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幾杯還是一杯幾壺居然關乎男權女權
喝茶喝咖啡離不開壺和杯子,而一只壺到底需要配幾只杯子呢?日本人一般配五只杯子,市場賣的日本牌子的茶具一般都是一壺五杯。西洋茶具成套賣的較少,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需要選擇一只壺配幾只杯子。西洋瓷器的購買基本是開放式的,杯盤碗碟都可以根據(jù)自己需要隨時搭配、購買和添補。偶爾看到成套賣的話,一般以一壺四杯的居多。
關于茶壺和茶杯的關系,辜鴻銘有過著名的“茶壺理論”。他主張男人可納妾、一夫可多妻,有西洋女士反駁其觀點,說未嘗不可實行一妻多夫制?辜鴻銘悠然說道:“一把茶壺可配四只茶杯,未嘗見一只茶杯配四把茶壺的?!毖韵轮?,男人好比茶壺,女人好比茶杯,一把茶壺可以配幾個茶杯,所以男人納妾天經(jīng)地義;每個茶杯卻只能配一把茶壺,所以女人應該從一而終。
想起女友前幾天的一幅畫了,她畫了一只杯子兩只壺,一只壺是高瘦一點的,另外一只壺是矮胖一點的,題目叫做:《為啥就不可以一杯幾壺呢?》簡直就是和辜鴻銘叫板啊,有點女權的意思。想想也是,為什么就不可以一只杯子兩只壺呢?她畫的兩只壺正好一只是高瘦一點的,一只是矮胖一點的。按照西方器具的劃分,高瘦的壺是咖啡壺,矮胖的壺是茶壺。一只杯子兩只壺,完全可以啊,想喝茶就從茶壺里倒,想喝咖啡就從咖啡壺里倒,這也是許多女人的夢想吧?一只咖啡壺是“高帥富”,一只茶壺是“有內(nèi)涵”。開玩笑了,不過不能“高帥富”和“有內(nèi)涵”兼而有之,總可以擁有一只咖啡壺和一只茶壺啊,想喝什么就喝什么,想怎么喝就怎么喝。別說兩只壺,三只壺甚至更多幾只也可以啊,除了茶壺、咖啡壺,還可以有摩卡壺、巧克力壺。反正不管什么壺倒出來的什么東西,茶也好,咖啡也罷,巧克力亦可,倒到你的杯子里,都是你的一杯飲品。
有大小不同的壺,完全可以隨心所欲地選,隨心所欲地喝。小的適合獨酌,一壺配一杯,自在適意。稍大一點的,兩個人可以慢慢聊慢慢喝,一壺配兩杯。一壺兩杯透著私密和放松,不過,如果是“一壺春秋云、兩杯江河水”的話,這樣的一壺兩杯就不是私密放松而是豪氣干云了。再大一點的,有供四人、六人甚至更多人飲用不同尺寸的壺,根據(jù)具體情況可一壺六杯、一壺八杯甚至一壺多杯,一派觥籌交錯、高朋滿座、“杯光碟影”,誰說一只壺一定要配四只杯子啊?
有女友喝茶不愛用壺,一個壺都嫌麻煩,那就直接用杯子喝好了。別說,有杯無壺還真沒有任何問題,茶杯還真不是必須要依附一下茶壺的。無壺只有杯是主動的選擇,不是被動的無奈(是盛女不是剩女)。杯子可以離得開壺,壺還真不容易離得開杯子。當然也有用紫砂小壺直接喝茶的,但畢竟不多,尤其女士這樣喝的不多。
連杯子也有“高帥富”和矮胖墩的區(qū)別呢
除了壺的區(qū)別,杯子也是有區(qū)別的,有咖啡杯、茶杯和濃縮咖啡杯等的區(qū)別。為杯子加柄是西方人的發(fā)明,傳統(tǒng)的中式茶杯是無柄的,日本的茶具還保留了中國傳統(tǒng)的無柄設計。茶杯指的是紅茶杯,一般西方人喝的主要是紅茶。早期運輸茶葉的時代,運輸時間甚至會超過半年,中國的綠茶到了西方也發(fā)酵成紅茶了。茶杯矮小但口闊一些,咖啡杯高瘦卻小口一些,而濃縮咖啡杯則更加小巧一些,基本可以說是咖啡杯的迷你版。茶杯因為口闊故杯身的面積大,如果杯子上有圖案的話,會顯得非常舒展,所以相較咖啡杯,我更愛茶杯。反正我自己也是喝茶居多,各式各樣的茶杯陸陸續(xù)續(xù)地收了不少。但有一個例外,就是皇家哥本哈根的唐草圖案,我更加喜歡咖啡杯??Х缺男∏擅鐥l和唐草的小巧玲瓏、相得益彰,令人頓生愛憐之心。
西式茶具或者咖啡具完整一些的是三件組,叫Trio,通常包括一杯、一碟,以及一個點心盤。如果是英式下午茶的話,則更加繁復一些。除了茶壺和茶杯之外,還有奶盅、糖罐、三層的點心托盤、茶濾匙及盛放茶濾匙的小碟子、涂奶油及果醬用的茶刀、吃蛋糕的叉子和放茶渣的碗等。講究一點的,茶濾匙、茶刀和吃蛋糕的叉子甚至是銀的。喝英式下午茶,桌布一般是蕾絲的。蕾絲、銀器、瓷器、音樂、蠟燭和鮮花營造出一派柔美優(yōu)雅精致,難怪那么令人沉迷。
草梅,現(xiàn)居北京,在一家房地產(chǎn)企業(yè)從事法務工作,博客名為“我的博瓷瓦納和柴米油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