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常常有莫名的惶惑,不知道下一個抉擇該怎么做?
是不是無論買多少件靚衫,都覺得唯有下一件才能襯出最美的自己?
是不是每次吃飯,都要懷疑食材的來源?
是不是寧可一個人在家看電視、睡覺、上網,卻又覺得孤獨異常?
是不是睡覺一定要抱著東西?如果衣服沒有口袋,雙手就不知往哪兒放?
是不是深愛一個人卻要懷疑他,總是會折磨彼此的愛情,好像對方越痛苦自己才安心?
是不是事情稍微有變,就立刻焦慮抓狂?
是不是……
雨后,午后,窗前,膝上攤一本Hers,靜靜地想:我們的不安來自怎樣的根源?
有品質的幸福人生應該是什么樣子?
本期Hers專訪了從“80后”到“60后”,年齡、職業(yè)、身份、性格、經歷、所在地完全不同的12位女性,
她們有的已經找到了那個勇敢、智慧的真實自我,有的和你一樣,正在追尋身心寧靜強大的路途中。
就讓我們一起分享她們的內心世界和智慧的領悟,重拾幸福的本心——安全感!
測試
你有安全感嗎?
文|肖震宇(北大心理學博士)、鄭莉(慧之馨心理研究機構)
讀讀下面的條目,判斷與你的感受或行為相符的程度,在后面相應的數字上打鉤吧。
“1”表示“非常不符合”;
“2”表示“基本不符合”;
“3”表示“中立或不確定”;
“4”表示“基本符合”;
“5”表示“非常符合”。
1. 我感到生活總是充滿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1 2 3 4 5
2. 我總是擔心會發(fā)生什么不測。1 2 3 4 5
3. 我總是擔心自己的生活會變得一團糟。1 2 3 4 5
4. 我從來不敢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1 2 3 4 5
5. 我從不敢拒絕朋友的請求。1 2 3 4 5
6. 我總是“萬事不求人”。1 2 3 4 5
7. 我常常覺得薪水不夠用。1 2 3 4 5
8. 我常常擔心公司的發(fā)展前途。1 2 3 4 5
9. 我總是擔心會被炒魷魚。1 2 3 4 5
10. 我總是覺得男友/丈夫不愛我。1 2 3 4 5
11. 我常常懷疑男友/丈夫與別的人有曖昧。1 2 3 4 5
12. 我對目前的戀愛/婚姻關系常常沒有信心保持下去。1 2 3 4 5
13. 我總是覺得現在的社會太亂。1 2 3 4 5
14. 我對自己的鄰居總是一無所知。1 2 3 4 5
15. 我常常覺得有可能遇到小偷。1 2 3 4 5
結語——
將上面15條后面鉤出的分數相加,如果得分低于35分,則說明你的安全感較強;如果得分高于55分,則說明你的安全感較弱;35~55分,則說明安全感中等。
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敢
編輯|李楠 文|Maggie
伊能靜銳答
不圓滿的童年會讓你缺乏安全感嗎?
安全感一直是我生命里最缺乏的。小時候爸媽不在身邊,我又常常轉學。才幾歲我就在日記里寫:為什么我要被生下來?活著到底為什么?長大后,我總是很怕被男朋友遺棄,我會在晚上找他,白天一醒來又去找他,24小時都很恐懼他不在身邊。因為我自身的不完整,對方也沒有辦法填補。
在尋找安全感的過程中最難的是什么?
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敢,對深愛的人、事、物要有徹底放手的勇氣,才能重生出新的自己。
想過自己為什么不完整嗎?
前陣子在紐約走紅毯時,禮服是紅色的,我不喜歡但還是穿了。在回程的飛機上想,為什么不敢做真實的自己?從小想討人喜歡,就乖;想讓愛人喜歡,就改;想在工作上被認可,就拼;想被看見,穿上不想穿的衣服;很多話想說清楚,又怕說了更復雜。內心破裂,還一直微笑。我終于明白,恐懼是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相信自己,不愛真實的自己。
想要找到安全感,首先要學會愛自己?
對,要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善待身邊的人、善待工作。愛是什么?愛就是以最善良的心看待一切。這是我走到今天學到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這是你的信仰?
親愛的,只要你相信,別人怎么看不重要。我覺得這是一個成就女性的時代,每一次考驗來臨,都是看我們有沒有更高的智慧去理解生命的價值。這也是成就男人的時代,他們終于可以遇到與他們匹敵的女性,可以找到靈魂層面的伴侶。
被愛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不。很多人渴望被愛是因為自己殘缺,所以苦苦外求,以為幸福和安全感要別人來給。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該依附任何人活下去,也不必在得不到時苦惱、在無法放下時煎熬。若你愛自己,天涯海角,你都能給自己溫暖和陪伴。當一個人時依然完整安好,那么世界就是完整美好。
這是你對自己最重要的希冀嗎?
