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與”現(xiàn)實”是華萊士·史蒂文斯詩歌研究不能避開的兩個主題。通過研究史蒂文斯的詩歌文本和信札舉證,試圖稱量“現(xiàn)實”在史蒂文斯詩歌中的相對比重,使“想象與現(xiàn)實”之間的“互倚(interpendence)”過程更趨具象化。
外語學(xué)習(xí)詩歌研究史蒂文斯作品1950年威廉·歐康納將他的研究報告“精神的形成:史蒂文斯研究”寄給史蒂文斯校讀。在史蒂文斯回復(fù)的更正意見中,詩人寫道:“書總體……是不錯的……[但]第45頁提到我略微了解[T.S]艾略特,并主要通過通信的方式。事實上,艾略特和我的觀點是根本相反的(dead opposites);我一直做的事都是他不大可能會做的?!睂戇@封信時史蒂文斯七十歲??梢钥闯龃藭r的他已開始或早已思考自己在美國現(xiàn)代詩歌派別中的位置——至少與旗幟人物之一艾略特的詩學(xué)觀是相反的。艾略特的詩歌尤其是早期詩歌關(guān)于自我與世界的關(guān)系描述多是灰色而消極的,“自我(self)”對周圍世界無法依傍亦不能從中逃脫,即便想要掙脫“暗黑的現(xiàn)實”尋找自由,在艾略特看來,這尋求之路也必將走向絕望。不同于艾略特詩歌中自我在“混亂無序的世界(a chaotic world without order)”面前絕望的遁逃,史蒂文斯的“我”始終游走于現(xiàn)實中,在其后期詩歌作品中,現(xiàn)實更占據(jù)著絕對位置。史蒂文斯亦承認現(xiàn)實的“斑駁(patches and pitches)”,但即使這樣,我們依然能看到“最溫暖的”:“我說,/‘根本沒有真理’/葡萄愈發(fā)肥厚。/狐貍跑出了他的穴洞。//你說,/‘有許多真理,/但它們不是某個統(tǒng)一真理的各個部分?!诰G色中飄渺穿行的藍色煙霧里。/我倆佇立林間//我說,/‘語言不是單字的總和。/部分的總和,就是部分。世界要用眼睛丈量’;……//就在那一刻,寂靜廣漠而悠長,夜至圓,/秋的氣息最溫暖,/最切近,也最濃烈?!痹诩姺笔忞s的各種現(xiàn)實表象中,如何看待這不停變換的一切,才不致使人們一直相信并秉持的“真理”在現(xiàn)實面前被否定和擊敗,產(chǎn)生面對如荒原般的世界的無力感和遁逃欲?人們究竟該用怎樣的“眼睛”丈量這世界?史蒂文斯通過“你”和“我”兩人對話的方式在詩中直接給與了回答:“部分的總和,就是部分”,沒有統(tǒng)一真理,正如詩人一直堅信并宣稱的“上帝已死”一樣,真理就是眼前的現(xiàn)實:樹林中佇立的我們,肥厚的葡萄,跑出洞穴的狐貍,寂靜的月夜,溫暖而濃烈地包圍我們的秋的氣息。它們碎片般的散落,無所不在。富于想象力的人們也在它們那找到了擁有“創(chuàng)造真理的力量和那力量帶給我們的樂趣”(the pleasure of powers that create a truth)——永恒的藝術(shù)美和最高想象(Supreme Fiction)。正如I.A.理查茲所說:“一個是將我們的觀感注入自然,一個是在自然中發(fā)現(xiàn)我們的感受。在二者之間做出的選擇會反映在我們對‘想象’的演繹過程中。”用史蒂文斯的話來說就是選擇“強加(impose)”還是“發(fā)現(xiàn)(discover)”。顯然,詩人選擇了后者。
對現(xiàn)實理性的觀察和哲學(xué)式的思辯是史蒂文斯詩學(xué)現(xiàn)實觀的另一體現(xiàn)。史蒂文斯在《必要的天使》一書中用一章的篇幅闡述哲學(xué)現(xiàn)實與詩學(xué)現(xiàn)實的區(qū)別:前者是關(guān)于“存在(being)”的正統(tǒng)觀點;后者則是非正統(tǒng)的。在詩人看來,哲學(xué)是理性的集合,詩歌是充溢著想象的事物。若將二者比較,其結(jié)果定是詩歌高于哲學(xué)。對于哲學(xué),詩人揶揄道:“哲學(xué)證明了哲學(xué)家的存在;詩人,僅享受存在?!闭軐W(xué)家在熱衷大膽想象的詩人面前儼然成了嚴(yán)肅到乏味的理論家。
哲學(xué)式的觀察世界,離不開對現(xiàn)實的“體驗”。詩人在“布滿云朵的海面”一詩中反復(fù)追問現(xiàn)實的體驗者“我們”和周圍世界的關(guān)系。“是誰,望見了云起,/在那刺眼的光芒中闊步行進?”一個景象,一種色彩,在詩人看來不過是現(xiàn)實世界與人觀感的結(jié)合,是用印象和藝術(shù)再造的現(xiàn)實(later reason):We reason of these things with later reason。如詩人在“愿望與客觀”詩中所嘆:“它可能是那燦爛的太陽/…我愿它燦爛因為它就是光燦燦的”。現(xiàn)實如光燦的太陽,存在并被我們感知著,又因我們變成了詩和畫。那么究竟是我們的詩中有太陽,還是燦爛的陽光中有我們的詩?對于詩人來說,根本無須爭辯孰先孰后,因為“有這樣一個詩學(xué)的世界,它與現(xiàn)實世界根本難以分開?!?/p>
榮格在“神話人格”中的比喻可以恰切地闡釋史蒂文斯的這種現(xiàn)實觀:“在夢境或其它自發(fā)意識行為中,我們見到了一個女性形象,她可能是女神,也可能是娼妓,那么此時最好讓她就那樣存在著,不要將她變成任何你知道的”。因為,物自如是,詩自如實。
參考文獻:
[1]Stevens, Wallace,The Collected Poems of Wallace Steven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1954,(203).
[2]Stevens, Wallace.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allace Stevens. New York: Alfred A.Knopf, Inc.,1954,(58).
[3]Leonard, J.S.. The Fluent Mundo: Wallace Stevens And the Structure of Reality. Athens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88,(168).
[4]Stevens, Wallace.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allace Stevens. New York: Alfred A.Knopf, Inc.,1954,(40).
[5]Stevens, Holly, ed. Letters of Wallace Steven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67,(109).
[6] Doggett,F(xiàn)rank. Stevens’Poetry Thought.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6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