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視機,一個慷慨激昂的聲音傳來:“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您現(xiàn)在收看的是激情電視臺獨家直播的第一屆子蕭杯模仿達人秀年度總決賽頒獎典禮。歷經(jīng)365天的精彩角逐,500位模仿達人中的3位經(jīng)過層層篩選,最終站在了決賽的舞臺上。下面,我宣布獲得年度總冠軍的是——人氣爆棚的438號選手馬小鳴,掌聲祝賀……”
我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昨天那場盛況的重播,興奮的感覺仍然記憶猶新。那一夜我改變了自己的人生,那一夜我實現(xiàn)了曾經(jīng)遙不可及的華麗夢想,我幻想著自己的星途從此無限璀璨。
我就是馬小鳴,今年19歲,曾經(jīng)是一位輟學在家的高中生,17歲那年我只身一人北上,在京城的一家工地做短工,為人忠厚老實,骨子里透著鄉(xiāng)下人的淳樸氣息。本人很喜歡已故相聲表演藝術家馬三立先生。在一次工地的聯(lián)歡會上,我模仿馬先生的表演得到了工友們的一致好評。經(jīng)理鼓勵我參加模仿達人秀,我的人生因這一決定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獲獎之后,我接到了許多大贊助商的商演邀約,我很高興地一一接受了。模仿達人秀的超高收視率加上贊助商全方位的包裝宣傳,我的人氣迅速高漲,每場商演均大獲成功。在閃爍的燈光下,我被媒體推崇為“青年模仿王”,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都刊登著我的新聞。但這股熱潮并未持續(xù)多久,隨著一場場巡演下來,毫無新意的模仿已經(jīng)讓觀眾厭倦了。馬先生生前的作品并不多,且都為大家所熟悉,我只不過是披上那身大褂,循著馬先生的步子發(fā)揮著他的余熱。終于,我的演藝源泉枯竭了。隨著觀眾對我的日益厭倦,贊助商一個個棄我而去。失去了演出機會,我成為了無業(yè)游民,整日宅在家中。當我發(fā)現(xiàn)一切的浮華離我遠去之后,內(nèi)心真正的空虛了。
時間抹平了心中的痛楚與迷茫,慢慢地我調整好心態(tài),接受了現(xiàn)實,又回到了從前的工地。工友們高興地歡迎我的歸來。在腳踏實地勞動中,我重新找回了那個淳樸的自我。
過了不久,一位姓馮的導演找到我,盛情邀請我出演新片的男二號。我認真地看了一遍劇本,心頭為之一震,這個角色不正是現(xiàn)實中的自己嗎?在經(jīng)歷過演藝事業(yè)的失敗之后,我清醒地意識到,長久的模仿并不能讓我擁有前輩的藝術生命力,我只不過是個山寨版。我要突破以往,尋求新的演藝形象,本色出演,于是我欣然地接受了導演的邀請。
后來這部電影獲得了空前的票房佳績,它就是《天下有賊》。
[綜合點評]
第一篇文章的標題仿擬自姜文的電影《讓子彈飛》,而且正文部分在表述觀點時也運用了這樣的“句式”,使得觀點很形象,很容易打動人心。文章在結構上設置了3個小標題。從表面上看,3個小標題形成了并列關系,實際上最后一部分和前兩部分還構成了層進關系,那就是“正版與盜版,創(chuàng)新與模仿之中都蘊含著做自己還是仿他人的道理”。于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就水到渠成地提煉了出來——“讓我們自己多飛一會兒吧!”
第二篇文章,作者編寫了一個故事來演繹“走出模仿做自己”這樣一個主題。文章框架合理,中心突出,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樸實流暢。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方式來敘述故事,給人親切感,也便于抒寫人物的經(jīng)歷與內(nèi)心感受,主題的揭示也顯得自然順暢。
(薦評者系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一中高級教師倪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