是啊。我很期待這樣一路走下去,感知自己內在豐厚的變化,將小王子好好照顧到大,努力溫暖世界,當一個好演員。也許孤單、也許不安、也許馬不停蹄、也許會疲憊,但我相信可以活得很好,充滿愛、充滿光,即使一個人。
不躲閃就不恐懼
文|安妮玫瑰 攝影|巴馨迪(曦烽攝影機構) 化妝|梅子
張德芬銳答
為什么很多人覺得沒有安全感?
其實安全感的缺乏主要源于童年時的很多因素,與先天條件、個人心理素質、外在環(huán)境等有關。沒有安全感,最重要的表現是遇到事情會下意識地閃躲,去找依靠。
難道傷害來了,不能躲閃,必須面對嗎?
我們常常會混淆一件事,就是內在和外在。外在的、絕對的、客觀的讓你受傷的人事物,你當然要去應對、移除,移除不了當然可以躲閃。但是,因為這個人或事物引發(fā)的你內在的東西,是一定要面對的,不能躲閃逃避。
作為母親,你怎么為孩子創(chuàng)造安全感?
如果媽媽沒有安全感,不安全感就會投射到孩子身上。我從來覺得我的孩子都很好,考得上考不上大學之類無所謂,將來開個豆?jié){店、美容院,照樣會過得很好。我這份篤定自然就會影響到他們。雖然我沒有那么多時間陪伴他們,但每當他們帶著要求和問題來找我,我的回應沒有一次讓他們失望。
現在很多女性會被一個很大的安全感困惑,就是害怕丈夫外遇和出軌……
這是典型的超級沒有安全感。你越擔心他有外遇,他越會有外遇,因為你的行為、你的能量都會把他推開。
真希望一個男人愛你尊重你離不開你,就要讓這個男人知道一件事情——沒有你我也可以過得很好。
要做一個日新月異的女人,不斷地學習新知,不斷地成長,讓老公覺得老婆隔些日子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還會打扮,他就會擔心老婆有外遇,整個形勢就逆轉了。
怎樣才能讓自己更有安全感?
很多不安全感源于一味地寵自己,不讓自己受一點苦和驚嚇,碰到恐懼就想辦法用盡手段去阻撓,或者控制讓我們產生不安全感的人和事。可以從一件你沒有安全感的小事做起,讓自己處于不安全感的狀態(tài)下一段時間,去承受不安全感帶來的那種恐懼、痛苦、寂寞、憂愁等,放手不去控制,而是去承接、容納因為你不去控制帶來的不安全感、不穩(wěn)定性——試一試,你對不安全感的抵抗力會提高的。
很多人覺得不控制,豈不是會被動?
控制欲都是出于不安全感,一定要按照我的方式,在我的時間,用我的步驟,用我的節(jié)奏,用我的方法讓它完成,這說明你其實并不是那么有信心。
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謙卑,那就是:很多時候,老天計劃得比人好。讓事情自然而然發(fā)生,應對當時各種人、事的變化,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彈性地為人處世,比控制它發(fā)生要好得多。做事時留有余地,給它機會展現自己,而不是把所有的機會都抓在手上,把所有的門路都堵死,反而會有更好的事情發(fā)生。自信的人會對結果有信心,而不是對過程。
依附別人等于交出安全感
文|李炳青 攝影|巴馨迪(曦烽攝影機構) 化妝|梅子
王秋楊銳答
你是個有安全感的女人嗎?
我天生就有安全感,記憶中沒有什么讓我覺得害怕的事情。我從小就成長在自我感覺比較好的狀態(tài)里,爸爸總是夸我,在他眼里,我這也對那也好,這種被夸著長大的感覺真好。
一個女人自己感覺好了,就不會有什么不安的感覺。其實人的不安多半來自對未知的恐懼,我對未知的事情一向不但不恐懼,反而有特別強烈的好奇心。
什么時候感到自己和別的女孩子不同的?
我從小就是個膽子很大的人。記得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每天晚自習放學非常晚。有段時間周圍的村莊都在傳說雷公、七仙女要下凡,因為當時幾乎天天打雷,天天下暴雨。有天晚上因為被老師留下來額外補功課,回家時已經特別晚了,途中還要經過一片墳地?;丶液笪覌寢屘貏e吃驚,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做了件很勇敢的事。
小時候走過墳地的你和現在的你,在安全感上有區(qū)別嗎?
我覺得現在更好,20多歲的時候會比較憂郁,30多歲的時候會比較焦慮。小時候你的未來在哪里都不知道,一切都還很遙遠。30多歲正是你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是最勞心勞力的時候。如今,孩子大了,企業(yè)也走上正軌,就會感覺到更從容,越來越會照顧自己了。我一直覺得女人首先要把自己照顧好,其次才能照顧好周邊的人,就像飛機上的氧氣面罩一樣。女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首先要靠自己,包括呵護自己的能力、預測未來的能力、從容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女人如何先把自己照顧好?
