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文獻研究法、現(xiàn)場測試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云南大學2005年和2010年進行全國體質健康監(jiān)測的3285名19~22歲漢族大學生的15項檢測指標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表明:經過3年的公共體育改革,我校大學生的健康水平有所提升,尤其在身體形態(tài)和身體機能方面效果顯著。
體育課程大學生體質健康云南大學從2007年開始對公共體育課程進行改革,針對學生的健康需求對課程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對大學生體質健康進行有效干預。本文以2005年和2010年云南省體質與健康測試的云南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比較分析大學生生長發(fā)育、機能和素質情況,從而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與云南大學課程改革效果進行總結,為進一步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學體育衛(wèi)生工作改革提供參考依據(jù)。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根據(jù)“2005年、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研究實施方案”,選取云南地區(qū)的高校——云南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隨機整群的方法,以班為單位隨機整群抽取19~22歲漢族大學生(父母均為漢族),樣本量見表1。
1.2 分析與測試指標
選用身高、體重、胸圍、肺活量、脈搏、50m跑、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體重、握力、耐力等共15項指標。
1.3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參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統(tǒng)計學及有關體質健康調研的論文和期刊,為本統(tǒng)計分析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測試法:對2005年、2010年云南大學學生進行體質指標測量,包括形態(tài)指標、機能指標和素質指標三大類15項指標。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云南大學公共體育課程
2.1.1課程理念
云南大學的大學體育課程改革堅持科學發(fā)展觀,確立了“以生為本,健康第一,延伸結構,拓展功能”的大學體育課程理念。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多元化的發(fā)展需求,開發(fā)課程資源,將課程結構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校外,形成開放式的課程結構。
2.1.2課程目標
云南大學的大學體育課程改革依據(jù)國家大學體育課程標準所要求的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運動技能掌握、運動參與、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目標的一般要求,制定了不同層次的課程目標。形成了包括:國家大學體育課程標準、云南大學體育課程總體目標、體育基礎教學目標、體育指導選項教學目標、體育自主選項教學目標、運動技能與個性拓展選項目標。
2.1.3課程結構
根據(jù)教育部頒布實施的《綱要》提出“三自主”的體育教學模式,整合體育課程資源,挖掘學校場地設施的潛力,開設多種多樣的學生喜歡的新興項目。加大了選項課的比例和項目類型,實現(xiàn)師資和場地的優(yōu)化配置。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身體基礎和體育技能基礎,在大學體育課體系中,縱向上分為“基礎、提高、發(fā)展”三個層次的課程類型。
2.1.4強化俱樂部管理,鼓勵社團開展
隨著公共體育教學的要求不斷提高,學生體質的增強和體育技能的發(fā)展僅靠體育課堂教學是不夠的。體育俱樂部和體育社團是大學課余體育活動的載體。由于缺乏管理、組織和指導,俱樂部和社團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我校建設10余個課內外一體化的體育活動俱樂部?,F(xiàn)階段云南大學的體育俱樂部、社團和協(xié)會幾乎覆蓋了學校正常開展的體育項目,并有一定的群體參與。
2.2云南大學學生體質健康2次測試數(shù)據(jù)分析
2.2.1身體形態(tài)比較分析
2005年和2010年反映我省漢族男大學生生長水平的身高、胸圍指標相比發(fā)展平穩(wěn),沒有顯著性差異;坐高、皮脂厚度均有所下降,并且具有顯著性差異和非常顯著性差異;體重增加明顯,且有非常顯著性差異。2005年和2010年反映我省漢族女大學生生長水平的身高、體重總體上趨于穩(wěn)定,身高略有增長、而體重輕微下降,但沒有顯著性差異;坐高、皮脂厚度均有所下降,并且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僅有胸圍一項指標女大學生有所下降,并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2010年與2005年比較,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測試6項指標中坐高和2項皮脂厚底測試指標均有顯著性和非常顯著性變化,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身高、體重相對穩(wěn)定。僅有女生的胸圍變小,且有非常顯著性差異,主要是體脂百分比下降、體重下降所引起,需要關注。
2.2.2 生理機能水平比較分析
2005年和2010年男大學生的4項機能指標均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脈搏和肺活量向好的方面發(fā)展,血壓均在標準范圍之內。2005年和2010年女大學生的4項機能指標也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脈搏升高,但在標準范圍內,肺活量提高,向好的方面發(fā)展,血壓在標準范圍之內。
2010年比2005年男女肺活量均有所提高,并有顯著性差異,男生的心率也明顯下降,說明男大學生的心肺有氧能力有了顯著性提高,女生的心率提高,肺活量提高,綜合考慮,心肺功能也有所提升。
2.3 身體素質水平
2005年和2010年間的比較顯示,男大學生素質4項指標有了非常顯著性的變化,握力有所提高,耐力、50米跑和立定跳遠有多降低。女大學生素質6項指標均有了非常顯著性的變化,握力和最為體前屈有所提高,耐力、50米跑、仰臥起坐和立定跳遠有多降低。
大學生在反應速度素質、耐力和爆發(fā)力上出現(xiàn)了全面的下降。力量下降主要在女生,男生保持穩(wěn)定。但是,握力均有明顯提高,并具有顯著性差異,女大學生坐位體前屈指標提高,并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她們的柔韌素質提升。
3結論
3.1與學生健康相關的測試指標提高,健康體適能課程效果凸顯
云南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一項主要指標就是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3年的教學改革的成果顯示,主要表現(xiàn)在男女大學生肺活量指標均大幅度提高,并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身體成分指標有所改善,并且下降顯著,尤其是女學生的2項測試指標均表現(xiàn)非常顯著性差異,男學生表現(xiàn)為1項顯著、1項非常顯著。柔韌素質指標顯示,女大學生有了非常顯著性提高,但男學生保持穩(wěn)定。4項指標中,僅有肌肉適能不夠理想,學生的上肢握力明顯提高,并有顯著性差異,但下肢爆發(fā)力減退。
3.2繼續(xù)增強課內外一體的活動形式,有效提高身體素質
越來越多的靜態(tài)生活方式正在擠壓大學生的時間與空間,使大學生減少體力活動?!斑\動不足”、“肌肉饑餓”比較集中地表現(xiàn)在大學生身上。正常的體育課程教學無法滿足學生實際需求的身體活動量。大學生參與活動的途徑主要含四個方面:體育課程、課外體育競賽、俱樂部和社團活動,以及生活中身體活動、鍛煉等。我校進行的體育改革將體育教學、俱樂部和社團,以及訓練和比賽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大學體育課教學與課外鍛煉形成良性互動,為大學體育課的“課內課外一體化”提供了新的途徑。
3.3提升學生健康管理能力,完善健康服務體系
健康管理是對個體或群體的健康進行全面監(jiān)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大學生健康管理是對大學生健康的測試、評價、干預循環(huán)的過程,其中干預是核心。其宗旨是調動大學生個體或群體及整個學校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來達到最大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效果。通過這樣一個往復的活動計劃的實施,以提高學習者對身體活動價值的認識,掌握身體鍛煉的方式和提高身體活動實踐能力,最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關鍵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