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應用數(shù)學研究中心日前成立,10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出席儀式,在祝福的同時,他們也不約而同地提醒各級領導對這個新生的研究機構一定要有點耐心,不能急功近利。
院士們的提醒,折射出基礎科學事業(yè)在現(xiàn)實世界遭遇到的尷尬。在功利社會里,遵循著付出必有回報的利益交換原則,學術價值、人文價值都被迫站到市場價值面前一比高低:能夠獲得市場更高比價的,就會更受重視,就會獲得更多投資與資源配置。因此區(qū)區(qū)兩千萬就足以令10位院士誠惶誠恐,不敢言之不預。
院士們的擔憂,令人想起泰勒斯的故事。這位生活在兩千多年前古希臘的西方思想史第一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數(shù)學家、天文學家。但無論是哲學、數(shù)學還是天文,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也同樣被視為無用的東西受人輕視。為了回擊人們的短視,泰勒斯用自己掌握的天文氣象知識做了次投機生意:因為預測到了一個好年份,他先不動聲色地低價租下了米利都的全部榨油機,等到橄欖收獲季節(jié)到來時,他再高價租出去,狠賺了一大筆。
賺錢不是泰勒斯的目的,他是在用案例提醒人們:眼前的功利只是人類智慧最容易獲得的一部分,而他所從事的看來沒有實用價值的事業(yè)則有著更深遠的價值。今天,泰勒斯的故事不會重演,但泰勒斯的困境卻仍時常閃現(xiàn)。由此而言,院士們的提醒,不僅是呼喚各級領導們要“有點耐心”,更是提醒我們的科研投入體制需要從功利的水坑里拔足而出,因為一個民族必須有一群仰望天空的人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