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篇小說選刊》雜志社編輯。)
我是典型的南方人,不善飲酒,但愛略斟一二。尤其喜歡三五友人聚在一起半真半假地喝點,海聊山侃、乒乓撞杯地搞出點氣氛,多數(shù)是啤酒,有時也整點白的,喝沒喝著也不一定,但硬要夸張地“哈”一聲感覺極為盡興似的,好玩。俗語曰:南人乘船,北人騎馬。說的就是中國幅員遼闊,這南北方之間的差異隨著土地的延伸,跨河過江呈現(xiàn)著萬千姿態(tài)。喝酒這事也一樣,南人愛啤酒,北人尚白酒。如果讓北方人來看,必定要說,喝啤酒算什么喝酒??捎谖叶阍诮闲忝赖拇荷铮嬕恍∑科【?,意思已經(jīng)全然到了。也并非一定如此,或許和北人遷徙至南方有關(guān),幾千年的歷史南北雜居融合,南人的血管里也奔騰著北人的寬闊豪氣。比如,幼年我家隔壁有一叔叔,好酒出名,喝酒必白,他愛用筷子蘸些白酒讓我嘗,看到我蹙眉吐舌的場景哈哈大笑,居然樂此不疲。我因此在他家里認識了很多白酒的品種,什么竹葉青、西鳳酒、瀘州老窖之類,這鄰家叔叔最寶貝的是一種叫古井貢的酒,只是逢年過節(jié)才鄭重地請出來,邀我家的大人過去喝幾杯。大人們酒酣濃郁之間都說,這酒好就是不好買。哦,原來如此,物以稀為貴。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淵源,和古井貢酒,反正二十年后我居然到了古井鎮(zhèn)上的古井貢酒廠,續(xù)上了前緣。聽起來如說書一般。
2010年春天,我們《中篇小說選刊》雜志社和古井集團合作舉辦“古井貢”杯2008-2009年度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頒獎大會。這也算是文人和酒的情結(jié),文人不離酒,好像自古便如此。我們當中有不少人早對古井貢心向往之,恐怕也早做好了不醉不歸的打算。古井貢酒在不同的場合都喝過,但未必懂這好酒的歷史,就如同吃個雞蛋卻未必知道是哪只雞下的哪種類型的蛋,世上的事大多如此。當然,好酒喝到滿口溢香也許就足夠了,不知道這酒的歷史未必會破壞了這好酒的滋味,但對文人總會有些許缺憾的。孟子也說: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何況到了古井貢酒的產(chǎn)地就更不能錯過和這美酒有關(guān)的歷史。關(guān)于古井貢酒的起源有歷史和傳說兩種,歷史的說法來自曹操。東漢建安年間(公元196年),三國一代梟雄曹操將家鄉(xiāng)亳州產(chǎn)的“九醞春酒”晉獻給漢獻帝劉協(xié),并上表說明酒醞春酒的制法。曹操在《上九醞酒法奏》中說:“臣縣故令南陽郭芝,有酒醞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臘月二日漬曲,正月凍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釀……若以酒醞苦難飲,增為十釀,差甘易飲,不病。今謹上獻。”這應該是關(guān)于古井貢酒最正式的歷史淵源,白紙黑字頗可信,卻缺了煙火氣。但凡有些年頭的東西,都會有歷史和傳說同時附會其上,在歷史事實和傳說之間,我愛后者,傳說之于史實更加柔軟豐滿,一則關(guān)于古井貢酒的前身——減酒的傳說,聽起來更加動情有血有肉。亳州城西北30里,有一戶姓陶的人家,有一女兒名陶女。陶女生就丑陋,黃牙寡瘦,跟著哥嫂過日子,因為長得丑,無媒人問津。一日,陶女正在桑園里采桑,喜鵲上枝頭,歡叫道:陶女莫采桑,速去救減王。陶女一愣,卻見遠處煙塵滾滾之間一匹白馬向桑園里跑來,馬上還伏著一位年輕英俊的將軍。