比如,要經常運動,讓自己更健康,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要寵愛自己,要有夢想,然后去追求、去實現,這一切其實都是女人給自己的最大精神撫慰。
女人一旦想去依附別人,就會喪失安全感。凡事要靠自己付出,才能有收獲的真正喜悅,這是安全感的根本來源。
知不足”是不安全感的防火墻
文|Isadora 化妝|小岳 攝影|唐晨
崔慈芬銳答
你來自臺灣地區(qū),走過世界許多地方,你覺得中國女性的安全感現狀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女性有什么不同嗎?
其實是一樣的。內心惶惶然主要來自思維方式。只要有超出能力范圍的過多的欲望,或者說野心,都會有這種不安全感。另外還源于比較,女人常愛跟同事、朋友比穿著、比包包、比房子、比車子……越比就越沒有安全感。但是很少有人去比學識高低,生活滿意度——試一試,換一種比法,還會不會缺乏安全感?要找到令你覺得不安全的源頭。
可是,現狀就是大家都覺得財務不安全,物價飛漲,養(yǎng)老保險可疑,房價也不靠譜,每天在地鐵里轟隆隆來去,什么時候是個頭……如何調適呢?
不是別人感冒你也要感冒,你可以給自己打預防針。房價降不下來怕什么?起碼房子還在。問題在于很多人不量力而為,就像魔術師,同時玩5個杯子,卻只有3個蓋子,功力不夠,玩不過來,變成負資產。出現問題要么包容,要么解決。很多人只是胡思亂想自尋煩惱,而沒有想辦法去改善。像很多人都已經是CEO了,又擔心自己今年是CEO,明年會不會還是。其實依附在別人框架中,會不可避免地缺乏安全感,你要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那一桶金,或者是特殊的專業(yè)能力,或者是一些過硬的“證照”,可以保障將來衣食無憂。另外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工作,常和什么樣的朋友在一起溝通,也就是你選擇的平臺很重要。
你個人有安全感嗎?
不可能完全不擔心安全感,但擔心之后,我會把不安全感變成有追求的“知不足”。
知不足是不安全感的防火墻,我會及時發(fā)現自己的不足,然后去彌補它。不可能有人擁有完全的安全感,只要大半時間是快樂的就好。不要追求完美,要允許自己不安,學會跟不安全感安靜地相處。
很多女性說,自從選擇做媽媽,反而失去了很多安全感,總擔心孩子出什么事,怎么調整這種心理呢?
選擇了做媽媽,就選擇了一輩子的擔心。我覺得在保障孩子基本安全的情形下,不要對孩子照顧太過,把孩子一直鎖在堡壘里。因為父母年紀很大生下我,我從小就鍛煉不讓父母擔心,念大學前就去工作,在還不懂得怕的年輕時期經受挫折是好的。而且現在的孩子很煩太多的嘮叨,不如和他們做朋友。
不怕走到最黑暗的盡頭
文|Isadora
趙波銳答
感覺你現在特別陽光,這種改變主要源于什么?
時間帶來的改變,心靈上的日益強大和成熟,以不變的自我應對外面多變的現實世界。
在很年輕的時候總是對自己要的東西不能夠把握,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其實,感情、物質、事業(yè)、前途,任何一樣的天平有所傾斜都會引起自己內心的彷徨。但那個有點幼稚的階段是人所必經的過程,成長都要付出代價的。
對于曾患抑郁癥的經歷,對內心安全感的建立有什么影響?
必須要走到曾經最黑暗的盡頭,才讓人更涌起對于光明的渴望。
你認為現代都市女性安全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現代都市一直在急速變化的發(fā)展中,這30年的很多東西,從外在生活到內心觀念都在不斷更新,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不會太有安全感。安全感來自熟悉的人際關系,不變的牢靠的情感聯系,穩(wěn)定的社會結構……這些在現代都市都變成了隨時可以改變,誓言不起作用,變化比計劃快,這些都是安全感缺失的重要原因。
你心目中最具備安全感的女性是什么樣的?
自給自足,還能造福人類,給別人帶來陽光和希望,大概就是像觀世音菩薩那樣的。
怎樣才能具備安全感?
豐富自己的自信心和內心建設,不要寄希望于太多的別人和外在條件,讓自己有一個金鐘罩,外在的變化再多也不會影響到自己。
在你建立安全感的過程中,對你影響最大的人或事是什么?
2008年我皈依了一位青海的上師喬美仁波切,他對弟子的那種仁愛,讓我感覺到很大的安全感。愛情可能短暫,父母可能會不在,宗教給你帶來的心靈上的安全感卻是永恒不變的。
安全感源于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梁子銳答
你認為自己是個有安全感的女人嗎?
說實話,剛開始行走時沒有安全感,其中既有語言的障礙,又有經驗的不足,對陌生的環(huán)境我并不能把握。不過我的膽怯是一般人看不出來,可能身上還是有軍人的氣息。當時我是由三個層面組成的:內在的根本是沒有安全感的;第二層是軍校、部隊給我的包裝,讓我看上去有點什么都不吝的勁兒;還有一層就是面對真正的大自然、大千世界時感到生命的無奈和無助。
這種不安的根子在什么地方?
