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李立,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聯(lián)部干部,青年作家。)
我承認,受文藝作品的影響,此前我將釀酒一事想像得過于浪漫。
比如《紅高粱》的恣意與生猛,待到那紅色的液體終于咕咕流淌而出時的暢快淋漓,看酒工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揮汗如雨,才釀出象征力量與情欲的十八里紅——掌柜的鞏俐在月黑風高的夜里欣然為它取了這個有一種古典美的名字。再比如蜀中傳誦多年的酒坊的美女老板文君的故事,她也因釀酒成為佳話,成為堅貞與永恒愛情的符號。
似乎上品的好酒總有自己的傳說,如同高貴的血統(tǒng)總有一段離奇的身世。如醇好酒也總是因這曲折動人的傳說而更添幾分浪漫的品性,仿佛酒好不只是酒好,而是其后的韻味好,其不經意流傳下的故事好,其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好,其象征的情感與寄托好。
我應該深感榮幸,此次去古井集團參觀游覽的行程,不僅讓我堅信了此前的種種判斷,更讓這判斷得到了豐富、潤色、調整與拓寬。臆想變成眼前物,變成杯中酒,此前是一廂情愿的遐想,此后是切身的感受與品味——這是真正的品味,從口而心。
和所有名酒所擁有的身世傳說一樣,古井貢酒的誕生想必當從古井開始,于是,我們就在古井酒文化園中見到了“鎮(zhèn)園之寶”的古井。我知道,我所想見的肩挑背扛的手工釀酒的場景已然見不到了,和所有手工制作的謝幕一樣,手工釀酒也已退至歷史的幕后?,F(xiàn)代化的酒會用現(xiàn)代化的方式問世,更精準、更高效,比如在古井酒的車間里,那些精密與復雜的設備就顯示出了對溫度等條件的精確控制的能力。人類在釀酒這件事情上越發(fā)的隨心所欲、隨意調配、盡情發(fā)揮、成果斐然,古井貢酒系列產品就呈現(xiàn)出讓我眼花繚亂的架勢。然而,當我站在這口悠悠古井之前的時候,我還是感受到了仿佛來自歷史的不可知的神秘——醞釀有一種神秘的美,自它誕生之日便已如此:我在想祖先何以發(fā)現(xiàn)普通的蔬果糧食會發(fā)酵成甘露,這液體貌不驚人卻可讓天下英雄三碗不過岡,祖先又是何以探索出了這自然發(fā)酵的變化中其實潛伏著的萬千條規(guī)律與學問,終于,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蔬果、不同的糧食、不同的水、不同的器皿設備、不同的時間長短、不同的情感在不同的土地上醞釀各種各樣被稱作酒的液體。
醞釀有一種美。
其實漢語中有許多雙聲詞都隱隱有種近乎對稱而神秘的美,比如旖旎、崎嶇,也比如,醞釀。百度對“醞釀”一詞的解釋是:專指“造酒材料加工后的發(fā)酵過程”。引申為“比喻事前考慮或切磋協(xié)商使條件成熟”。醞釀應是一個極富感情色彩的詞,從造酒發(fā)酵的過程可見,醞釀是產生化學變化的過程,醞釀是從無到有、從淡而濃、從濃到香、從香到醉的過程,這多么像愛情的過程。
因得醞釀的動作,有了酒的誕生;因得醞釀是有感情的動作,有了酒作為情感寄托的產品而存在;因為人類情感的相知相通,有了文人與酒的不老傳說。因為不知是優(yōu)點還是陋習的文人好酒的傳統(tǒng),才有了眾多文化名人紛紛相邀、相會古井貢,體味醞釀之美的佳話。
此行在探尋古井貢酒生產過程的內幕之后,我們終于完成了關于釀酒的掃盲課程。雖然在看到古井酒密如織網一樣的生產流程圖的時候,我依然困惑。也難怪,在我心中,這是一樁浪漫、神秘而美好的事業(yè),用一張流程圖其實并不能詳解那深處的悠遠內涵。
從事這樁浪漫事業(yè)的人們,因著這酒香滋養(yǎng),而讓人艷羨。他們中間其實不乏在釀造業(yè)和文學界都聲名顯赫的人,是酒廠老板,也是作家。試想他們是如何白天想著釀酒的事情,晚上來醞釀寫作的情緒,白天做著物質的液體的魔術,晚上玩著筆尖的思想的舞蹈的呢。遙想當年唐伯虎,不也僅僅是“又摘桃花換酒錢”,李白也還要“呼兒將出換美酒”,連謹慎克制的白居易也會暢想“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詩與酒、文與酒調配出來的生活,原來就在亳州,就在古井。亳州街頭少見形色匆忙之人,然而能見到的每個人都自有一種紅光滿面的精神,早晨天微亮,馬路上便喧鬧如市集,天黑也并不安靜下來,不忙卻顯得鬧,恰是因為飽滿之精神、生活之熱情。我想,這與亳州是藥都、也是酒都有很深的關系,愁閑如飛雪,入酒即消融,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亳州人占著酒與藥的雙重滋養(yǎng),怎能不精力飽滿、熱情的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