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長期不上班、不在崗卻依然領工資、享福利的“吃空餉”現(xiàn)象引起了社會輿論熱議,四川、重慶、湖南等7個?。▍^(qū)、市),清理出“吃空餉”7萬多人。按照每人年均消耗5000元至2萬元計算,年財政支出將在3.5億元至14億元之間,已成為一筆不可忽視的財政負擔。
一直感到莫名其妙,吃空餉問題咋就這么嚴重呢?對于許多領導來說,管人是其第一職責。如果一個領導連自己單位有多少人都搞不清楚,那這個領導也該拍屁股走人了。
既然領導對單位人員情況了然于胸,那發(fā)生吃空餉問題一定與領導有關。其一,領導怕得罪人,聽之任之;其二,領導也抱著“不吃白不吃”想法,有意占財政的便宜,對吃空餉默許縱容甚至鼓勵。由此看來,吃空餉真的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沒有單位的默認,沒有領導的放任,單憑個人不可能吃到空餉。只要把這個口扎起來,把領導責任追究了,那還會有人吃空餉嗎?吃空餉還會這么嚴重嗎?
現(xiàn)在有人把吃空餉問題搞得很復雜,似乎這是一個多么難以解決的問題。專家們也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似乎這又是一個體制問題。按照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的說法,查處吃空餉難在兩點:其一,人員編制不透明帶來的根源性因素;其二,監(jiān)管程序存在漏洞。兩個漏洞確實存在,但真要想查,也沒有那么復雜。
現(xiàn)實中,有的被查單位和被查個人形成利益共同體,既然形成了利益共同體,那就不妨打破之。如果是嚴查,有多少領導會那么“仗義”地以自己的烏紗帽為代價保護吃空餉者?真要是嚴查了,何愁沒有民間舉報?如果說民間舉報不踴躍的話,那也是相關方面查處不力,知情者不愿意白費力氣。
現(xiàn)實中有些復雜問題被我們想簡單了,但也有許多簡單問題被我們想復雜了。很多時候問題的發(fā)生,其實不是制度構建的問題,也不是另立新制的問題,根據現(xiàn)有的制度,真正做到了嚴格執(zhí)行,多數(shù)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吃空餉也是如此,說起來各地都很重視,可是查出了7萬多人吃空餉,又有幾個領導因此被問責?連領導問責都做不到,所謂重視,只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