主要是因為我成長的環(huán)境跟那個地方完全不同。沒有正經學過英語,開始時在當地基本就是瞎子和聾子,只是我外表還是有種強勢和部隊里培養(yǎng)的硬朗。比如在路上常會有人對我進行試探性的騷擾,他們會試探你的底線、見識和經驗,我的對策就是馬上告訴他我當過兵,等于很直接地告訴別人我不好惹。現在想想,這其實是心虛的一種表現,會叫的狗不咬人。
什么時候開始變成“不叫的狗”呢?
是漸漸地變得說得越來越少,觀察越來越多。記得第三次去非洲,去的是厄立特里亞的村莊提奧,當時我以為自己已經是個大拿了,結果現實給了我當頭一棒。在那里,我一次又一次地被男人辱罵,從各種場合被趕出來,誰都不讓拍照,我覺得一下子手足無措。等到問題解決了以后,我才發(fā)現人的安全感其實來源于你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你面對問題,能一步步想出辦法解決的時候,就會感覺到自己是強大的。
那一年我緊接著去了阿富汗,經歷了比非洲更惡劣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接下來又去了印度……我就是這樣慢慢成長的。
走過這么多地方,有沒有見過特有安全感的人?
還是那些非洲村里人。信教的人面對生老病死都會比較從容,覺得這就是自然規(guī)律。都市里的人得了病就會很慌張,面對死亡會非??謶?。比如,提奧村漁民的妻子哈莉瑪前兩個孩子都死了,第三個孩子是被護士接生的時候剪掉了鼻子死的,但這個女人仍然活得很優(yōu)雅,從不著急,也不抱怨,還挺開放,有一天我問她干嗎去了?她說游泳,但穆斯林是不準女人游泳的。她之所以能這樣,首先是因為性格,其次她曾經和丈夫離過婚,后來又復婚,因為經歷復雜,受過很多的磨難,反而成就了她的篤定。
所有的不安都來自思維方式
文|鄒黎娜
董文梅銳答
你認為現代都市女性安全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家庭和事業(yè)無法平衡。這是普遍的問題,很容易看到。但安全感缺失本質上是生命的不確定性,這是看不見的,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唯有思想與智慧才能決定生命的質量和厚度。
你一直是個有安全感的女人嗎?
大概5年前開始才算是有。7年前,我對事業(yè)和家庭都很執(zhí)著,這份執(zhí)著讓兩者無法平衡,帶來了諸多煩憂和不安。我開始反省自己,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后來讀到一本關于《易經在生活中的運用》的書,很受啟發(fā),由此我開始去北大學習國學。
現代女性想要得到、找到安全感,只須遵循以下9條“真經”:
1. 家和萬事興。
2. 自己的個性不要凌駕于家庭之上。
3. 夫權在現代社會仍然實用。
4. 學會后退是一種智慧。
5. 女人示弱是女人完成目標、成就自己的法寶。
6. 凡事順其自然,講究系統平衡。
7. 事業(yè)對女人來說是錦上添花,家庭才是港灣。
8. “一切歸零”的心態(tài)。
9. 基于以上8條,在任何環(huán)境下(價值觀正向)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會如何讓女兒更具備安全感?
1. 在性格上培養(yǎng)她積極樂觀的精神,知足常樂。
2. 行為上,讓她明白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明確做與不做的界限。
3. 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
4. 讓她知道安全與否、開心與否是由自己造成的。
5. 培養(yǎng)她具備平常心、獨立人格,拓展其胸懷格局。
怎樣才能具備安全感呢?
1. 要明白自己是誰。作為女人,要知道女人最大的特性是什么,要以家為大。
2. 社會一直在不斷發(fā)展變化中,必須不斷修煉、學習。
3. 生命只有一次,沒有什么事比生命更大,所以所有的問題都不算問題。
4. 充滿樂觀地享受宇宙賜給我們的充滿靈性的生命,開心過好每一天。
其實所有的不安都來源于我們的思想,當思想問題解決后,所有事情都可以釋然。
你心目中最具安全感的女性是誰?
主持人李靜。她以知性、率真、智慧讓自己家庭和事業(yè)兩不誤,一直做自己想做的事。
愛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
文|Isadora
陳彤銳答
你覺得現代都市女性安全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現代生活壓力太大,節(jié)奏太快,任何一件意外發(fā)生都有可能徹底改變你的生活——一場疾病,一次失業(yè),甚至失戀離婚,或者家人出狀況等,總是潛藏著許多不可測的因素。
假如你是一位母親,會如何讓你的女兒更具備安全感?
