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與漢語文進行比照、注重課堂教學效果及著重于語言的理解與運用等五個方面,對西藏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藏文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西藏 職業(yè)學校 藏文教學
藏文是藏語言文學的簡稱,是我國藏族人民用來記錄自己文化、相互溝通、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交際工具。藏族作為祖國大家庭的一員,在學習和使用藏語、自由發(fā)展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當家作主等各個方面被給予了充分的權利和自由。學好、用好自己的本民族語言,并使之不斷規(guī)范化,是每一個藏族學生的權利,更是每一個藏族人的義務。作為西藏昌都地區(qū)職業(yè)技術學校的一名藏文教師,我已經在平凡的教學崗位上從教了二十余年,下面我就西藏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藏文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供各位藏文教師借鑒參考,以求批評指正,共同進步。
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
藏族學生與我們國家其他民族的學生相比,在個性、文化、心理等諸多方面有著自己鮮明的特征。這些學生在個性上比較豪爽,重意氣,但做事情比較缺少耐心,顯得粗心。這些特征反映在學習上,表現(xiàn)為沒有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在作業(yè)和考試中常常因為粗心而把題目做錯了,導致得分不高。
這些學生大部分受西藏地區(qū)宗教、文化的影響。他們一出生,就受到藏傳佛教的深刻影響,相信佛教中的因果報應等思想,在學習上反映為努力不夠,刻苦不夠,對考試,升學,就業(yè)等都懷著一種僥幸心理,有些學生甚至在重大考試前聽從父母安排,到寺廟去占卜、祈禱,為自己尋求好運。而不是在考試前針對自己的學習實際情況科學計劃,進行合理的復習準備。
還有他們受到西藏傳統(tǒng)觀念的深刻影響。因為地理、歷史原因,很多學生至今生活在地廣人稀,廣袤無垠的農牧區(qū)。這些學生一出生,在他們父輩那里,接受了“讀書無用”思想的影響,父母也不希望他們來學校來讀書,還是盡力把他們留在家里放牧,采挖蟲草,種青稞。因為在他們看來,干這些活能給家里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這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對于小孩長大后,應該去干什么,從事什么更好的職業(yè),他們無法去想象。這些反映到學習上,就是學生到學校了,也是心神不定的,很難靜下心來一心一意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刻苦努力上大打折扣。
作為藏文教師要想把藏文教好,就必須要從學生的這些實際出發(fā),來進行我們的教學準備,科學設計,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與漢語文進行比照教學
藏文作為一種語言,它其他語言如英語、漢語等有著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要求。而漢語是我國各民族共同使用的國語,因此學好漢語,也是各民族學生必須具備的語言能力,這就為我們的藏文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借鑒、參考及廣闊空間。
藏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把藏文教學和漢語文教學結合起來,借鑒語文教學中很多好的教學方法,適當?shù)臅r候還可以在課堂中使用雙語教學,要求學生進行藏、漢兩種語言的書面翻譯,開展教學互動,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我們教學的有效性。
三、注重課堂教學效果
由于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沒有升學壓力,長期以來,很多藏文教師在教學上淡薄了質量意識,認為學生是來學專業(yè)技能和操作技能,藏文等文化課程只是輔助性的課,一上就完事了。一但有了這種思想,這些教師一般不會去認真研究學生和教材,科學合理地組織課堂教學,更不會去關注課堂效果如何。如果這種思想而不加以改變,長期下去,會給職業(yè)學校的藏文教學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
眾所周知,藏文水平對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一個連自己母語都不懂的人,他談何去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去為自己的家鄉(xiāng)服務,為自己家鄉(xiāng)的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像我們學校的學生畢業(yè)后,絕大部分都是在本地就業(yè),與他們接觸的藏族是主要人群,占昌都人口的大部分,藏語水平對他們工作的開展用處非常大。因此,我們藏文教師對藏文教師必須給予高度重視,來不得半點馬虎。
為了把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藏文教好,要樹立教學質量意識,認真鉆研教材教法,研究學生,堅持向課堂45分鐘要效果,要成績,要質量,不斷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四、著重于語言的理解與運用
長期以來,很多藏文教師走進了一個誤區(qū),認為教藏文就是讓學生背誦課文,只要學生背記住一些經典的范文就萬事大吉,而忽視了對學生理解、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這其實是違背藏文作為一門語言的科學規(guī)律的。
藏文教學從根本上說主要在于培養(yǎng)他們的四種基本能力: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就是讓學生掌握用藏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用藏語來和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的能力,要能聽懂他人講的藏話,能理解別人語言的意思;三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用藏語寫成的書面語文字材料,要通過對字、詞、句、段的認識和理解,而最終達到對課文的理解和把握;四是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能用藏語能進行寫作,提高藏文書面語言寫作能力。
四種能力要求決定了我們的藏文教學必須著重于對學生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藏文教師要從備課、上課、作業(yè)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入手,積探索,認真鉆研,注重對學生藏語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吳錫平:拯救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J],中國教育報,2006年第2期。
[2]黃炎培:黃炎培教育論著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
[3]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版。
[4]袁振國主編:當代教育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