追兵將至,將軍無處藏身之時,陶女不慌不忙將白龍馬趕跑了,并把將軍藏于井中,躲過了兵劫。年輕的將軍后來成了減王,為感謝陶女的救命之恩,減王三請?zhí)张雽m,陶女一一婉拒。直到減王說:天下美女皆無如陶女心好。陶女知減王真心實意,方入宮為娘娘。夫婦同心,天下齊昌。多年后,減王終老。陶女哭了三天三夜,其情感動天地。淚水把墳地沖成一眼井,陶女心碎跳進了井中,追隨減王。從此,這口井里的水像奶汁一樣,甜味濃厚。后來,有人用這井里的水釀酒,酒味醇和芬芳,色清透明,喝了能潤喉止渴,驅(qū)寒活血。當?shù)厝藢⒕品Q為“減酒”,不久,百姓又將此酒進貢皇帝,得名貢酒。古井貢酒從此天下?lián)P名。我愛聽酒廠的人講這個典故,透著那種自豪和神秘的神情是別人轉(zhuǎn)述時所沒有的。幸好,這個傳說是我在古井貢的酒桌上聽來的。酒喝到一定好處的時候,酒杯輕輕一碰,小口一抿,故事便從古井人的嘴里娓娓道來,經(jīng)年日久的傳說混著酒香塞滿耳鼻口,愜意極了。
長江過皖,安徽便分了南北,亳州在安徽的北端靠近河南,自然屬于地理意義上的北方。古井人喝酒自然有了北人喝酒時的爽利豪氣。古井人喝酒有個好酒品,從不強勸人喝酒,酒過三杯之后,古井人喝酒豪氣就顯出來了——“我是哥,你是弟,你說咋喝就咋喝”——對方可以小口抿,自己必定要喝干凈,古井好酒養(yǎng)出了古井人的好性情。酒這東西能貫通人的性情,所以喝酒這事兒不能光喝,還得有些情動于中而發(fā)于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搭配,方能將酒的氛圍發(fā)揮到極致。酒酣耳熱之際,河北作家談歌,現(xiàn)場來一段京劇《秦瓊賣馬》,博得滿堂彩,擊節(jié)叫好之聲不絕于耳。如此,杯中酒消化得更快了,酒在這種場合里真是好東西,剛到古井鎮(zhèn)的第一夜,我便醉得干干凈凈。
古井酒的來歷淵源彌深、思接千載,原本略有耳聞。但古井貢酒集團卻有一座酒文化博物館著實令我驚奇,能夠蓋起一座屬于自己的博物館要多么深厚的歷史文化支撐才行,如此足見歷史對這片土地的厚愛。秦磚漢瓦、雅言文墨、各式酒具酒器、與古井酒有關(guān)的歷史遺跡一一陳列,駁雜輝燦,中國的酒歷史的厚重和精彩紛至沓來,應接不暇。厚愛古井貢酒的不只是歷史,還有自然的刀工斧鑿,三塊奇石組成“古井王”三個字,完全是天然形成的,原本分屬各地的三塊奇石聚首在古井集團的博物館里,幸甚之至。古井亭同樣頗有歷史重量,更悠久的是亭下那一口古井,從魏至今1500年傳于后世,方有佳釀源自此。都說名酒必有佳泉,我很好奇,伸出頭去,井深映面,猛然與井底的自己相遇,慨然唏噓。在這里,總讓人感到與酒有關(guān)歷史濃重地將你層層圍住,所以再喝古井酒時便不只是香,更是醇而厚。
我不善酒,逗留的數(shù)日里頻頻飲醉,畢竟是來到了名酒的產(chǎn)地,醉也醉得愜意。每每飄來酒糟香,古井酒的香味隨我們走了一路。到古井,品酒自然是不可免的,尤其是封存二三十年的佳釀,連我這不善酒的人都為之傾慕,一大口悶下去,酒的辣勁從喉直灌而下,一路灼炙,身體里的蓬勃之氣灌得上下通暢,深深地“哈”一口氣,像莊子說的有“呼吸以踵”的爽利。酒之醇香則留在口中,徐徐徘徊。第一次品嘗到喝酒的好處,我想一生若沒有一次這樣的體驗,于生命而言是不完整的,是拘泥的。
古來文人飲酒,心境不同留下的文字也大相徑庭。同樣花間一壺酒,喝出多少難為人解的心情和文字。古井之行是令人愉悅的,不僅是酒香更是這里的歷史、風情和古井人的熱情,所以,酒喝到了好處,我醉得愜意寫也寫得舒暢,飲醉蓬山滄海間。愿那里的人們幸福,愿古井貢酒香飄萬里,愿春暖花開的時候再聚首。
更待菊黃家釀熟,共君一醉一陶然。