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jīng)長久地凝視傅雷,那是他的一張照片。瘦削的臉龐,棱角分明,右臉頰突出的顴骨,使得臉上有線條起伏。嘴唇微抿,戴著眼鏡,看不到他的目光,但能感受到,目光落在一本厚厚的打開的書上。他正在閱讀,大概看的是法國原版的著作,也許是羅曼·羅蘭的小說,也許是丹納的《藝術(shù)哲學》。閱讀中的傅雷像一尊雕像,剛毅,執(zhí)著,沉靜,聚精會神,沉浸在精神世界中。伍立楊寫了一本書《男女相貌奇談》,書中有不少篇章論述了文人相貌與精神氣質(zhì)的關(guān)系。長久凝視傅雷的照片,我隱隱感受到傅雷的精神和氣質(zhì)在照片上浮現(xiàn),當然,照片上折射出的,也是一種境界,文人的風骨和境界。所有認識和了解傅雷的人都會對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深度近視眼鏡,瘦高身材,絕對的潔凈,雄辯的語言,固執(zhí)的脾氣,十年如一日的翻譯,一絲不茍的嚴謹……這里面有一種人格的力量一以貫之,中西文化融匯產(chǎn)生的獨特氣韻。
如果說有哪一位作家深刻地影響了我,當然是傅雷。在我的書架上,傅雷寫的、翻譯的書,寫傅雷的書,近20本。自從1993年那個進入大學不久后的秋天,打開傅雷翻譯的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我就迷上了傅雷和羅曼·羅蘭。僅《世界美術(shù)名作二十講》一書,我就有三個版本,對傅雷有一種很深的情感在里面。其實,傅雷并不是作家,他是翻譯家,美術(shù)批評家,一位耿直的諍友,一位嚴厲的父親,一個音樂愛好者。
近日,讀郁風的《巴黎都暗淡了》,書中有一篇文章是寫傅雷的,題為《“老頑固”傅雷》。文章寫了郁風和傅雷的一次辯論。郁風反駁不倒傅雷,情急之下,說傅雷是“老頑固”,而傅雷鄭重地一字一字地說:“老頑固至少是classic的!”后來,郁風感慨道:“我從此更深地理解了classic這個詞,不僅是古典的,還帶有使他自豪的最優(yōu)秀、最完美、第一流的意思。一種高尚的美學一旦成為宗教,就不能容忍人性的一切邪惡奸詐?!?/p>
文章中還記錄了一則傅雷教子的逸事。“傅聰當時只是十多歲的孩子,已彈得一手好鋼琴。大家都知道傅雷把孩子當做克利斯朵夫那樣嚴格鍛煉。媽媽心疼地說,只要爸爸在樓上聽見他彈錯一個音就用腳狠跺樓板。我在傅家遇見過一位牧師,正向傅雷苦苦哀求。因為請了傅聰在教堂舉行音樂會,請柬都發(fā)了,傅雷因為不滿意傅聰?shù)呐啪毝粶仕?,音樂會就只能停止舉行?!?/p>
“老頑固”可以看做是傅雷精神的內(nèi)核。當文革中紅衛(wèi)兵來抄家時,他和夫人決絕地選擇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應對方式,沒有一絲一毫的妥協(xié)與隱忍。第一次受辱的夜里,他夫婦二人攜手有計劃有安排地離開了這世界。在遺囑中,逐件交代了欠保姆的菜金多少、借某人的書放在哪里之類的事。那時的傅雷,在離開這個世界的片刻,是平靜的,也是絕望的,心中有悲涼,沒有悲憤,有良知和尊嚴,沒有茍且和迂回。這是他們理智和情感的雙重選擇。
他們平靜地離去,沒有聲響,卻是《廣陵散》似的絕唱。
凝視傅雷的照片,淚水慢慢溢出眼眶。
(節(jié)選自《閱讀與寫作》2006年第3期)
[注]《廣陵散》為古代琴曲。相傳嵇康因反對司馬氏的專政而慘遭殺害,在臨行前從容彈奏此曲以為寄托。后以之稱人事凋零或事成絕響。
[閱讀思考]
1. 作者通過哪幾件事來表現(xiàn)傅雷的“老頑固”特點?請簡要概括。
2. 如何理解“他們平靜地離去,沒有聲響,卻是《廣陵散》似的絕唱”這句話?
[參考答案]
1. 作者主要通過三件事來表現(xiàn)傅雷的“老頑固”特點:
①傅雷與郁風辯論,堅持自己的觀點。
②在音樂上,傅雷嚴格訓練自己的兒子傅聰,聽他彈錯一個音就用腳狠跺樓板;不滿意兒子的排練就不準他參加教堂音樂會。
③文革中,傅雷與夫人在第一次受辱的夜里,有計劃有安排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沒有一絲一毫的妥協(xié)與退讓。
2. ①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傅雷與其夫人的死比做《廣陵散》似的絕唱,寫出了他們死得悲壯與從容。
②傅雷夫婦在文革中因為不愿意繼續(xù)受辱而選擇自殺,體現(xiàn)了他們對專制與強權(quán)的不妥協(xié)不隱忍,但他們的死是“有計劃有安排”地“平靜”離去,雖心懷絕望卻并未怨天尤人。
③他們死得有良知有尊嚴,不茍且不迂回,即使是死,也體現(xiàn)了他們做事的嚴謹和對他人的尊重。
[寫作借鑒]
作者在文章中表現(xiàn)出來的真摯情感令人動容。
這篇寫人的散文通過三件事情來表現(xiàn)傅雷的性格特點,敘事充分,且在其中貫穿著作者真實的情感。作者的抒情方式卻并不單調(diào),他在文章中運用的多種情感表達方式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首先是情感的直接表達。如第二段開頭“如果說有哪一位作家深刻地影響了我,當然是傅雷”,就很直白地表現(xiàn)出傅雷對作者的影響之巨大。另外還有第二段中間“我就迷上了傅雷和羅曼·羅蘭”以及“對傅雷有一種很深的情感在里面”,這樣的話語都直接表現(xiàn)出作者對傅雷的崇敬和喜愛。最后一句“凝視傅雷的照片,淚水慢慢溢出眼眶”更是直接傾吐了作者對傅雷的緬懷及惋惜之情。
其次是情感的含蓄表達。此種表達方式從字面上看不出任何表達情感的語句,但情感卻融化在作者的敘述和描寫中。如“瘦削的臉龐,棱角分明,右臉頰突出的顴骨,使得臉上有線條起伏。嘴唇微抿,戴著眼鏡,看不到他的目光,但能感受到,目光落在一本厚厚的打開的書上。”這些都是對傅雷的肖像描寫,并沒有表露出作者的情感,但我們卻能從這樣的描寫中體會到作者對傅雷的贊賞和崇敬。第三是情感直接但又含蓄的表達。作者想要又表達自己的情感,但又不直抒胸臆。又如“這是他們理智和情感的雙重選擇”就是通過對傅雷及其夫人行為的評價,來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再如“他們平靜地離去,沒有聲響,卻是《廣陵散》似的絕唱”,運用比喻手法寫出了對傅雷夫婦所做選擇的崇敬。
總之,文章貴在有情感。寫文章不管是敘述事件,描摹景物,還是闡明事理,都需要體現(xiàn)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當你表現(xiàn)的情感是濃郁真摯的,并且運用了靈活多樣的表達方式,就能吸引住讀者,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
(作者系安徽省馬鞍山第十一中學教師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