及上級黨委深入群眾調查走訪了解到的情況等方式進行綜合考核,并把學習考核結果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判斷農村黨員干部素質、認定農村黨員干部工作態(tài)度的重要條件,把學習考核結果與干部任免、升降、提拔、重用掛鉤起來,并作為評價農村黨員先進性與否的標尺。參考文獻:[1]匡霞.建設學習型政黨——基于中國共產黨的視角[D].蘇州:蘇州大學,2008:30.[2]程天寶.學習型黨組織的理念、機制及組織系統(tǒng)[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2008,(4):140.[3]張諾夫,劉明.關于推進福建省農村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1,(1):89.[4]馬志民.新時期農村學習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D].東營:中國石油大學,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