我會告訴她,她的母親就是一位備受安全感折磨的女性,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后,懂得安全感最終要靠自己才能獲得。當你一點一點長大,積累了你自己的人生經驗,懂得什么人是真正的朋友,值得信任,什么事是你真正熱愛并且擅長的,你就會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世界。
我不會像有些母親那樣從小給孩子100%的保護,認為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會像她母親那樣把她當回事。這種孩子看上去很有安全感,但要命好,因為一旦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挫折,立刻就會懷疑人生。但母親要讓孩子知道,無論發(fā)生什么,我永遠是你的母親,任何時候你都可以回來,無論你是成功還是失敗。
怎樣才能具備安全感?
一種是從心態(tài)上知足感恩,不要和其他人攀比,攀比非常容易增強焦慮感。另一種是從行動上加強自身建設,維護國家安全,很大程度上在于國防實力,個人的安全感也一樣。很多成功的人會說自己從小是個自卑的人,為了擺脫自卑感不斷努力,最終獲得了成功,而成功帶來了安全感。
作為一位擅長描述當代都市人群情感世界的作家,你覺得現代女性在情感上是越來越缺乏,還是更有安全感?
要的東西少,人就容易有安全感。
比如你就想要一個家,看著孩子一天一天長大就滿足。到孩子20多歲,你就操心她的終身大事。不久生出下一代,你忙忙碌碌帶孫子……盡管孩子們也就是一般的收入和工作,孫子也不是天才,你也很開心,因為你覺得最好的生活就是一家人在一起。這就是為什么公園里唱歌的老頭老太太那么開心的緣故,他們覺得自己比那些孩子在美國的空巢老人幸福感強多了。只是現代女性相當一部分人不愿意過這樣的一生,所以她們就會焦慮。
人的期望值高,壓力就會大,由于不確定自己能否達到期望值,就會產生不安全的感覺。
毋庸諱言,成功和財富可以給人帶來更多安全感而不是相反。一個人年輕的時候要盡量去努力,去平衡生活中的各種關系,去追求夢想。到一定年齡,你會知道自己這輩子大概能達到的高度是什么,你努力過、奮斗過,即使最后沒有達到期望值也心甘了,可以踏實地站在路邊,帶著孩子為那些通過的英雄鼓掌。如果通過努力達到了自己預期的高度,更令人欣喜,不僅可以增強自己的安全感,還可以給予那些一路陪伴你走過的人更多回饋,讓你的家人更有安全感。
懂得付出的人最有力量
文|Isadora
黑瑪亞銳答
你是具有安全感的女性嗎?
是的。首先表現在我對生命有盼望,沒有恐懼。這種安全感應該是從我找到信仰開始的,我們全家都是基督徒,所以這種安全感在生活中也是整體的。我覺得單憑自身的力量很難擁有完整的安全感,因為我們掌握外界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信仰讓我知道我為何而來,要去哪里,有誰在保護我,讓我知道、也讓我體驗著:我是真平安的。
你心目中最具備安全感的女性是怎樣的?
肯定是已經用人生見證出她的生活狀態(tài)和自身心理力量的成熟女性。
你認為現代都市女性安全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認為是她們缺乏真理性的人生教導。社會給予她們的標準和指數都是一種壓力,名人給她們的榜樣是她們心理不滿足的來源,以及社會人際關系的冷酷等,這些都會導致安全感的缺失。
安全感應該是一種奪不走的平安,無論發(fā)生什么,她都知道自己有力量承受;而不是別人如何對待我、我擁有了什么才有安全意識的外來感覺。
怎樣才能具備安全感?
學會凡事感恩,增加幸福感受力。尋找內心的力量而不是外在的支撐。健康的生活方式,純潔美好的情感世界。認識上帝。
做一個懂得付出的人,會為自己帶來安全感,因為一個總是在等待他人給予和認同的人,是很難有安全感的。
作為一位母親,你會如何讓你的孩子更具備安全感?
作為母親,讓自己的孩子有安全感就是無條件地愛他,不用學校的成績和社會的成長標準來限制和作為愛他的前提。
唯有安置當下
大春子銳答
在這個人人喊瘦的時代,相對胖一些,為你帶來了什么?
以前我可能對此更敏感,比如上高中的時候,被同學調笑會很難過。但現在,我已經不再為此糾結。雖然為了健康,男朋友也會支持我減肥,但說實話,我很難管住自己的嘴,好容易瘦個5~10公斤,一不小心又回來了。以前我還在意比賽名次,但2009年以后,這些已經不在我的考量之內了。老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很多事情都有命運的因素在里面,做好當下才是對自己的最好安置。
你心目中具備安全感的女性是什么樣?
都是成熟女性。比如洪晃,自己事業(yè)做得成功,又有了穩(wěn)定溫暖的家。這一切都是歲月和智慧賜予的,所以我不急,好好努力,慢慢等待我氣定神閑的一天。
你覺得在安全感問題上,歲月帶給你什么變化嗎?
更加隨遇而安。以前會給自己定目標,覺得一定要怎樣怎樣,現在沒有具體目標,只是朝著大方向,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還有一點也是歲月帶給我的——28歲之前,我從不想攢錢的問題,現在知道攢錢了,也許這是不安全感的表現?但攢錢讓我更有安全感呀,呵呵。
你覺得自己有安全感嗎?
