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中正紀念堂里的空儀兵正在進行操槍表演,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觀賞。
桃源縣大溪鎮(zhèn)蔣介石陵寢前的海軍儀仗隊在交接過程中會有幾分鐘的儀隊表演。
2010年臺灣雙十節(jié),正在進行踩街游行的北一女儀隊 。
自從臺灣開放陸客赴臺游,一件很不像伴手禮的“大家伙”就成了陸客十大最愛伴手禮之一,它就是大同電鍋。長久以來,看慣了高大儀仗兵的大陸人士,也樂意前往臺灣觀賞個頭比較“親民”的三軍儀隊禮兵進行交接儀式。陸客的這兩個愛好有什么關系?原來,儀隊禮兵常自嘲地把自己的鋼盔叫做“大同電鍋”。
儀隊,尤其是陸儀和空儀禮服搭配的鋼盔的確很像閃閃發(fā)亮的鍋子,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儀隊偏向于表演性質的“花瓶”,與作戰(zhàn)沒有太大關系,但是偏偏,它是臺軍的門面、民眾的最愛。
不僅如此,儀隊那些嚴肅、驚險、刺激又不失幽默感的隊伍行進、變換隊形與操槍表演,在陸客心中,也是那么神秘、陌生而好玩。據(jù)2010年數(shù)字,“國父紀念館”榮登陸客最愛去的景點榜首,而這個地方,正是有儀隊表演并開放參觀的五個地方之一。
某種意義上說,很多游客都有買櫝還珠的心理,儀隊因此成了所駐景點吸引游客的最大法寶。每到整點,儀隊的出現(xiàn)總會讓人停下原來的參觀動作,來觀賞這10分鐘的“?;尅鄙踔林?0分鐘的“站蠟人”,并紛紛與“蠟人”合影。以桃園兩蔣文化園區(qū)為例,2007年底,民眾聽說儀隊將撤,紛紛趕去看“末代”儀隊表演,以至于那幾天游客數(shù)量翻了四五番。當年的12月23日,最后一班空儀禮兵出現(xiàn)時,現(xiàn)場之擁堵甚至影響到了禮兵的表演,一名禮兵意外掉槍,但仍贏得了熱烈掌聲。2008年6月21日,國民黨重新執(zhí)政,儀隊卷土重來,回到兩蔣園區(qū),以刺激當?shù)匚业穆糜?。愛看儀隊的人們則是額手稱慶,一位游客說出了多數(shù)人的心聲,“來慈湖就是要有儀隊才有看頭!”
令人嘖嘖稱奇的臺軍操槍術,其實并不獨見于臺灣,美軍也是這么玩兒的。1953年韓國海軍儀隊赴臺表演大大刺激了臺軍,因此,1957年9月1日,臺灣各軍種都成立了儀隊。臺軍三軍儀隊,分指陸儀、海儀、空儀,即三軍各有一個連的儀隊。海軍陸戰(zhàn)隊在南部也駐有儀隊,但表演時?!懊俺洹焙\?,且以南部勤務為主,因此鮮為人知?!皯棻币苍M建儀隊,但也從不在大眾視線中曝光。
那么,如何區(qū)分儀隊軍種呢?禮兵服與“憲兵”甲服頗為相似,無數(shù)民眾和游客都以為自己看到的操槍表演是“憲兵”的杰作。實際上,從服裝、頭盔、肩穗和臂章的顏色和制式可以輕易看出“憲兵”與禮兵的區(qū)別。以服色為例,空儀穿藍,陸儀著深綠,海儀是夏白冬黑,“憲兵”則是卡其色。
臺軍儀隊禮兵均為男性,儀隊的“獨門武功”是以上刺刀的美制M1步槍表演隊形變化及拋槍、轉槍等花式操槍槍法。儀隊表演時,還會有軍樂隊伴奏,另有旗隊在執(zhí)軍刀的軍官后方掌旗。儀隊勤務包括每年一次的雙十節(jié)及元旦表演操、襄儀(將軍喪禮)、“敦睦”艦隊以及迎接“外賓”的“全軍禮”,偶爾也出其他勤務,如鎮(zhèn)暴、救災,而儀隊最重要、最常見的是駐防勤務——空儀駐扎在“國父紀念館”和臺北中山紀念堂,海儀駐扎在臺北忠烈祠,陸儀駐扎在兩蔣文化園區(qū),即桃園的慈湖、頭寮,這五個地方都是開放參觀的。除臺軍之外,臺灣的高中也有學生儀隊,最著名的是北一女儀隊。
禮兵是如何打造出來的呢?一般禮兵的身高要求是178厘米以上,相對而言屬于“小身板”,但他們手中耍的禮槍,配上刺刀(真品未開鋒)后平均重6.4公斤,是臺軍制式步槍的兩倍,卻要拿在手中舉重若輕地拋、轉、旋、繞,顯然需要很好的體力和技術。禮兵交接的目的是換崗站哨,交接完的禮兵需要紋絲不動地站上50分鐘,這又是毅力和耐力的大考驗。因為是做團體表演,默契也很重要。禮兵練槍時會仔細量好腳步、算好速度,背對背操練時則以跺腳聲為“暗號”,默契最好的會分到同組。不難看出,臺軍儀隊是精英的搖籃。
臺軍儀隊的步法與槍法,除參考韓軍與美軍外,大部分是自創(chuàng)的。如海軍陸戰(zhàn)隊儀隊表演花式操槍時,會使出一招獨特的奪命槍,即兩名禮兵相互拋槍,中間站著另一禮兵。
那么,為什么兩岸民眾都愛看儀隊表演?這實在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儀隊的花式操槍,并無任何防護措施,槍重刀利,風險頗高,卻能練到如臂使指,不僅富有觀賞性,也有利于展現(xiàn)軍人的勇武,因此臺灣民眾、大陸游客以至外國游客都對臺軍儀隊表演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也使儀隊的操槍、正步、站哨具有明顯的表演性質,禮兵更有壓力,也更有榮譽感,能體現(xiàn)出“榮譽部隊”的價值,為此,還有儀隊會把禮兵拉到中正紀念堂當眾訓練。
因此,儀隊雖是禮儀部隊,卻早成了民眾的一個情結,并非可有可無。雖然臺軍一直在裁軍,但民眾喜歡的儀隊地位仍穩(wěn)如泰山,在節(jié)慶場合和特殊景點,他們仍是游客和民眾圍觀的焦點。
最后提醒大家,站崗禮兵通常有兩名,崗哨旁會有一到兩個穿著黑西裝的“便衣哨”,負責幫同袍擦拭臉上的汗水,以及維持秩序,因為,禮兵站崗不能動。游客在附近與禮兵合影,并不會遭到阻止,但像某些游客一樣欺身上前搖動禮兵甚至奪槍,不僅不文明,還很危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