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除了大年夜,一年到頭很少吃餃子。但在我們兄妹三人過生日時,母親總會想方設(shè)法包一頓餃子吃。那時由于白面很少,餃子分白面的和黑面的兩種,黑面餃子一般用摻了地瓜面的面粉包,又粗又澀。
有一年冬天,我得了很嚴重的肺炎,住了一個多月的院。出院沒幾天,就到了我的生日,母親早就說好了,那天一定包餃子給我吃。誰知到了我生日那天,母親卻病倒了,發(fā)著高燒,臉燒得通紅,父親找來赤腳醫(yī)生打了一針,才好了一些。到了傍晚,母親還是強掙著起來,和面,拌餡兒,開始包餃子。餡是白菜的,沒有肉,但母親倒了不少豆油,黃澄澄的,散發(fā)著一股濃濃的香氣。母親這次包的白面餃子明顯要多,差不多占到了一多半。但我們都知道,每次吃餃子,母親在舀的時候,是很用心的,她的那碗里黑的多,白的少。而給父親和我們兄妹的則是白的多,黑的少。尤其是像我這樣的,既是病號,又過生日,肯定是白的更多。
因此,那天我躺在炕上,看著母親拖著病體忙著包餃子的身影,心里很不是滋味。天黑了,趁母親燒火的空當,我悄悄將妹妹和弟弟叫了過來。我們?nèi)齻€人嘀嘀咕咕了大半天,最后達成了一致:無論如何,這天要讓母親多吃上幾個白面餃子。
終于,餃子下鍋了,灶房里熱氣騰騰的。一家人團團圍坐在炕上,在我的要求下,父親點上了一支蠟燭,屋里亮堂堂的,就像過年一樣。弟弟和妹妹伸長脖子,打鬧著,等著開飯。不一會兒,隨著一團涌進來的熱氣,母親端著餃子上來了,每人面前放了一碗,香氣四溢。最后,當母親端著一碟蒜泥上來時,我們已拿起了筷子,只等著父親說聲“吃吧”,就可大快朵頤了。這時,一向機靈的妹妹突然說:“媽,我聽人說外國人過生日,都要許個心愿,然后吹蠟燭,這樣可以長命百歲的。我看,我們今天也讓哥哥許個愿,也吹蠟燭吧?”
“那敢情好。”母親聽妹妹這么一說,眉毛一揚,眼里閃著光。母親一向有些迷信,尤其在孩子有點兒小病小災(zāi)時,她的心更是虔誠。
弟弟早就等得不耐煩了,聽母親這么一說,立馬喊道:“哥,快點,許個愿吧,我都餓壞了?!?/p>
我雙手合十,閉上眼,許了一個愿后,“撲”的一聲吹了蠟燭,屋內(nèi)立刻暗了下來。這時,我伸出手,摸到了母親的碗,迅速換到了我的面前,然后大聲說:“好了,我們吃吧?!痹诘艿艿臍g叫聲中,父親擦燃火柴,重新點上蠟燭,一家人開始吃餃子。
吃完餃子,母親又給每人舀了一碗餃子湯,味道也很鮮美。可以說,那是我有生以來吃到的最香的一頓餃子。只要一想到母親在我生日這天,能夠多吃幾個白面餃子,我就感到特別開心。
很多年后的一天,母親過生日,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母親包的牛肉餡餃子。當餃子端上來時,我愣住了,每個碗中居然還有幾個黑面餃子。母親說:“這是純地瓜面的,聽說保健,城里人都愛吃呢,你們也嘗嘗?!?/p>
看著這黑白混雜的餃子,我突然想起當年吹蠟燭吃餃子的趣事,就當作笑話說了出來。弟弟早就忘了這事,說他一點也沒印象了。
而母親卻看著我們,笑了,說:“是有這事,我記著呢,你還偷偷將你的那碗餃子換給了我。不過……”母親慈祥地看了看我,又說,“肯定是你出的主意吧?又是許愿,又吹蠟燭的,就你們那點花花腸子,還能瞞過我?那天,你在換我的碗時,我就聽到了,你剛一放下,我又給換了回來。別忘了,當年我能在黑夜里納鞋底,我的耳朵可好使了……”母親得意地笑了。
我卻在那一瞬間愣住了,看著母親鬢邊的白發(fā),我的眼角濕潤了。我低下頭,大口大口地吃著黑面餃子,心里暖暖的,就像回到了小時候。
(摘自《特別關(guān)注》2011年第10期)
【閱讀訓(xùn)練】
1.第1節(jié)中哪些詞語渲染了當年糧食的緊缺?試找出3-4個來。
2.那年冬天的餃子我為什么至今還記憶猶新?
3.第8節(jié)畫線的句子中,“那是我有生以來吃到的最香的一頓餃子”,其原因主要有哪些?
4.很多年后,母親過生日時餐桌上再次見到的黑餃子與當年的相比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5.聯(lián)系全文,說說母親的性格特征。
(周文雨 設(shè)計)
(參考答案見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