還不夠有。和大部分“80后”一樣,我還在打拼階段,事業(yè)剛起步,仍在為買房子、把父母接到身邊而奮斗。有太多未知的因素,特有安全感才奇怪呢。
一旦有不安全感出現,你會怎么做?
我覺得無謂的胡思亂想很可怕,所以一旦糾結,就會去做喜歡的事情??匆恍﹦钪净蚋阈Φ碾娪?,跟朋友玩音樂,跟我的小狗玩兒……心態(tài)好了,就不會胡思亂想,正能量就回來了,又可以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事情。
自給的安全感才是最真實的
編輯|裴敦營 文|黃宏曉
楊薇嘉銳答
你有安全感嗎?
說到底,大部分女人都不具備充分的安全感 。對于現代都市女性來說,各方面的壓力更讓她們患得患失。說白了,其實就是不自信,依賴感強,我也不例外。特別是從小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大人們都在忙自己的事,我只能學會和自己相處,一個人走路、吃飯、睡覺,自己搭飛機去國外、獨自感受著周遭的變化……這種孤獨讓我意識到自己缺乏安全感,是婚姻讓我把孤獨轉化為依賴,但婚姻走到盡頭時,多年的依賴感被打破,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探索如何將內心的失落感和動蕩感慢慢平復。
現在很多女性都會有一個很大的安全感困惑,就是害怕丈夫外遇。你曾經經歷這些變動,有什么啟發(fā)?
不要盲目走進一段感情。現代婚姻有太多的變數,如果對婚姻理解不夠,就不要輕易結合。當愛情過渡到婚姻的時候,考驗才真正開始,必須找到跟愛人合適的距離,太近,會喪失彼此的吸引力;太遠,你們將淡化互相的默契度。就像一份工作,需要花大量心力去維護它,其中彼此的尊重和交流必不可少。即使最后失敗了,但一切歷練的磨難卻能轉化為成長的機會。
很多人為了填補自身缺失的安全感,會要求對方更多?
自己在要求對方做什么事的時候,得自己先做到。
要求男人一定有房有車,那你先問問自己有什么。無論你想要什么,都需要付出,不然沒有資格要求別人。等別人先付出了,你才跨出這一步,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如果傷害已經發(fā)生,當下我們能做些什么?
婚姻危機出現,先了解有沒有挽回的余地,兩個人要怎么渡過這個難關。如果還有轉機,那就珍惜眼前的人,不要做后悔的事。假如無法認清眼下狀況,可以向婚姻專家咨詢。真的緣分盡了,也不要怕,讓自己找到婚姻以外的落腳點,勇于結束,才好開始。
作為母親,你是怎么為孩子創(chuàng)造安全感的?
要他們在一個充滿安全感的環(huán)境中長大,自己就應該做好表率,避諱在孩子面前吵架,也不做長吁短嘆的怨婦,把負能量傳給他們。要求他們生活自理,做錯事自己負責,從小培養(yǎng)他們有條不紊的獨立處事態(tài)度。和他們做朋友,彼此交流內心深處的想法,他們可以頂嘴反駁,只要辯論出道理,我就承認。
怎樣才能讓自己更具備安全感?
有判斷力,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工作。挖掘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并且堅持。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自信、不抱怨,不然負面情緒永遠跟隨著你。當身心充滿正能量時,思想也會澄凈,自然會吸引好的事物。
懂得自己相信自己
編輯|李楠 作者|Maggie
陶虹銳答
你覺得自己有安全感嗎?
我不太有安全感,這可能和7歲前的經歷有關。從心理學講,7歲前的創(chuàng)傷需要用一輩子去修補。小時候,我家是雙職工家庭,爸媽都要上班,所以我總是被托養(yǎng),而且被托養(yǎng)在各種人家里。總是身處陌生環(huán)境,讓我長大以后仍然不太有安全感。
會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比如我很認路。有人說,會認路的人一般沒有安全感,我覺得有點道理。不管多累,我也會看路。有一次,我連續(xù)拍了27個小時戲,拍完自己開車回賓館,并且走了一條從沒走過的路。當時我特別累也特別困,一路上迷迷糊糊的,幾乎就要睡著了,但還是不時看看窗外,提醒自己記路。在這樣極度疲倦的時刻,我還有一根弦繃著,說明內心是有不安全感的。
有沒有試著調節(jié)過?
內心不安誰也幫不了,只能自己去開解。不要希求父母、老公或者朋友給予安全感,真正能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我會時時提醒自己,盡量壓制、調節(jié)不必要的不安全感。
作為一位明星,年齡的增長會不會讓你有不安全感?
這倒不會。安全感如果只來源于年輕貌美的話,我只能說我擁有過年輕,我甚至不知道我在什么年齡段算貌美。人是因為可愛而美麗,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的。所以“貌美”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也不打算去追求和擁有。
你認為現代都市女性安全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覺得,可能是在太多的誘惑面前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時候,也就沒有那么多的不安全感了。
怎樣才能增強安全感?
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有安全感的人,就像沒有真正完美的人一樣。生活是一門平衡的課程,如果能把生活調整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人的安全感可能就會相應地高一些。如果對自己的人生要求沒那么高,欲望就沒那么多,你會發(fā)現其實世界還是很安全、很豐富的。
你會如何讓你的女兒更有安全感?
在她年幼的時候,給她無條件的愛。自信也可以增強安全感,伴隨她的成長,讓她見多識廣,幫她建立自信。
于丹:對外在的過分依賴造成內在的不安
文|李炳青
Hers:如今都市女性普遍地感到不安,你怎么看待這種不安?
于丹:都市女性的不安有很多種,但大多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主觀的,就是對衰老的恐懼;一個是客觀的,對情感疏離的恐懼。
一個女人在風華正茂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擁有鮮花、掌聲,別人的贊美,整個世界對她那種艷羨的眼光,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職位,隨時擁有晉升的臺階……但這些靠年輕美貌贏得的東西,對女人來講只是錦上添花,并不能給她真正的安全感。隨著年華的老去,她就會感到不安,對外在的過分依賴會造成女性內在的很多缺失,我們依賴奢侈品,依賴男性世界對我們的評價,依賴職位、薪水給我們的符號——類似的依賴越多。隨著年華的老去和很多必然的情感疏離,人就會越成長越倉皇。
另一個是對感情疏離的恐懼。比如在情感關系中的男女情感,不管是對戀人還是丈夫,總覺得情感不穩(wěn)定,隨時存在背叛的可能。還有和孩子的關系。自己嘔心瀝血把孩子養(yǎng)大,孩子越來越有自己的獨立空間,跟她不再像以前那么親了,這也是一種情感的疏離,也是引起不安的因素。
Hers:對于大多數女性最無奈的恐懼——紅顏易老,我們該如何面對?
于丹:如果你認為一旦青春不再,女人就沒有魅力了當然會緊張。但實際上女人的漂亮,在20多歲時是爹媽給的;而說到女人的美麗,30歲以后的女人完全是靠自己的修為。它跟女人的心境有關,跟女人對自我的確認有關。一個女人美不美,臉上不能看皺紋而是要看眼神兒;身上不能看胖瘦要看體態(tài)。很多女人忙著美容、減肥,如果忽略了你的眼神和體態(tài),就是所謂的冰雪美人,她們看上去什么缺陷都沒有,就是缺少一種生動。一個女人,如果能像孩子一樣天真、好奇、生動,對人有一種不加掩飾的、不計成本的、噴薄而出的那種燦爛的善意和快樂的笑容,你絕對不會覺得她老。
Hers:如何消除這些恐懼呢?
于丹:首先要建立一套雪中送炭的生命支撐系統,一旦有了“雪中炭”,那些“錦上花”就只是給她添彩而已,一旦這些外在的東西被剝奪或者缺失,那么她并沒有根本性的損失而仍然有自己、有未來。30歲以后的女人必須要有一種疏朗的感覺,要把很多生活中的遭際看成是生活中的常態(tài)去從容面對。
比如說對孩子。這個世界上的很多種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的,像朋友、戀人等,但只有一種愛是以分離為最終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也就是說,父母的成功實際上是要看你的孩子在多大意義上能與你成功地分離,或者說看孩子是不是能作為一個獨立的、有社會公民意識的個體與你分離。如果你把這種分離當成一個必然結果,你在享受親情的同時就會考慮從小就讓她有一種獨立意識,這樣,等到她有了自己的社交圈、戀愛了,在獨立從事一個社會實踐的時候碰了釘子,你都會覺得這是常態(tài),自然就會從容。
Hers:什么才是女人生命中的“雪中炭”呢?
于丹:準確地說是兩個東西,一個是女人給自己的生命保鮮能力,再一個就是心靈的修復系統。保鮮是指在常態(tài)下沒有傷害的時候,保持生命蓬勃狀態(tài)、隨時能夠更新自己的能力;修復是指一旦受傷,能快速自我修復。
其實一個人的承受力和你對自己的暗示是有很大關系的,如果你總是縮手縮腳的,是很容易出事的,放開了,反而安全??傊?,保鮮有這樣兩個標準:第一,如果你認定自己的生命是蓬勃的,你就是自信的,就很少有事情能去剝奪你。第二,你對這個世界還好奇嗎?你還敢嘗試新的事物嗎?
Hers:那么心靈修復系統如何建立?
于丹:女人天生的感性特別容易讓我們以偏概全,當一個傷害來臨的時候,突然之間你會覺得自己所有的價值都被否定了,你覺得自己什么都抓不住。這個時候就需要你有一種穿越的能力。我們有生之年經歷的所有的歡喜和憂傷都不是我們最終的停泊地,一切都是一種穿越的體驗。當傷害來臨的時候,如果你覺得沒有什么大不了的,這樣的事我以前遇到過,以后也會遇到,我遇到過,別人也會遇到,我面對它或許比別人還要輕松些。當你意識到自己背負著一份承諾和責任,身上有一種大愛而不是自私的愛的時候,你就會變得強大,心靈修復這時就是一種行動能力。
發(fā)現安全感的秘密
文|肖震宇(北大心理學博士)鄭莉(慧之馨心理研究機構)芭芭拉·安吉麗思(美國知名成長導師)
這是一個高風險、高競爭的世界,不可能像過去農業(yè)社會一樣給我們那種一成不變的安全感。既不能后悔過去,也不能憂慮未來,只有懂得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人,才能擁有安全感。
安全感的起源
嬰兒期的依戀關系
人在0~3歲,依據父母對于孩子的帶養(yǎng)態(tài)度的不同,會逐漸形成和帶養(yǎng)者之間的依戀關系。這種依戀關系直接決定人們有沒有安全感。如果不是遭遇到重大的心理事件,基本很難改變。通常的依戀關系類型分四類:安全型、矛盾型、回避型、紊亂型。
安全型
安全型嬰兒,明顯而平穩(wěn)地依戀于母親,極少因普通的暫時分離引起不安,盡管對母親回到身邊也表現出熱情。當有母親在場時,這些嬰兒感到足夠安全,不是只顧纏著母親不放,而是對不熟悉的環(huán)境和其他物體表現出好奇并進行操作。這一類型的人長大后人際信任較強,很少人際回避;自我接納,也接納別人;控制感和確定感強;正面情緒多,很少特別苦惱或者低落。
矛盾型
由于帶養(yǎng)者小時候對他采取時而敏感熱情、時而冷漠回避的帶養(yǎng)方式,孩子內心對父母感到比較矛盾。父母要離開,他可能會難受大哭,有分離焦慮。父母回來,他雖然很想父母,但又并不熱烈迎接,而是表現出回避的感覺,對父母又愛又恨。長大后在人際關系里會有明顯的矛盾傾向。
回避型
小時候父母基本采取回避忽略的帶養(yǎng)方式,根本不敏感他們的需要,慢慢地他們也開始對父母冷漠、疏遠、回避。當父母離開時他們沒有焦慮,父母回來時他們也不熱情。這一類型的人長大后,在人際關系中也采取回避策略,讓人感覺拒人于千里之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很難跟人親密。
紊亂型
他們很少有自信心和自我接納感,這源于小時候父母給予的帶養(yǎng)方式是紊亂的。他們在親密關系中會表現出矛盾、回避、焦慮等情緒,很難處理好兩性關系,一旦面臨分手,還會采取威逼脅迫,甚至自殺手段來挽留對方。
不安全感
也有積極的價值哦!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女性會比男性更缺乏安全感。女性在原始社會主要負責在家里帶孩子,男人出門捕獵后,女人和孩子總會面臨一些野獸的進攻等天災人禍,讓女人先天對一些風吹草動格外敏感,先天的自我保護機制就會啟動。這恰恰讓她們能夠預知危險,想辦法脫離危險。
從情感心理學的角度,在兩性關系里女性也會比男性更缺乏安全感,她們更在意伴侶周圍的女性,會私底下評估她們有沒有成為“小三”的可能性,就算自己和伴侶之間關系穩(wěn)固也不會掉以輕心。表面看上去女人好像有些小題大做,但這確實對自己的婚姻起到了切實的保護作用。當然,不要防衛(wèi)過度。
其實所謂的“安全”與“不安”都是相對的概念,大多數人都會在“安”與“不安”中來回波動。沒必要對所謂的“不安全感”那么焦灼,一定的不安全感也是保護自己免于威脅的武器!
“非安全感型人才”會有春天嗎?
很多“非安全感型人才”說了,我就是做不到,怎么辦呢?美國知名成長導師,著名身心靈暢銷書《活在當下》的作者芭芭拉·安吉麗思給出的建議是:找個充裕點的時間+安靜的地兒,試著追問自己以下8個問題,然后,靜候安全感一點一點敲響你身心的聲音……
①我在哪些方面的表現并非出于自我意志,而只是承襲了和家人類似的行為與態(tài)度?②為了滿足別人對我的期許,而被我犧牲、抹殺或耽擱的夢想和信念有哪些?③無論過去或現在,我有哪些部分因為害怕別人不能接受而隱藏起來?我的哪些部分,甚至連自己都不認識了?④在過往的歲月里,有哪些事是我不十分情愿去做,卻又覺得應該去做,而最后還是做了的?⑤此刻,手邊有哪些事是我不十分情愿去做,只因覺得應該做,而正在做的?⑥我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究竟是什么?如果我將它們100%實踐,我的生活將會出現何種面貌?我身邊最親近的人會如何反應?⑦我必須做什么樣的改變,必須舍棄什么東西,才能使我的生活更接近我想要的形式?⑧我快樂嗎?什么事情才能讓我真正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